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于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探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文章认为,在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应发展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与成熟,将使高等学校面临诸如职业、人才、科技、信息和商品等多方面的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后,政府的职能将发生变化,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将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高等教育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外部形势的急剧变化,促使高等学校内部从管理体制到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高等学校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构建能够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新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运行机制.本文仅就加快高校后勤改革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招生、分配“并轨”,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相比旧体制而言,在“并轨”制条件下,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一些政策有了较大调整,由此引起了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分析这些新变化,从而提出相应的引导对策,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越共九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朝着全面、现代、融入国际的方向逐步推进。2016—2020年越南经济革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越共十三大认为主观因素在于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对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关系,资源配置以及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地位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越共十三大开启了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把完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发展体制的前提;首次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组织推动合作经济融入国际,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加强对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社会化和组织性导向,注重外资引进的质量,带动本土企业发展;协调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积极互动,凸显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注重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统一,确保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贯穿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既为经济发展创造动力,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从而既提升了“市场性”,也强化了“定向性”,兼顾了国家富强观和社会平等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我国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后提出来的,女性人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不能沿用过去的旧的发展模式,要有新的思路,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才能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尽快确立这一新的经济体制并保证其高效运行,必须对适应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干部人事制度,是一项崭新的战略任务,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也没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实际我们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使命:“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干部人事制度;“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干部人事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整确立之前,影响了我们几十年,仍将部份地暂时发挥过渡性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干部体制及其相应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将自觉不自觉地干扰和制约我们对原有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因此,在贯彻十四大精神,真抓实干,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中,首要任务应该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换脑筋”。当前,在改革人事制度中“换脑筋”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转换思维方式,二是转换一系列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和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国高等学校的结构改革.高等学校只有摆脱政府附属地位,引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治理机制,形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人实体,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认真搞好财税体制改革范业骏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及其体制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税体制,很难说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 ,给高等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给高等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集中体现在人才的竞争 ,尤其是跨世纪高科技、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在这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必然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人生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 ,高等学校的德育 ,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王俊西北政法学院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开始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建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对社会主义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商行政管理体系,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当前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强市场经济宏观管理,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先导。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第一,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工商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服务于这种体制,并把一切工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不是一种所有制。虽然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就其本身来说不分姓“资”姓“社”,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一开始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营。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由于私人资本企业的局限,便出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的社会资本企业。于是,在企业体制上,传统的企业制度发生演变,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了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建立起来的,但在企业体制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体制改革经过多年试验和探索,最终选择了现代企业制度以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使企业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建立健全互相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此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必然要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因此,人才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如何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正逐渐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所谓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主要指建立在情感、意志基础上的个性心理品质,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高等教育体制必然要选择一个与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又与自身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运行体制;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但并非万能,其对高等教育的直接作用是部分的,不是全面的。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作用的影响有判断和选择,不是被动地随波逐流;应以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高等教育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主动适应”的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郁芳 《船山学刊》2002,(1):107-108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及道德自律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型时期,作为站在时代潮头的大学生,其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生目的也发生了急剧地变化。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形成了一些新观念,诸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等。这些无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以利…  相似文献   

16.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断,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方向问题,不仅可以促使经济进一步繁荣,而且必将在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带来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改革,已成为整个高教战线关注的热点。对此,我们谈谈自己的思考与看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中国新闻传媒栏目与节目的结构性调整·王泽华·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加快了我国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转移。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中在一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然带来社会形态各方面的新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工农业在...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国家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将我国现行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基础上的“分税制”,这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国库处在国家预算执行工作的第一线,对贯彻实施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有重要影响。笔者试就国库如何适应财税...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改革开放这些年,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在变,客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做思想政治工作理所当然要研究这个“变”,适应这个“变”。一(一)经济体制的变化出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到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制度的改革、市场机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法制体系的健全等等。这些变化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刻性,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r的深刻变化。要求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市场经济一般,人们的论述很多。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中说:“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