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漫画与幽默     
《中国社会导刊》2010,(26):54-55
中华演绎人生 小时候,“中华”是一管白白的矛膏。我在这头,笑容在那头。 上学了,“中华”是一支细细的铅笔。我在这头,考卷在那头。 工作了,“中华”是一条红红的香烟。我在这头,领导在那头。 结婚了,“中华”是贷款买的轿车。我在这头,而奋斗的路,还在那头……  相似文献   

2.
“而那样的年华终于被淹没在时光的河流之下。我们再也寻不回。”我在阴暗潮湿的宿舍里读水格的《青耳》。世界在不知不觉之间安静下来。好像不久前一个人在市区中心等车时在某一刻所感受到的。拥挤的城市空旷。熟悉的面容陌生。喧嚣的街道沉寂。远去  相似文献   

3.
飞碟是现代世界的一个谜。许多人声称,他们曾见到过飞碟,飞碟出现在许多国家。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都有发现飞碟的报道。在地球和月球,在大海和天空,在美国、英国,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有关于飞碟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树人 《公共关系》2001,(3):57-57
“人生离不开友谊”,这是马克思说的。不少伟人都对友谊做出过特别的评价。从童年开始,孩子们就寻找自己的小伙伴,有些相伴终生的友谊,就从那时开始;在以后的岁月中,在校园、在邻里、在工作单位、在火热的军营,人们都在认识和结交新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总是能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国民党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各种企图。解放战争时期,在华北各地转战的中共中央对蒋介石的军事部署更是了如指掌。蒋介石上午在重庆开会骂了娘,毛泽东晚上就能知道。这个在蒋介石身边卧底的就是沈安娜,一个速记员。  相似文献   

6.
楔子演唱会到了最后一首歌,所有的人都在挥舞着荧光棒跟着主唱一起唱,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愉悦又兴奋的表情。大概只有我在忍着眼泪。这首歌是这样唱的:可爱的小吉飞往温哥华,陪在父母的身旁。漂亮的路易依然还在每天不停地烦恼。坚强的阿玲在马来西亚,追逐自己的梦想。聪明的丹丹依然还在应付不断地奔忙……歌词里陌生的名字,其实可以套用在我们身边每一个朋友的身上。时光匆忙,我们各自奔赴在不同的路  相似文献   

7.
童年的价值     
周国平 《金色年华》2008,(12):53-53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孩子们却只是在玩耍,在梦想,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工作是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城市,许多公职人员或离退休人员,免不了说自己在“干点社会工作”,这指的是在社会上做些公益性活动。还有就是指在单位内部从事本职工作之外的、没有报酬的服务性、公益性活动。因此,许多人对社会工作的说法是熟悉的。  相似文献   

9.
在自动扶梯上还要自己上楼梯的人 在自动扶梯上还会自己上楼梯的人,大多竞争意识较强。在自动扶梯上行走,再加上自动扶梯本身也在上升,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还在不断超过站在右侧的人。  相似文献   

10.
爱情不是在花前月下,不是在你侬我侬,大多时候,是在风雨同舟时,在柴米夫妻的生活里,在那一点一滴、一举手一投足的喜欢里。那天看了一张照片,是大画家吴冠中和他的妻子。在黄山上,大概是下着雨吧,吴冠中在画画,背后站着他的妻子,举着伞,站着。在那张照片前,我呆了好久,多么感动人的一幕。她站在他身后,为他打着伞,而多年以后,她老年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200个国家的人曾经在迪拜这个免税天堂旅游、购物、经商,铸就文化的大熔炉。数十万人沉迷于天堂的繁华而留连忘返。而就在这个冬天,在金融危机一周年之后,在各方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回升的态势下,迪拜这个奢华之城竟无力地倒在沙滩上,天堂变回了人间。这,着实让无数在迪拜经商投资的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2.
英国《知邮报》近日报道】题:小小钢琴师(记者劳拉·考克斯)来认识一下伊桑·沃马——一个来自英国韦斯特波特的可爱的6岁男孩,他凭借卓越的钢琴演奏才能在YouTube网站上引起了轰动。在这样年幼的阶段,大多数孩子都还在艰难地用食指在钢琴上弹奏着不和谐的曲调。而伊桑并非如此。在出色地演奏比利·乔尔的《钢琴师》时,他的小手指在琴键上翻飞。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中日两国的贸易往来也在逐渐的上涨。在贸易中使用电子邮件也越来越频繁。在一些日语专业的学校里,也相应的开设了商务日语这门课程。在一些教材中,也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运用日语写邮件这一方面的内容。有些例子太过于专业化,用语复杂,很难在实际中自由的运用。有些不太正式,不适合在正式的贸易往来中加以运用。对于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运用日语跟日本客户进行贸易往来。本人做出了以下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世相写真     
《老年人》2012,(7):17
◎在美国,罚款是为了交通管理。中国的交通管理,就是为了罚款。——一位外国女记者的感触◎以前常有昆虫迷、植物迷、数学迷,现在只有电脑迷、网络迷、财迷。——物质时代播的种,在后代身上结果了◎一排奔驰停在一起,是老板搞聚会;一排宝马停在一起,是"富二代"在开派对;一排奥迪停在一起,是中国官员们在开会。  相似文献   

15.
在满天下都在大讲特讲“爱情指数”的时候,在许许多多年轻人把“爱情指数”作为婚姻幸福标尺的时候,我的父母一辈子也不懂什么叫“爱情指数”,却相濡以沫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父母的婚姻是在战场上缔结的。那是1952年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时任侦察排长的父亲与时任营部卫生员的母亲在硝烟弥漫的战壕中相识了。在一次战斗中,父亲腰部受了伤,  相似文献   

16.
饭局     
像北京那种一个饭局人越吃越多的事情,在上海基本是没有的。又不是去充军,在上海吃饭不可以临时抓人。我1954年生在上海,前半生很少遭遇饭局。当时的平民百姓,极少有机会去饭店吃饭。民以食为天。在贫困的日子,日常的生存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不论走到哪里,周围几乎都有正在读书的人.在呼啸疾驰的地铁列车上。在因冬衣的臃肿而显得紧逼的公共汽车上,在街边候车站结层薄冰的玻璃小房里,在林间空地被积雪埋了半截的长椅上,在副食品商店里,甚至在排队兑换美金的队列里,都有人在捧书阅读。像列宁图书馆、莫斯科大学这样的地方,更是满目读书人了。  相似文献   

18.
谁在偷窥我     
正1认识展志是在烟花三月。展志在淮安西路上开了一家蜡像店,按顾客的要求把他们身体满意的部分做成蜡像,做为纪念保存下来。我叫林一珞,是一家珠宝公司的手模,拥有一双完美到极致的手。我的公司在蜡像店对面。有时在休憩的片刻,端着咖啡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展志的店铺,透  相似文献   

19.
过年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塞北——乌兰察布草原深处的一个偏远山村,草原如海,她就在海的边上。在那里有我的童年,我关于过年的记忆也在那里。  相似文献   

20.
早在美国的时候,钱学森就已养成读报、剪报的习惯。回国后,钱老依然如故。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内,珍藏着钱老亲自做的全部剪报,包括在国外的一千七百多份和回国后的629袋、一万九千多份剪报。他在阅读中,对有保存价值的文章,就剪下来端端正正地贴在白纸上,再注明报刊名、年月日,便于日后引用。在部分剪报上他还写有字迹工整的批注,现已收录在《钱学森读报批注》一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