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公共行政领域,“治理”一词可谓广受欢迎,对“治理”的研究也风生水起。从治理的定义、概念,或是从治理的外延和具体内涵,对治理的研究和应用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首先,我们将论证新公共治理理论的形成是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其次,我们将求助于公共行政思想史对作为公共行政领域的三个范式之间的演进逻辑进行分析,即对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治理的演进进行一个深入的挖掘,从而对当前公共行政领域盛行的新公共治理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最后,我们将对新公共治理理论能否解决当前的公共行政困境进行一个必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学本  孔竞 《理论界》2020,(1):63-70
兴起于21世纪的新公共治理理论是超越"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替代性范式,是理解当今公共服务提供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三种"体制",成为协调服务提供者(政府)与服务使用者(公民)关系的重要理论指南。学术界关于新公共治理的研究存在多种维度,该文主要从"服务主导逻辑"的维度来解读新公共治理,并对服务主导逻辑视角下的新公共治理进行评价,进而概括了服务主导逻辑视角下的新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是克服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而出现的公共管理范式转换。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特征主要有市场化、分权化和弹性化。治理理论在很多方面契合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要求,甚至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深化。但治理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区别是本质性的,两者核心的分歧体现在:治理是政治学意义上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思考与阐释,是人类集体行动机制和方式的改变,而公共管理运动更多强调政府组织的管理理念、方式、工具的改变。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吸纳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治理理论,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转变集体行动和政府管理的理念、方式和工具,以实现善政和善治。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是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进行着不同的多样式的变革转型,没有一种普世的适合多国的主流范式,各国政府都在探寻新的改革之路,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理论呈现多元化。善治、新公共治理、跨国公共治理、多层级治理、数字时代治理、元治理、整体政府、新公共服务、公共价值管理、新韦伯主义国家和发展型国家等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后NPM兴起的主要原因:求新癖和超越癖的刺激;新公共管理自身的缺陷,日趋衰落;公共部门碎片化,政治控制弱化;治理、协作、网络、全球化、通信技术等因素影响;韦伯主义的复兴和新官僚制诞生;价值理性的兴起,公共价值、服务、参与和协商等民主思潮的推动。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些要素包括:治理、协作、整体、网络化、多元、开放、伙伴关系、参与、协商、集体偏好、透明、绩效、信任、期望、满意和结果等。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是关于公共行政的法.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之间存在互动互助的紧密关联.公共行政学从诞生之日起,在政府体制改革和社会模式变迁双重影响下,历经了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新公共服务等理论范式转换.与此同时,在公共行政学影响下的行政法学也自主地做出相应的理论变革,并先后构建管制型、回应型、参与型以及整合型的行政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中的治理——公共治理的概念厘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一个年轻、不成熟、内容庞杂的理论,公共行政学者意欲进行治理研究,首要的是对公共行政中的治理进行概念的界定和厘析。在分析完治理兴起的实践背景与思想背景之后,本文将公共行政中的治理界定为公共治理,它是指在自组织网络治理的基础上,政府参与其中并起“元治理”作用,政府与自组织形成互动型治理网络,共同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形式。该定义突出了自组织网络治理的重要性、政府的“元治理”作用以及政府与自组织网络之间的合作互动。同时,为了廓清公共治理的外延,本文分别对比了公共治理与统治、公共治理与新公共管理两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就公共治理与统治而言,它们的区别在于自组织秩序和统治秩序、低级政治和高级政治、单中心控制与多中心治理等三组相互对立的范畴;就公共治理与新公共管理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扩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管理的范式转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与逻辑结构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本质性改变 ,但两者在理论与实务上的更替和转借并存。这种转生互动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标示了范式转换的趋势 ,即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公共管理P途径与B途径的融合 ,形成了新公共管理 ,这表明公共管理学开始成为一个显性的学科范式。从行政到管理的视角转换 ,反映了两个同向的变化 ,即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新公共管理为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8.
回应型政府: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应型政府是建立在公共治理理论基础上的、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而提出的概念.它以公共治理为理念,以解决公共问题、社会问题为责任,具有自觉、稳定、可持续的回应性和回应机制,以及有效回应社会所需回应力,体现以民为本、服务导向、及时反应、依法治理的基本特征,以政府与社会平等合作为治理模式.回应型政府是与服务型政府不完全等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B·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一书通过对公共组织理论的哲学反思,梳理了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成果.在重新界定公共行政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强调了公共组织的民主、公平、回应性、知识性和学习性.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是一种批判性的理论,它超越了传统理性组织模型,倡导民主的治理,为我们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新思路,对于我国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与公共服务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价值管理:西方公共管理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公共管理时代之后,建立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网络化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者应该寻找并创造公共价值,拓展公众参与,建立开放型的、灵活的公共服务获取和递送机制。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比,公共价值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使公共管理者更具战略思维,重新审视管理过程中的政治,使政府的合法性更有保障,民主和效率的矛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政府成本研究主要有政府内部管理视角、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和政府与社会关系视角等。前两个视角属于传统研究视角,把这两个视角融合起来研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题;第三个视角及其与第一个视角的融合则属于公民治理研究的另一个重大方向,即政府成本研究的新视角。公民治理研究视角需要构建公民治理序列模型,然后从其与政府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内部管理如何吸收公民治理的相关理念并作相应的技术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来探讨降低政府成本的问题。而正是这样的研究才使得治理理论有可能超越新公共管理而成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相似文献   

12.
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叶,西方世界出现了一些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新理论、新流派,其中堪称典范、影响深远的有两大理论流派: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这两个流派在理论上体现着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成果,在实践上指导着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因此被学术界称为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新范式.通过对这两种新范式异同的分析,既可以把握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相通性,又可以了解新公共服务相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从而有助于我国借鉴其思想精华,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西方国家公共行政范式也几经演变,而体现在总体性上,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演变更具代表意史.尽管在总体视角的演变过程中,也涌现过一些理论方面的添加或弥补,但完善与改进的意义更大于跨越与替代.当下,归因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以及政府不可治理公共事务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西方国家政府所处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了复杂性、多变性等时代特征,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范式--网络化治理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网络化治理范式的明显优势既体现了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同样昭示着它将代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范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英俊 《理论界》2004,(6):259-259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政府管理新范式,它兴起于西方,但席卷全球,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管理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辩证地考察西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启迪我国行政改革新思路,构建全新的行政模式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论"回应"范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戚攻 《社会科学研究》2006,126(4):115-121
"回应"作为对一类社会互动现象、关系及过程的理论规制,是基于治理理论、服务型政府建设、公民社会发展等而创造的一个新范畴.由回应派生出政府回应、社会回应和共同回应等一组关联范畴,体现了当今国际学界相关研究的一种趋势--突破政治学(公共管理)强调"回应=政府回应"的研究范式,以及上与下的互动关系即是回应的理路;而且相关范畴的建构及研究视域的拓展还表明对回应现象、关系及过程的研究有不同类型之分,并在不同类型的回应关系网络中还存在"诉求主体"与"回应主体"的理论识别及关系属性的区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新公共管理”(NPM)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成为公共部门改革的主导性范式。但是,着重应用市场方式的“新公共管理”存在忽视社会合意性、民主价值等嫌疑,这使它招致了多方面的诘难。关注国家—社会关系调整和市民社会价值的治理(governance)理论的兴起,为修正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弊端提供了理论资源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艳 《兰州学刊》2004,(6):240-242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样对政府绩效管理也产生了全面的、根本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分析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发展,详细探讨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绩效管理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经历了一个由效率导向型评估向结果导向型评估的转型.前者是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以"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理性官僚制为基础的,是坚持传统公共行政"效率中心主义"这一核心价值的产物.后者是以新公共行政和新会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其理论渊源来自于对传统"效率中心主义"及其理论前提的批判,是"新泰勒主义"在政府管理中运用的典范.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应该结合基本国情和语境,超越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两者的价值交替,结合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寻求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既是对功能性组织模型进行反思与批判的产物,也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难以应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复杂化所产生的协同问题的一种直接回应。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形成了一种以跨部门协同为基本特征的系统化理论体系,其发展前景表现为宏观层面治理整合的整体治理与微观层面管理协作的网络管理。客观地评价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浪潮的冲击下 ,世纪之交的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出现了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向“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变。“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 ,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本文评述了这种“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形成与特征 ,成就与问题 ,以及借鉴与启示。作者认为 ,“新公共管理”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对于我国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学科的知识创新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