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郭跃立,林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山西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见到他时,他刚从河南林州驱车赶到山西太原。当记者告诉他他被《环球人物》杂志选为新中国第一批走出去的农民工代表时,他笑着说:"第一批确实是,但说代表还达不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12,(7):11
英国文豪萧伯纳是个瘦子,这是尽人皆知的。一天,他遇到一个有钱的胖资本家,资本家讥笑着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看到您,我确实知道世界还存在闹饥荒的现象。"萧伯纳也笑着回答:"而我一见到您,便知道世界闹饥荒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的邻居有许多朋友,他的朋友都说他是个乐天派,见人就笑。的确,他的脸上总是写满了笑:他笑着向你问好,他笑着听你讲话,他笑着与你谈。总之,他无时无刻都在笑。他见到了朝气蓬勃的学生,他对着他们笑;  相似文献   

4.
广东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李伟健的正职是中国高尔夫频道总监,副业则是一个可乐罐收藏爱好者,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收集三样物品,一是可乐罐;二是该国的钱币;三是进行采访活动时所佩戴的记者证。他自称不是"专业级"的可乐收藏者。专业的样式,是指对可乐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至少要知道是哪一年、哪一个版面以及哪一个厂家生产。繁忙的公务令李伟健不能过分苛求  相似文献   

5.
刘希 《社区》2013,(18):60-60
现在全国倡导节俭,我们家也刮起了“节俭风”。前两天,父亲过六十大寿,我打算在酒店为父亲办生日宴,姐姐却不赞成。姐姐说:“爸爸不喜欢讲排场,我们自己在家动手为父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比在外面吃要实惠得多。”当我把姐姐的想法转告给父亲时,他笑着说:“还是你姐了解我,在家过生日既节俭又有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6.
陈冠任 《山西老年》2008,(10):14-15
斯文的战将王近山打仗凶猛,脾气暴躁,但平时却显得很"秀气"。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很爱读书。1936年他到红军大学学习时,他的湖北老乡、红四方面军另一虎将陈康见到他在刘伯承来讲课时听得十分认真,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承诺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幺",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8岁那年,他对父母说自己很喜欢写作,将来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父母不知道写作为何事,更不知道"作家"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很喜欢郑渊洁老师写的童话,他写的作品非常有趣,想象极为丰富。我也一直有个心愿:能见到郑渊洁老师。但有很多人嘲笑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哪知,老师说:"10月16日,郑渊洁老师要到我们学校来讲座。"顿时,我们班人声鼎沸,有人说:"太棒了!"也有人说:"希望这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9.
周立 《社区》2013,(7):1
有一次搭邻居的车去上班,我们俩谈起了社区居委会的事情。他说对社区居委会了解不多,在仅有的几次打交道中,觉得社区居委会有点"衙门"习气: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我当时感到很惊讶,连忙为居委会辩护,说我去过的居委会服务态度都不错,而且不少社区服务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善。他笑着对我说,那可能是因为你不是去那儿办事的。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可乐》2006,(8)
《可乐》的老哥老姐们:大家好,你们辛苦了。这次《可乐》可给我帮了大忙!前几天,我坐长途汽车从老家回武汉,旁边坐了个长发披肩、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的清纯美眉,这正是我心中的梦中情人。正愁着不知怎么搭话,见她手中拿本杂志在看,我斜眼一瞅,原来是《可乐》。这下我来劲了,搭话说:"你也喜欢《可乐》?我是它的忠实读者。"女孩抬头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我非常喜欢,每期都看。以前看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想念的,不是这些人,而是当年的自己。这些人,装点了当年的回忆,让当年的自己更加快乐更加值得回忆。那天和一个男生聊天。他说,"特别喜欢《那些年》那首歌,刚开始时每次听都想哭。"我说:"你心目中有一个沈  相似文献   

12.
坚持的动力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因为一个特别的人,我结识了《可乐》,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可乐》杂志中的许多栏目我都非常喜欢,比如最后的"可乐经典",其中有不少句子可以运用到我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13.
正闺密小美有句至理名言,她说五年后,我们都会很好。大一的时候,她把这句话作为QQ签名,从此一用就是好多年。小美毕业之后去了义乌,这个大学英语四级考了三次才勉强过关的姑娘,没想到最终自己的事业竟然与英语密不可分。她在那个小商品城开了一家店,专门与外国人打交道,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有次我问她这五年之后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妞,相信我,我们还有下一个五年。五年之后,我们都会很好。"  相似文献   

14.
我们许多人认识朱自清先生,大抵是通过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从他那支优美的文笔下飘逸出来的缕缕清香,长长远远地留在心头,似乎永远不会消散。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是散文家,他是学者。倘若偶而有机会见到他的玉照,清癯的面容,斯文的眼镜  相似文献   

15.
可乐门诊     
《可乐》2007,(3)
健康是快乐生活的基础。无论您有什么烦恼,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kele@cnhubei.com,我们会代您请教专家和医生。下期的“可乐门诊”将会有您想要的答案。同事老是自言自语,正常吗Q办公室新来一个同事,人长得挺正常,可就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说话。有一次,办公室里就我和他在(但他可能没看到我,我们的办公桌用格子分开了),他  相似文献   

16.
金鱼之死     
肖楚和我是铁哥们。这小子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整天围着他家的鱼缸转,把那些金鱼当宝贝。每次我对他这种爱好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时,他总是神秘地笑着说:“这里面可包含着大学问呢!”什么大学问呢?反正我是搞不懂他脑瓜子里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他给主任起了个外号“金鱼”。每次看见主任,我们俩会不约而同地说:“瞧!金鱼游过来了。”然后哈哈大笑。表弟哭丧着脸来找我,希望我在主任那儿多替他的公司美言几句,把我们单位的一个工程给他们做。末了,表弟泪眼汪汪地说:“表哥,我公司几百号人就等着这个工程活命啊!”我硬着脸皮在主任那说了一箩…  相似文献   

17.
轻舟 《可乐》2008,(12):42-42
2007年6月,张曼玉在北京参加一个生日派对。她要了一杯在法国时就很喜欢喝的马天尼干味美思。张曼玉小啜了一口侍应生调好的酒,不禁皱了下眉头——怎么和自己喝过的不是一个味道呢?侍应生有些紧张,张曼玉笑着安慰他:"没关系,可能是酒不一样吧。"正说话间,一个帅  相似文献   

18.
在保利华谊公司的会议室里,徐静蕾一身艳粉色翩然而至。比起宣传《我和爸爸》时的羞涩忐忑,此时的徐静蕾多了一份自信与随和。每次见到徐静蕾时,她质朴亲和的微笑以及女演员中少有的自然不造作,都让我感到一次心灵上的放松与舒适。她的美属于需要挖掘的那种,就像平时我们说的"这丫头特耐看!"难怪有男生那么喜欢他,但真正见到她时,那种美又不会伤到其他的女人,本色、自然、清爽,好像讨人喜欢的邻家小妹。她讲起话来总是很轻柔,纯真性格让人一目了然。有人说,像徐静蕾这样的北京女孩难得。徐静蕾自己说,北京女孩不一定光爱说嘛!很多人都很热心工作,自己不过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我喜欢郭德纲。他的幽默不是挠你痒痒,他敢嘲笑不正之风。""你和郭德纲有点像。""有一点像,都脸圆。你要见到郭德纲告诉他,说我于莺说的。"这就是于莺,冷不丁儿冒出的话就能打破初次见面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聚会上.我见到了以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熊召政。平和爱笑、五十开外的熊召政每每开口之前总要“啊”一声,既像是引起听者注意,又像是感概。席上有个与熊召政年龄相仿的律师.自称有一颗18岁的心。律师很健谈,说他活得如何年轻.还用QQ跟人聊天,打字也不赖云云。于是有人就问熊召政是不是用电脑写作。熊召政说他仍然手写。还向我们出示了足以说明他坚持手写的铁证——右手中指搁笔的关节上长了一个突出的老茧.有黄豆那么大。“要不是削去一层。还要大。”熊召政笑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