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林 《中州学刊》2001,(5):153-155
民主党派是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长期合作的亲密朋友.它们是在国共两党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推动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先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两大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三大理论成果。在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仅开创了一条“斗争与合作———发展与合作———参与和建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模式,而且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中还包含了充分体现时代主题的国际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与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斗争精神,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斗争依靠、坚持正确区分不同时期的斗争对象、坚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目标。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正确认识、掌握和运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斗争精神,对于我们在伟大斗争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新时代斗争目标、坚守人民立场并深化认识三大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永伦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64-168
西藏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英俄两个殖民强国不断侵略西藏,挑拨西藏地方与清廷的关系,企图否定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阴谋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出现了危机.清政府坚决维护国家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并进行了艰难的斗争.其中,清政府反对英俄分裂西藏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对于维护国家对西藏的领土主权、防止西藏地方从中国分裂出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张磊以20世纪20年代为发端,邓小平的长期政治生涯贯串了两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建树了光辉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前后相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次伟大的革命斗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期间,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认识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斗争史。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关于斗争的论述和策略为共产党人坚持敢于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斗争立场,自我革命的斗争实践,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共同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并为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提供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1976,(4)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中,在各个方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毛主席的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国民参政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中央最高咨询机关.皖南事变后,中共在国民参政会上选择了斗争而不是妥协的策略,成功地挽救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分则两损,合则两利",这场斗争对争取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现今的两岸合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济深是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抗日救国斗争中结成革命组织和救亡团体,高举联共抗日旗帜,积极呼吁国共合作,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济深坚持与中共的全面合作,共同抗战,反对国民党妥协分裂,进一步为维护国共合作做出重要贡献.1948年1月1日,李济深联合国民党民主派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国民党决裂.解放战争后,李济深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2.
企业符号作为企业对外沟通互动的交流话语纽带,随着媒介的发展变迁,在传播学领域具备了不断更新、扩充的历时意义,其流变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企业符号在传播初期的媒介局限阶段和企业符号分裂阶段,而企业符号的分裂又演变出两次,一次分裂导致了定位产生,二次分裂导致了多元媒介下的整合困境。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对台斗争。一次是郑成功的收复台湾,一次是康熙帝领导、施琅指挥的统一台湾。这两次斗争的共性就是以军事斗争为主的各种斗争方式综合运用。这说明了在对台斗争中和平方式与武力方式综合运用的科学性,也说明了我们不承诺放弃武力的必要性。从这两次对台军事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出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理论建设上的两次飞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每发生一次社会大变革,总要伴随着一场思想战线上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一次反孔与尊孔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在思想战线剧烈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斗争直接表现着当时社会敌对阶级的政治斗争和利害冲突。今天,我们用马  相似文献   

16.
大后方声势浩大的讨汪运动,共分为汪精卫叛国与反汪浪潮的兴起、汪逆投降活动的加剧与反汪斗争的发展以及汪伪政权的建立与反投降斗争的最高峰等三个阶段,研究这一段历史,对深化抗日战争研究和批判今天阻挠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必然走向与基本形式─—兼及两党共同统一祖国易宗礼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二十世纪前期在中国先后应运而生的两个最大的政党。这两个政党自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条件下,曾经进行过程度不同的相互斗争,也实现过两次不同形式的合作,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客家与畲族早期关系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闽粤交界区域是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毗邻错居、共同活动的舞台。自唐末至宋元之际是这两个族群相互关系的早期发展阶段。唐末至北宋,其关系有一系列冲突、斗争,也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南宋时这两个族群接触增多,彼此合作、融合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到宋元之际,在共同抗元的民族斗争中,畲、客之间的合作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他们之间的融合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一时期畲、客的大联合和以客家为主导的相互融合,为客家与畲族早期关系史写下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30-34
1938年夏秋之际在毛泽东倡导下成立的延安新哲学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旗帜、原则和目标指导下从事哲学理论研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团体,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助推器。新哲学会积极地同党内教条主义做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统一了党内思想;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列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初步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它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可以“六三”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在这场革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表现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上海、唐山、长辛店等地的工人,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政治罢工参加了全国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帮助斗争迅速地得到了胜利。”本文着重论述发生在六十年前的,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的酝酿、展开、特征和意义,结合剖析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