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11,27(3):27-31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诉求主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在当代中国,这一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11年两会描绘了"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而民生是这一美好图景的原色和底色。党的十七大以来,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代中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重心。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项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更需要学理层面的理论关切。民生关涉人的生计、生活以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譬如,民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国民生活幸福感问题、人的生存尊严问题等,即构成民生伦理的应有和基本的问题。开展并深化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对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了推进对民生以及民生伦理问题的关注,我们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稿。本组文稿既有对民生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分析,也有从制度层面对民生伦理问题解决的深层思考,同时还有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对民生伦理的思索。期望这组文稿对民生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11):13-16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认识民生"、"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基本内涵包括:民生问题是事关中国革命与政权巩固的基本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克亮 《探求》2007,23(3):9-16
民生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都很重视民生,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手段。概括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以及他们在民生问题上所取得的经验和共识,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的高度体现;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民心向背的关键在于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解决好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曲折有反复;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里,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极力改善民生,使中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道路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经验教训可概括为四条:必须始终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始终坚持主要依靠制度和法律来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闫莉 《社科纵横》2013,(5):29-32
爱国主义是中国民生最深厚的思想传统,但是新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生问题逐渐凸显和复杂,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呈现"劣劣组合"状态,将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培养的生长点以实现"优优组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改善民生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武器;改善民生的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7.
民生内涵的历史发展表明,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主要依靠民众自身努力向需要社会支持与同情开显的过程。民生和伦理概念的社会公共性是民生伦理的词源学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民生伦理概念多从政府行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而较少重视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民生伦理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政策或主张及其内蕴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对此的伦理审视和道德评判,包括民众民生诉求的道德合理性及社会组织的态度,社会组织和民众对待民生状态和民生问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内心信念和善恶是非标准。这一概念包含着民生道德责任原则、秉持公平正义原则、民本原则和幸福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手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民生思想成果。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民生思想又作出了新的贡献,集中表现为以"民生"为基石和逻辑起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框架,开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谋福祉的历史。解放民生、探索民生和发展民生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始终。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民生建设,表现出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保障与发展民生以及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这样鲜明的特点。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民生建设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通过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和执政基础;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民生主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坚持民生改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抒望 《社科纵横》2009,24(12):5-6,22
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11.
金永亮 《探求》2010,(5):25-30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变化,实现了从强调富民到全面关注民生的变迁、从强调经济增长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从"多取少予"到"多予少取"的变迁、从城区先富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变迁。当前,广州在民生问题上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通过稳定、合理的制度安排,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后执政党再次高举民生旗帜,强调解决好民生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执政党宗旨、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保持执政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执政基础的必要前提,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综观新时期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解决好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执政党最大的现实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河南进一步加大对基本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全省基本民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河南基本民生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共建共享的原则、诉诸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将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寓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之中等,并且呈现高度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民生权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推进等特点。针对河南基本民生建设尚存在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以发展促增收、以创业促就业、以均衡促提升、以"医改"促健康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是根本。200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围绕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生活、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认真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下大力抓好落实,让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解  相似文献   

15.
瞿晓琳 《社科纵横》2011,(12):12-1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其改善民生的实践中积极灵活运用统筹兼顾原则,使中国人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在解决更为复杂的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仍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6.
略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明俊 《学术交流》2007,34(7):176-178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与以进化论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紧密相连的,包含着十分可贵的唯物主义因素。与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相对立,唯心主义历史观也在其民生史观中留有深刻的印记。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时代。他的民生史观自然也反映了新旧时代交替的矛盾,是一个复杂矛盾的思想体系。如同在中国革命史上孙中山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一样,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孙中山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即风险社会之中。中国进入风险社会有四个主要标志:政府作为社会治理或公共治理的中心,其公信力在不断下降;中国出现了公共机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理论的不在状态"和"现实的不在场";主体意识或个体意识的崛起。中国进入风险社会表现为四个基本的、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紧张:利益结构的紧张、制度结构的紧张、文化结构的紧张、价值结构的紧张。风险社会只是一个表象,根本原因是四大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学术创新的关键就是要研究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或结构性紧张,找出其形成的规律,从根本上消除阻碍社会主义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18.
论中美共同利益与结构性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影响的上升 ,特别是“9·1 1”事件后 ,中美结构性共同利益正在增加 ,结构性矛盾尽管还存在 ,但其重要性暂时有所下降或尖锐程度暂时得到缓解。中美结构性矛盾与中美结构性共同利益在各领域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美国一直是在它全球战略的框架内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这决定了不同时期中美关系五个领域在美对华战略中重要性的不同排序。中美在世界战略格局等战略与安全观念方面存在碰撞与相容性。有必要利用目前有利时机 ,构建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与合作关系框架。它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国共同利益的作用和防止两国结构性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21日至23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及摘要46篇。会议期间,学者们以"日常生活与民生"为主题,透过信仰生活、城市社会、饮食、生计、地域生活、教育等不同维度,将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联系起来探讨,力图深化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并加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现就此次会议的主要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2008,(9):44-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是根本。200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围绕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生活、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认真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下大力抓好落实,让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推动和谐西藏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