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好的爱情,一定是以快乐为前提的。可惜,年少的时候,我们不懂这个道理,以为只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磨难,才算是真正的爱情。没有真正痛过,何来爱情之刻骨?等到不再年少,却发现能结果的爱情往往是最简单的,简单到只剩下单纯的小快乐。因为一个人,你变得很快乐,这,才叫有了爱情。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人们希望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科学技术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推动力,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走近赵宪法赵宪法,高高的身材,白净的面庞,一双明眸里透出智慧、坚毅和自信。他曾当过民师、工人、市管员、县工业生产调度员,1990年到乡镇工作,先后当过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1992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1998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现任内黄县政府县长助理、石盘屯乡党委书记,被群众赞誉为“实干书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赵宪法经常这样说,这么多年也是一直这样做的。1994年10月,赵宪法到当时出了名的乱乡——豆公乡任党委书记,当时群众上访告状很多,曾一度冲击乡政府,围攻县委书记,农村工作无法开展。首先,…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毁灭恰恰是由工业文明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新思维、新的生态意识上进行调整。生态文明正是在人类消除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困惑和重新思考未来命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当代人类的创新与进步,必须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如果被人类破坏到不可逆转时,那么文化与文明必将退化和衰亡,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7.
生态行政是政府围绕生态环境管理和服务发生的行政行为,是更能推动生态文明进步的创新行政模式。从“九五”开始至今,河北省实施生态行政最大化地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河北省仍需继续强化生态行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组织保障、法制和制度保障,为生态文明健康快速地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正>新冠肺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重要的是要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要低估疫情,但也不要过于悲观。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关键问题是食品的安全性,而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指责或针对特定烹饪习惯的批评。在这个问题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各个国家都在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危机席卷全球,生态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她对生态危机理论的剖析,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以及她的和谐理念,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海滩上蓝甲蟹分为两种,一种是较凶猛的,不知躲避危险,跟谁都敢开战:一种是温和的,不善抵抗,遇有敌人,便翻过身子,四脚朝天,任你怎么叼它、踩它,它都不动,一味装死.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愈发严峻起来,这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并剖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当代人类应该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为了进一步探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作为人类生态观念的源泉和动力之一,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是总统,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 里根对南希一往情深,他的长信短简洋溢着久而弥坚的痴情。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大量事例表明,知识学养很欠缺的人,不可能成为称职的和优秀的官员。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很难形成良好的领导人格,很难有真正好的领导力。官员是必须读书的群体。从政的职业特质,要求领导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这不仅因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成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为响亮的主题词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迫切要求.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和超越,它要求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一一自然一一社会的和谐共生.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入手,试图从加强生态明意识、完善环境法制、发展生态产业和加强全民参与等方面,来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5.
去年最后两个月,吉林、辽宁、新疆三省区的三次恶性火灾令国人震惊,数百名舞客和小学生葬身火海,大量珍贵文物毁于一旦。如今这都已成为往事,这三次震惊中外的恶性事故的肇事者和负有一定责任的领导人也都受到了惩处。不过笔者仍然担忧:全国各地、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是否都能永远记取这三次火灾的教训?存在于某些机关和单位的官僚主义、玩忽职守、有章不循等类似问题是否也能因此而纠正过来?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角度深入研究人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里仅就人才的价值与人才的使用价值;人才的价格与人才的合理流动;人才的“折旧”与人才的知识更新三个方面,略陈己见,抛砖引玉。 一、人才的价值与人才的使用价值 马克思的《资本论》告诉我们,商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笔者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这个世界性的大背景下,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均是市场化,所以,劳动力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重性。 所谓人才的价值,是指人才所具有的高于非人才的素质,诸如技能、学识、天赋、专业、特长、品格、体质等方面的综合结构形态。不同素质的结构形态,决定了人才之间价值的高低和人才与非人才之间价值的差别。同样是人,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自身努力和天赋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就使他们产生不等的劳动价值。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出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多倍的价值。事实上,马克思对劳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促进发展模式转变、催生产业发展、促进优秀文明理念回归等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的决定性意义,从组织、技术、内外部监控等方面总结了绿色信贷的具体做法,并对开展绿色信贷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人类社会面临可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威胁.因此我们只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高考跨进高校大门的学子,固然能成栋梁之才,然而应该发现,高考落榜生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 首先,落榜生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利于开发出各种专业人才。能进国家统一高考考场的考生,是已经筛选的,乃高中毕业生中之中上成绩者,落榜生素质好,有开发潜力。高考学子都有远大志向,有一颗好儿女志在四方、为国奉献青春,希望有所建树的雄心,志向明确,吸收、培养落榜生,事半功倍;另外,落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