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黎明  张顺国 《社会》2008,28(2):162-162
本文利用2006年5月6月份对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和自身学业成就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作用。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充裕,人力资本越丰富,其就业意向越高。具体表现在:就业单位选择更倾向于选择资源丰富的单位就业;就业地区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的地区;其毕业期望月薪值也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创业支持对大学的创业意向的影响.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 创业支持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创业激情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校应设立创业咨询服务、创业竞赛等创业支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向,同时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进行推广,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针对性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成为今年高校就业工作的一大热门话题.根据课题组的调查,财会系大学生的职业锚类型集中于稳定职业锚与生活型职业锚类型,且无论受到何种影响都不会轻易改变.由此,该文提出在整个大学本科期间,大学生应经历塑型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和维持阶段五个阶段,并对五个阶段的主客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3):169-172
本文从女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入手,对女大学生自身优势和企业对她们的职业素养要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学生自身、高校及社会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身体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等这些职业素质的对策。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从政府和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于做好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创业者不同的情感能力进行分析,考虑创业导向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情感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对创业意向的作用.基于19个地级市的中国创行项目成员为样本获取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创业者的个人情感能力(自我觉知和自我管理)越强,他们的创业导向和创业意向也会越强;社会情感能力(社会觉知和社会关系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创业者的创业导向和创业意向存在显著正向的作用.可见,创业导向同时在个人情感能力与创业意向和社会情感能力与创业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情感能力通过影响创业导向,进而影响大学生社会创业者的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春节过后,又到了大学生寻找或决定职业路标的高峰期。笔者发现,今年的风景与往年有点不一样,奔走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数量与农民工几乎不分上下。由此可见,今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无疑会更为激烈,而且选择职业方向也大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慢就业”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的焦点、高校就业工作的痛点。当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可以划分为主动型“慢就业”和回避型“慢就业”两种类型。大学生“慢就业”既受制于社会结构的约束,同时也是个体职业决策自愿选择的结果,是复杂社会结构约束下就业形式与就业观念多样化的综合体现。破解大学生“慢就业”困境,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背后的隐性因素,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大学生优化择业观念,重拾就业信心,重塑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每年求职人数排在前列的财会系毕业生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职业锚理论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也让授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结果显示:独立学院财会系大学生中选择稳定型职业锚与生活型职业锚类型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锚类型的人数.建议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以引导财会系大学生早做规划,针对稳定型岗位做全面性了解,设置阶段性目标,稳步提升个人素质为方向.  相似文献   

9.
田海燕 《社科纵横》2014,(7):162-164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由于受到社会、家庭、个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产生了多样化的职业行为取向,主要包括自强取向、城市取向、从军取向、从政取向、从商(创业)取向和西部(山区)取向等。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方面还具有差异性、超前性、边际性和流变性等特点,并受到商品经济冲击波、西方文化冲击波与社会不正之风及体脑倒挂冲击波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潘吉平 《社科纵横》2011,(10):161-162,165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职业选择的观念和方式与社会同龄青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更具有自身特色。本文运用调查分析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管理理念的角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态度、依据和方式与途径所体现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承诺月薪的影响力分别为3.08%、10.4%、2.89%、12.38%,总影响力为7.19%;社会资本对以上四项的影响力分别为17.57%、3.54%、3.48%、1.82%,总影响力为4.69%。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就业质量差异扩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本的影响是合理的,而社会资本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大学生要努力积累人力资本,高校应开展就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政府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以改善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东彧 《社会工作》2009,(18):57-59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使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突现。据发达国家经验,大学生就业辅导的开展正是针对该现象提供的有效帮助,只是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辅导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发展空间。本文试图从系统论和生涯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大学生就业辅导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忠路 《社会》2016,36(3):86-109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和经济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本文对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和2012年毕业于北京高校的本科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且读研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业表现都要显著地优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国内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中,家庭背景变量基本上是通过影响本科就读高校的类型和学业表现来发挥作用的,而比较海外留学与国内读研这两种选择,本科就读学校类型和学业表现对此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起作用。上述研究发现对于当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招生和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  相似文献   

14.
女性意识是反映女性地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其演变过程和现实状况却较为复杂,并在深层次上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女大学生在女性意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与错位,并对其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大力关注这一现实问题,积极营造健康的女性意识氛围,促进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甘雄 《社会工作》2008,(14):23-24
探讨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现状,既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采用Snyder编制的《自我监控问卷》调查分析七所高校455名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状况,来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监控的水平和特点,进而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艳凤 《社会工作》2008,(14):50-52
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女大学生因性别的差异而凸现出更大的就业劣势。本文根据已往的调查数据和笔者最近进行的深入访谈进行分析,从女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入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经济影响,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郑红宇 《创新》2010,4(2):106-108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大学生择业竞争意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高校图书馆存在信息渠道开发不足、信息总量短缺、信息服务内容过少过杂、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够、信息指导方式的综合性与多元性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手段、内容以及机制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与改进。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现阶段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首先对女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消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builds on previous research to understand longer term housing experience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for vulnerable college students. Using a biographical, qualitative method, we stud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housing and family circumstances for 27 students with homelessness or foster care experience enrolled in 4-year colleges in Georgia. We identified three different housing pathway types in high school—family homelessness, unaccompanied youth and foster care. Housing instability and frequent moves were common in high school among all housing pathway types. In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able to find low or no-cost housing and those who identified a foster care pathway in high school achieved greater housing stability. Others students experienced a continuation of housing instability that began in high school. Additional funding to cover the cost of on-campus housing would likely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stability. Additional strategies, such as rental assistance programmes tailored for college students, may be needed to address housing instability for vulnerable college students. More research on the unmet housing need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housing instability during college for homeless and foster youth is needed to further a housing policy agenda that focuses on practical solutions.  相似文献   

20.
147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which assesse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for a depressed condition. They were also asked to indicate those groups or individuals they felt would approve and those who would disapprove of seeking such help.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penditures of time and money were perceived as most disadvantageous, followed by both stigma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fronting painful issues. Most frequently cited advantages were problem resolu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the depression. Most students saw family and friends as approving of help-seeking behavior while acquaintances were perceived as disapproving. Responses of students who have sought help in the past are compared to responses of students who have never sought help. These attitudes and belief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value as gauges of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present and potential mental health consu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