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熟"不是自50年代开始的。在二十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多次抨击,而以五四运动和十年浩劫为最严厉,前者的批判是合于时代要求的,而后者的运动是民族大劫难。1935年是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西化各种观念争相讨论的一年。本位文化论者、西化论者和其他参加争论的学者各自阐明自家的观点,而忽视了他们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关心国事,都在寻觅救国、建国之路,都或多或少地承认中国文化传统的作用,只是各有自己的理想途径。二十世纪"孔子"的胡适,主张"充分的世界化"(全盘西化的另一种表达),在对待中国文化传统方面是非常激进的,可是他在个人的行为上又多方面地遵循中国传统礼法和习俗。热衷西化而又保持传统文化,真是耐人寻味。胡适倡言的"充分世界化",似是预言,在今日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环境中,值得再加解读。  相似文献   

2.
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二十世纪初一场著名的论战,胡适的思想根源来自于其信奉的美国"实用主义",而李大钊的观念则与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人所秉承的两种"实用"观念的冲突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论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胡适与实验主义有分割不开的联系.胡适自师从杜威,即一生服膺于杜威实验主义哲学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对中国人文科学和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胡适在人文科学多个领域极高水准的著述,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具有典范式意义,这是他对于中国文化"学报性的原始贡献".此外,由胡适首倡革新语言文字工具,进而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和现代化运动,这是胡适对于中国文化所作的启蒙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文化的结构性变革,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动首次运用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中国文化,试图在西学与中学的相互关系中构建崭新的伦理觉悟。但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却不可能是简单的中西互换,而必须尊重文化的差异与传承,在差异中寻求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本文试图从胡适先生的思想中寻求这种转换的证据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开拓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新时代,同时也揭开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帷幕。在诸多新文化的先驱者中间,胡适与陈独秀齐名,是这一运动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成了当时广大知识青年钦慕崇拜的对象。为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胡适曾作过广泛的尝试和努力。无论在文学革命、白话诗文的倡导与创作方面,或者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考证,中国古史的研究,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与整理,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方案的拟定,近代西方思想和文学的介绍,新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的提倡,以至于文字改革、新式标点符号的推行等诸多方面,胡适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尽管他也有缺陷,有失误,然而毫无疑问,他是现代中国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胡适一生自觉地推行西化的方法论,特别是进化论和实验主义,引起了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转型,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这样的方法在世界舞台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容易破坏中国文化内部的生态平衡,往往让西方文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得出他强我弱的结论,不容易深度发掘中国文化现代价值。他的这种做法,用严复的观点来说,就是把马蹄装在牛身上,既不能日行千里,又失去了耕田的能力。当然胡适也试过折衷主义和中国文化本位,但这不是他的方法论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在文学、思想、学术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诗歌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新诗运动是中国诗歌转型的开端,回顾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胡适是不能被忽略的。他以大胆的"尝试"精神,引领着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在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经历了类似的历史循环过程。两个时期三大思潮的同一历时运动次序以及这一运动展开的不充分方式,表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胡适是中国新诗运动最早的理论倡导者和创作实践者。他的新诗理论与创作,不仅是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转型的一种中介形态,其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它的美学意义。因此,全面地透视胡适的新诗理论与创作,对于我们科学地研究20...  相似文献   

10.
<正> 资产阶级学者胡适,在五四文化运动的启蒙阶段,作为新文化统一战线小的重要成员,向封建文化进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后来,当五四文化运动发展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时,他便从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分化出来,逐渐走向反动,站到了革命人民的对立面,堕落为军阀政客的马前卒,投入蒋介石的怀抱.胡适的复杂历程对于我们今天科学地评价他在中国现代那场空前伟大的五四文学革命中的功过、地位,带来了麻烦.笔者认为,对胡适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给予合乎历史事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领导的白话文运动是对清末的白话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革命的意义,既是语言文字学的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又是文学的革命,以白话文学取代旧文学。推广白话文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胡适在这一方做了大量工作,对中小学国文教育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方案。胡适推广白话文不仅直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对整个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全民族文化水平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蜕变的开始,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发端.这个运动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反映了传统文学观念的彻底转变和中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文化已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纳入到世界现代文化同构发展的整体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再生.因此,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的胡适,把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近来,有些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胡适的论点,他们指出:“五四”文学革命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余响”或“回光反照”,是“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东方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13.
"人权运动"时期,胡适制定约法的主张与汪精卫关于建设民主政治的口号不谋而合。1930年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让胡适看到了在中国实践"宪政"的希望。为促进中国民主主义的实现,他参与南北之间的政治博弈。胡适的目的是站在党外的政治立场上,促成"一个政府"的实现,不希望中国重新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积极促成约法起草,给蒋介石集团造成舆论压力,尽快实现民主政治。虽然最终没有取得积极成果,但胡适借助国民党内部的分裂机会,进一步宣扬了自己的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主张。  相似文献   

14.
龚斌 《九江学院学报》2001,20(Z1):55-62
陶渊明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不可企及的诗文成就 ,成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陶学研究的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尤其在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中 ,陶渊明研究进入了新时期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这一百年中 ,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初叶至一九四九年。王国维、胡适、梁启超、鲁迅、陈寅恪、朱光潜、朱自清等一代学术大师 ,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和平等、民主等政治理念 ,透视陶渊明的人格与思想 ,为近现代的陶渊明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观念和新方法。第二阶段是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这一阶段此起彼伏的政治思想运动 ,导致学…  相似文献   

15.
胡适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从“逼上梁山”、“不用典”、“整理国故”到提倡颜李之学,其背后的动力,自觉或不自觉地来自梅光迪的逆向思想激荡,掺杂着保守主义的资源。胡适曾称“逼上梁山”是“偶然”的决定。梅光迪出于文化保守主义的守势立场,对胡适“逼上梁山”的思想激荡是必然的,对胡适而言却是偶然的攻势。易言之,梅光迪的必然信念促动了胡适以实验主义改良中国文化的偶然主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胡适与梁漱溟之间的东西文化论战是中国学界1923年人生观论战的先声或预演。1921年10月,梁漱溟将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稿汇编出版,因该书浓厚的文化保守主义色彩与新文化路向相悖,且对胡适的学识和著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故引起胡适等新文化派的深切关注和热忱回应,并引发了一场措辞激烈的东西文化论战。胡适与梁漱溟之间的东西文化论战历时半年,前后共有两次公开的思想交锋,折射出西化自由主义者与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东西文化的不同立场。胡、梁二人的东西文化论战虽没有过多论及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但其论战的大背景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到底是西方化还是本土化,抑或是东西文化融合的抉择困局。胡适与梁漱溟对东西文化的认知虽各有侧重,但二人均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再生,其态度是积极的、认识是宝贵的,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五四前后李大钊文化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我国现代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他在时代潮流即将到来之际率先迈出一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上领先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汇聚了中外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文化冲突与文化选择是五四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选择是一项繁复而艰难的事业,目光短浅和胸襟偏狭都无法承担和完成这一时代重任。五四文化运动不仅由一群先觉者的编辑倡导兴起,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毛泽东及胡适等都提倡创办了新文化的刊物,而且,由于他们先驱的  相似文献   

19.
以胡适禅宗研究为个案,研究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与传统自由思想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胡适的禅宗研究虽然缺乏思想深度,但他的自由主义理论与禅宗存在关联,胡适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这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进展,但胡适并没有意识到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也能找到它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阐述了朱光潜与胡适在新诗发展道路上的不同主张,进而指出朱光潜文化保守主义与胡适文化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的对立,最后尝试对中国诗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一勾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