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飞速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同时环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超级病毒等自然反馈都已开始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活、生存与发展.究其原因,一是人类对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二是工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战略目标,其终极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生存价值.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与提高的今天,人居环境的优劣受到普遍关注.人类希望在绿色环境中生活,向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因此,加强对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李赫男 《南方论刊》2014,(4):61-62,69
所谓E时代是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电子产品,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宣布人类已进入了E时代,科技在进步、物资在丰富、经济在增长、社会在繁荣……生活的外观似乎越来越光滑美丽、越来越无懈可击。处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与环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也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品质、人的品味、人的品格。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教学、课程乃至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必须蕴含对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人本关怀。同时,透过关怀的过程,也能了解学生的特质与潜能,给予适当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公共艺术设计是研究和解决自然人化的问题 ,这是人类生活居住空间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生态日益恶化的矛盾带来的结果。公共艺术强调环境设计意识 ,改善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设计师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使者。  相似文献   

5.
陈志福 《理论界》2010,(10):182-183
"低碳"作为应对气候恶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方式、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逐渐成为我们未来生活方式的主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与低碳内容相结合,将会对其人生目的、方向、价值取向的培养和发展,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道德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念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进步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建构科学的社会进步观念的重要范畴。人类活动论与社会进步观念的实质性关联在于,社会进步既表现于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中,又生成于人类活动的时间序列中,其本质要义是事实与价值在人类活动基础上的矛盾运动。因此,从共时态与历时态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进步与人类活动的内在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念的理论内容,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 艺术审美固然离不开自身的美学规范,但种种美学规范又是某种历史文化的积淀。艺术自诞生起就面临着文化选择,当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时,艺术自然也就成为推进人类文明的一个积极因素,尽管艺术文化不可能是一个社会的主导文化。作为亚文化的艺术审美活动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但艺术审美的每一次跃进也意味着文化选择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是人类所独具的禀赋,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拓者、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他高超的创新思维艺术,值得认真学习。本文简要分析了邓小平创新思维遵循的三原则:借鉴与独创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求实与批判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孙丽华  黄碧 《南方论刊》2013,(1):37-40,36
先进文化建设是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传承先进文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从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和宗教等精神方面为视角,分析先进文化在促进民族进步、国家富强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动态发展的思路,探索分析当前社会现实中,传承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要把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输出和输入相结合、使命感和积累相结合的辩证维度。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是时代的要求。当下,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依靠创新,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年度资料汇编的大型工具书的年鉴,同样也面临着创新的问题。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信息海量化的后信息时代环境中,年鉴如何突破生存的困境和发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共行政作为科学隐喻的视角看,理性设计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设计的模式。从公共行政作为艺术隐喻的视角看,渐进设计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设计的模式。从公共行政作为社会设计隐喻的视角看,社会设计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设计的模式。实际上,依赖于科学隐喻、艺术隐喻和社会设计隐喻的中国城市治理主体综合运用理性设计模式、渐进设计模式和社会设计模式对环境治理的信息型政策工具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开放视野考察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深入探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分别体现在:人的存在的日益强化、人的责任的日益突出、人的本质的日益丰富;明确人的需要类型、把握人的需要动机、树立人的尊严、科学而合理实现人的各种需要。社会开放中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个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复合化、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时代带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也向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时代,社会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也对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都需要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创新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对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使艺术设计创新教育能实实在在的为社会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为社会及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浅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主体 ,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条件。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造就人。为此 ,江泽民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政策预期与政策认同及其对于社会公正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既是社会政策的问题,也是人民心理认同的问题。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政策预期和政策认同的问题。如果人们对于正在施行特别是未来将要施行的政策所能给自己的利益带来受益或受损的情况有所准确判断,那么就说明社会具有较高的政策预期值,反之政策预期值就低。而由于政策的调整过程同时也就是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任何一项政策的施行都将在实际上导致一些人的受益和另一些人的受损,这就产生了人们对于政策的认同倾向问题。这种政策认同程度的高低与政策预期值的高低一样,都将影响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认。  相似文献   

16.
芒福德的城市功能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8,28(2):191-194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核 ,把解放人、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和发展人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均衡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要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产生的思维方式虽然为人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但是它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对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带来了许多的障碍,表现出与现时代相矛盾的趋势。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变革现存的思维方式,为提升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状态下的新的思维方式做出理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善民生与强国共生、联动,是强国之本。必须充分重视保障民生和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