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秘书行业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两年,“潜规则”一词频频见诸报端:先有演艺界潜规则,接着又出现足坛潜规则、教育界潜规则等等。“潜规则”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渗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人还总结出了不同行业的各种潜规则。在对秘书行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本质探求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秘书行业也存在许多“潜规则”。  相似文献   

2.
黄俊杰 《领导文萃》2008,(23):127-130
潜规则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你学会的结果是内耗生产力,扼杀创造力;你学不会的结果是小人得志,人才流泪。  相似文献   

3.
有个别不良茶商在原产地上偷梁换柱,并在行业形成了潜规则,但我认为人品即茶德,这样的潜规则既对消费者不负责,又对整个行业的复兴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毕竟,真正的茶商都是有茶德和人品之人,想在短期内砸钱迅速发财,就不是作“茶人”了  相似文献   

4.
鲁振鸿 《领导文萃》2013,(7):128-130
早晨起床时,老婆说:"我昨晚梦见我被领导潜规则了。"我调戏了老婆一句:"你们领导开始喜欢水桶腰了?不过潜规则也没啥不好,当下混社会到处都是潜规则,你要习惯潜规则。"老婆气道:"哪天我真被潜规则了,有你哭的时候。"我倒是不以为然,呵呵一笑:"好啊,我还从来没被潜规则过呢,那你先尝尝鲜儿。"刚到单位,领导就把我叫进办公室谈话,并同时把我下调到分公司任职的坏消息告诉了我。"为什么是我?我可是老员工,我工作能力可在那里摆着了。"  相似文献   

5.
贲铄起 《经理人》2011,(3):128-128
今天网游市场已经日渐成熟,任何相关应用都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这代表什么?代表在这个行业里面任何产品都存在着竞争对手。Lava也是如此,那么成功一定要打败对手吗?我认为不尽然,市场和商场一样,没有哪家能够一家独大,赢家通吃,虽然有些产品已经走在了你前面,这并不妨碍你再进来;有些后来者虽然对你穷追猛赶,  相似文献   

6.
老猛 《经营管理者》2014,(10):50-53
咱干的是正儿八经的咨询策划工作,也没受什么娱乐圈潜规则的干扰,倒是总为企业和老板们着急,你看那些明星代言人找得,一个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不是心疼那给明星的钱,而是心疼了投放媒体的大把费用,更心疼那些企业的市场是否被搞砸了?  相似文献   

7.
陈振烨 《经理人》2009,(1):50-50
潜规则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面对外国人的时候,你若想把它解释清楚,可能还要费些脑筋。不过,就像在中国一样,潜规则在国外也很常见,并且杀伤力极强。  相似文献   

8.
作为职场新人,有的是顺风顺水。有的简直就像步入了沼泽地。没几天好日子过。如果你不想成为后者的同伴。你就得明白职场中有许多潜规则需要熟知且遵循,比如——  相似文献   

9.
干部提拔靠什么?你如果回答说靠自身优良的素质、靠出色的政绩、靠组织上严格而科学的考核、靠群众公认,那么相信相当多的提问者都会报之以善意而又不乏嘲讽的一笑.因为在他们看来,你回答得固然不错,但答出的只是显规则,却没答出潜规则--关系,而对是否能够提拔,起关键甚至决定作用的却正是这种潜规则,所以你就显得太"嫩".随后,也许有人还会半是卖弄、半是无奈地告诉你一些升官秘诀:"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政绩巧装点,关系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唐振伟 《经理人》2009,(1):38-39
像乳业“三聚氰胺”这样的行业潜规则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旦爆发,将给行业造成巨大的灾难;对于企业而言,甚至可能是毁灭性打击。那么,如何彻底根除行业潜规则呢?《经理人》分别专访了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远大空调集团总裁张跃、奇虎网董事长周鸿棉、伊顿中国区总裁周涛、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网易有道市场总监胡琛等多位企业人士,他们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潜规则何以在党内一些组织中大行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霞 《领导文萃》2007,(5):39-41
在党内有些人看来,党章规定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宣传,而真正用来指导言行的是彼此心照不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规矩”。这些“规矩”,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党内的关系,成为实际左右一些党组织内部状况的潜规则。党内一些人言行反差很大:说的不做,做的不说,成了人格分裂的两面人。在这些党组织内部,潜规则大行其道,而党章却被束之高阁,党内一些人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水平下降,同志关系很不正常,正气不敌歪风。  相似文献   

12.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9,(2)
对于所谓的"潜规则",其内容谁都明白,它比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厉害,谁不遵循这种"规则",谁就会受到这种"规则"的排斥、惩罚。所以,一般的企业都很惧怕这种"潜规则"。然而,你必须要学会它、"尊重"它,不然就根本进入不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圈"中,即便是进去也会发现自己无法生存,很快就会被这个"圈子"抛弃。但是,"潜规则"迟早会被其他途径逼出真相。—黄苏/上海  相似文献   

13.
陈振烨 《经理人》2009,(1):30-33
华尔街制造了次贷危机,将全世界拖下水,这就像人类集体遭遇的一次潜规则。金融家们背叛了最起码的商业伦理和道德,结果害人又害己。人人皆知的三聚氰胺祸及22个“三鹿”,还有百度、韩伟集团等等,可谓拔出萝卜带着泥。这都说明,潜规则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即便受益也是暂时的,一旦败露,很可能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1,(42):11-11
在中国“官场风水学”并非新鲜事物。多位风水师都认为.官员信奉风水的情况非常普遍。风水师与官场政治的结合.是大陆新一轮风水盛行的最大特点。二者的相互依赖.成为大陆风水业的“潜规则”。10月25日出版的《凤凰周刊》援引2006年一项对17个省区市900名县处级官员的调查显示.“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相信”风水的官员,  相似文献   

15.
一旦人情世故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潜规则”时,你想躲也躲不了。  相似文献   

16.
唐骏 《经理人》2009,(1):4-5
2009年,《经理人》杂志每期邀请一位企业家担任客座总编辑,共同影响世界管理实践,推动中国管理创新。当我接到《经理人》的邀请函时,既感到欣慰高兴,又感到心头沉甸甸的。欣慰是因为,担任客座总编辑,使我第一次能够从媒体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策划者,是我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独特创新。感到沉重,是因为本期的两个重大策划的主题:行业潜规则和反思美国管理。  相似文献   

17.
样子 《秘书之友》2012,(10):44-46
与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显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身在职场的你,心明眼亮地默默参悟,以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糗事。潜规则一: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孙小明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其他福利。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8.
葛兰素史克固然是罪有应得,但它也是行业潜规则的牺牲品.我们无法完善所有的体系,改变现行的商业规则,但不能因此把本来就混浊的市场搅得更浑,甚至把潜规则变成了"浅"规则.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选择做个好人. 7月11日,中国公安部宣布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公安部在公告中称,近年来葛兰素史克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采取直接或间接行贿等形式,分别向政府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和医生等大肆行贿.运转了几十年的商业潜规则在一夜之间被揭发,到底是我们打击力度加大了,还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9.
雷顿 《经理人》2004,(3):29-29,36-39
无论普通员工,还是企业的领导者都在意识或潜意识中运用潜规则来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成功,能否成功驾御潜规则往往是他们能力高下的一个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现下吃回扣已经是商场的潜规则,要想生存就得适应,但是,如果不接受这种潜规则呢?是否一定会走投无路,还是开辟了另一片天空?越来越多的企业讲述着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商业环境中,一个企业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故事,它们突破了潜规则的制约,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新的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