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德怀同志率领平江起义后组建的红五军一部,于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它与同年四月"朱毛会师",本来都是井冈山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本文试对红五军上山与参加井冈山保卫战,简论如次.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  相似文献   

3.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2月24日凌晨。井冈山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被错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彻底丧失。多年来,关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短短2年多历史的研究中,存在八个有争议的问题:毛泽东是何时选定井冈山为根据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何时形成、颁布的?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后的部队的名称及缟削情况?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是谁创造的?“朱德扁担”故事的争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代表人物是林彪吗?彭德怀的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的时间、地点?是彭德怀杀害了王佐、袁文才吗?  相似文献   

4.
因为撰写《朱德与范石生》一书,我在几年前结识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办公室主任李春祥和编研室主任饶道良。我们着重谈了范石生保护和资助朱德、毛泽东起义军的义举,也就朱德在井冈山反“围剿”战争中的情况和作用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交谈。朱德在井冈山反“围剿”中功劳巨大郭:20年前,我在宁冈县城龙江畔瞻仰了庄严的“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碑上刻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诗词。朱德关于“红军会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的诗句,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李:朱德这句诗道出了当时工农红军的实情。由于得到范石生(他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朱德各自率领的两支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实现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发展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1)领导武装起义,引兵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2)井冈山斗争全面展开,连续粉碎敌军的"进剿"、"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井冈山斗争的全面开展,井冈山道路的正确开辟,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乃至对新世纪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陈毅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协助朱德保存革命火种,率部会师井冈山;辅佐毛泽东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部队战斗力;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战斗,粉碎敌人军事进攻。  相似文献   

7.
赵静 《今日南国》2008,(7):66-67
如果你认为井冈山只有红色这一种颜色,那你肯定没去过井冈山。红色只是它作为革命圣地的颜色,井冈山红极了的历史,—直有它秀美山林的光彩伴随。井冈山的“红色之旅”,如今已化身为“五彩之旅”。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精神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井冈山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而其核心内涵是首创精神。井冈山首创精神包括勇于开拓和善于"结合"两层基本含义,其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井冈山首创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大力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上,朱(德)、毛(泽东)会师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篇章。而陈正人、彭儒,一个在江西跟随毛泽东上山,一个在湖南随朱德上山,他们在井冈山喜结良缘,而后转战南北,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白头偕老,这也是井冈山的一  相似文献   

10.
何小文 《老友》2012,(1):9-9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有一份特殊的一级藏品:一本敌我人员共同用过的笔记本。说起这份藏品的由来,我们不得不提到笔记本的主人:烈士蔡德华和敌伪县长张开阳。  相似文献   

11.
1989年9月和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先后去革命圣地延安和井冈山视察,对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重新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他还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我们要动员全党继续发扬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是中共历史上产生于井冈山和延安两个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井冈山土地法》是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在井冈山(湘赣边区苏区)制定的.这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土地斗争经验的总结,记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长期以来,在研究《井冈山土地法》制定问题上,几乎都只注意到《井冈山土地法》是对一九二七年冬天至一九二八年冬天一整年内湘赣边区土地斗争经验的总结,却忽视了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制定与当时中共中央对土地问题指示关系的研究,因而影响对《井冈山土地法》的正确评价.根据现有资料的查证,《井冈山土地法》不仅仅是红四军前委、湘赣边区特委总结了湘赣边区的土地斗争经验,而且是依据当时中共中央对土地问题的原则指示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核心,牢牢把握这个核心,才能推动井冈山精神在新时期进一步弘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角可以看到,井冈山精神历史地体现了其主要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井冈山精神的主题;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浸染在井冈山精神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井冈山精神中得到了孕育.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接着率领起义武装向井冈山进军,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航向。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在毛主席开辟的这条航线的指引下,经过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大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今天,学习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的伟大革命实践,对于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一周年前夕,我又一次来到井冈山,来到茨坪北山雕塑园,瞻仰十七位井冈山斗争时期主要领导和烈士塑像。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滕代远、何长工、王尔琢、宛希先、李灿、张子清、何挺颖、袁文才、王佐、贺子珍、伍若兰。他们披一身历史的风霜,迎着春风,在翘望——是翘望鲜红的太阳,从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精神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南昌航空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办共同主办的"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暨弘扬井冈山精神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14日至10月16日在井冈山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湖南、贵州、陕西、河北、重庆、江西等省(市)的50多名专家、  相似文献   

17.
论井冈山红色歌谣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虽已历时八十多载,但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保留了井冈山革命斗争过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成为佐证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民间档案;这些红色歌谣是进行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的丰富载体,是创新党课教育形式以及相关题材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8.
据《统帅毛泽东》一书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谈到,他一生中忘不了三个地方——井冈山、东固和延安。毛泽东为何如此看重东固?提起"井冈山会师",人们都熟知是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两支红军队伍在井冈山实现会师,不仅正式  相似文献   

19.
1927年9月,在秋收起义遭受挫折的情况下,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将部队带上了井冈山.他这勇于开拓的精神,在以后井冈斗争岁月里不断发扬光大,升华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对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总称,是一种政治资源和精神力量,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跟党走,为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要法宝,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弘扬井冈山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每个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继承和发扬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