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洪波 《职业》2011,(29):22-22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兼顾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帮助学生做好从业前的准备,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张梦媛 《职业》2012,(15):22
职业院校职业指导主要是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李红 《现代交际》2010,(10):170-170,169
文章以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高职生的特点及就业心态,寻求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帮助他们做好步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增强就业能力。文章指出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帮助他们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积极参与竞争和正确对待挫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学会坚持。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高校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应用能力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常以个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方式表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非技能性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真正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应用型高效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范玲 《职业时空》2008,4(6):31-32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既包括学校职业指导,也包括家庭职业指导和各种形式的社会职业指导,其中最基本、实施最广泛是以学校为基础的学校职业指导。学校职业指导是指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等品质因素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和选择职业,为形成良好的从业能力奠定基础的教育过程,对于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  相似文献   

7.
"U盘化生存"是近年来诞生于新经济形态下的职场生存新理念,在当今时代,青年主动树立优势职业能力意识、打造动态职业竞争力对适应复杂职场环境非常重要。从优势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成长自主驱动、多样化职场环境适应以及职业能力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等四个方面,可以理解"U盘化生存"的关键特征及自主培养策略,应从学校、职场等与青年职业成长密切相关的教育主体视角出发,帮助青年人提升"U盘化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的教育。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对告知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出发,提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蒋维 《职业》2016,(20):139-139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职业院校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职业能力的内涵,指出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的具体方式,以期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当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受各方面客观因素影响,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本文从职业自我效能感应着手,分析了其对于高职学生的影响,提出培养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应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素质的全面和有效提高并实现就业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叶孝嫣 《职业》2014,(17):134-135
技工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表现,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应当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精神。本文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在课堂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学观念对我国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人学观念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人自身为其探究对象,提出了诸多可供当下教育引入借鉴的理论,对学生职业能力与全面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探索高等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再基于此分析目前高等教育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足之处以及其他教学弊端;最后以马克思人学观念为指导思想,提出相应优化高等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措施,希望借此对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并且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学术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独立且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国家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13.
张静华 《职业》2011,(18):102-102
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职业学校应当大力开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倡导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的手、心、脑等都得到锻炼,在专业技能、事务能力、社会能力方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宇琨 《职业》2016,(5):117
本文以汽车英语课程为例,阐述了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虚拟实践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英语语言技能、拓展职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冯赫君 《职业》2022,(3):49-51
本文从"知行合一"理念出发,阐述如何通过"读讲、辩管、观访、调研"四类知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逻辑思辨、社会责任等面向具体专业岗位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自立助人等具体能力,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高军 《职业时空》2005,(16):44-45
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是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因此,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由浮浅趋于深刻、由幻想趋于现实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意识成熟阶段的前期,处在职业社会边缘地带,但已经开始向职业社会过渡,进行着低层次的职业选择。学校应把握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现状,从而归纳其特点,帮助学生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以达到大学教育、大学生择业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  相似文献   

17.
洪宝玲 《职业》2016,(26):130-131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语文的教育特色.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职语文将语文特性和职业化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专业性.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须提高语文职业能力.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就是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按照社会求职者和学生的个人条件、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等提供咨询与指导,帮助社会求职者和学生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职业结构和有关人事、劳动政策法规,了解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的职业能力.中职班主任要把职业指导作为班主任常规工作之一,依据社会需要,针对中职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帮助他们确定职业方向,培养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9.
韦巍 《职业》2016,(6):138
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技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能力是技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电工技校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阐述分析,提出技工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实践教学,走校企合作道路,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20.
徐波波 《公关世界》2024,(2):181-183
在全球教育大格局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通过构建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职业价值观相融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相融合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职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在改进优化过程中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帮助高职院校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高人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