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在入学初期,大学新生普遍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适应问题。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运用小组工作帮助新生解决入学适应性问题能够发挥"平等"、"助人自助"、"小组动力"等专业优势。通过南通大学"一米阳光"新生成长小组的具体实践,发现小组工作在介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过程中存在新生对小组工作专业性不够了解,工作人员经验缺乏,场地、设备及时间等客观条件不足等诸多问题,建议将社会工作专业资源纳入学生工作体系并逐步实现学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以便使社会工作在学生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九丽 《社会工作》2010,(23):48-48
“诺亚方舟”,一个与社工同步认识的名字。大一新生“同心圆”时,与班级同学第一次体验了这个活动。也是在大一,“大发课”(大学生发展规划课)时,老师以这个故事为背景,设计情景引发我们的思考,社工价值观首次成为我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是创客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创客教育"落地"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大一新生工程教育存在实践课程介入较晚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融合创客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驱动为抓手,通过课程改革、组织形式、实践平台建设、赛课合一模式、课程评价5个环节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初步取得了积极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动手实践能力,建立了专业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文华 《社会工作》2010,(17):15-17
专业实践对社工学生专业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开展多项大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如"温心行动"、"青春保护行动”及类似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践行社会工作的机会,同时也利用不同形式的专业实践切实服务了社会,这对社会大众认同、  相似文献   

5.
绿城社工服务站结合当前实际,开展特色项目,如校外学业辅导、社工助残、社工助困、长者社区关爱等等。校外学业辅导项目旨在通过贯彻专业社工理念,运用专业社工方法为广大青少年群体提供校外学业辅导,以帮助其解决学业问题,促进其学业进步。校外学业辅导项目适应广大家庭需要,由来自郑州部分高校社工实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大部分高校推行按大类招生分阶段培养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但是学科门类划分是否合理,培养阶段设置是否科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笔者以长江大学社工L班团队建设小组为个案,研究了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云波 《社会工作》2010,(15):26-28
四川省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绵竹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简称,服务站及其项目团队(下文将统称“青红社工”)主要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学生,香港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组成。青红社工扎根灾区板房,为绵竹市天池乡、汉旺镇、什地镇等多个乡镇的地震伤残人员及其他困难居民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8.
绿城社工服务站结合当前实际,开展特色项目。如校外学业辅导、社工助残、社工助困、长者社区关爱等等。校外学业辅导项目旨在通过贯彻专业社工理念,运用专业社工方法为广大青少年群体提供校外学业辅导,以帮助其解决学业问题,促进其学业进步。校外学业辅导项目适应广大家庭需要,  相似文献   

9.
朱凯  古学斌 《社会工作》2023,(5):23-40+105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偏低,而专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提升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借助教育行动研究,探究提升社会工作低年级学生专业认同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项维度来理解专业认同,以实践共同体为行动设计的理论框架,通过规划、启动、发展和巩固实践共同体,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实践项目,获得专业成长。研究发现,在实践共同体中,低年级学生从个体的学习者转化为共同体的实践者,对专业的认知认同得以深化和拓展;通过与教师及高年级学生建立联结,对专业的情感认同逐渐增加,认为自己是专业的一分子;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对专业的行为认同得以强化。其中,情感认同是转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于理解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寻求提升专业认同的改变途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9,(1):F0003-F0003
立足于孤残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深化社工理念,提升以儿童为本的组织文化内涵。加强行政推动,进行岗位开发,将社工工作内容、考核指标纳入全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倡导专业合作,形成社工与照料、医护、康复、教育等专业的良性互动。探索社工实务,提高了特殊教育、家庭寄养、社会融合等领域的专业化技术含量。多年的社工专业化之路,为培养孤残儿童人格健全,较好的与社会融合进行了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结合成合作伙伴,联合开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派遣专业社工,进驻灾区抗震希望学校,为学生、老师和家长灾  相似文献   

12.
公立和民办社工机构的培育与发展,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下,用"踟躇前行"形容内地社工机构的发展也算妥切,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社工机构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社工机构要克服创建期的资金、人才、场地匮乏的困境,循着制度化的轨迹步入规范、成熟,需政府部门、NGO、社会大众形成的合力,亦即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项目购买等制度配套,NGO的管理理念创新、相互协同,社会舆论的认同与信任等。下面刊载的几篇文章就给予我们更多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大一新生为对象,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第一次科创普及教育工作,从重点赛事介绍、专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典型与榜样引领等多方面入手,引导新生逐步了解科创、理解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科创,加强对新生的价值导向,从而实现学生从一入学就接受具有专业特色的"科创第一课",为在大学阶段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以及专业的学习做好准备,为优良的学风打好前站.以具有专业特色的新生科创普及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建设为中心,形成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新生"科创第一课",对专业日常学习形成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黄小娟 《社会工作》2009,(19):30-32
2008年9月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结合成合作伙伴,联合开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派遣专业社工,进驻灾区抗震希望学校,为学生、老师和家长灾后心理和生活适应提供专业帮助和指引;同时将社工服务辐射学校周边社区,为灾区的社区重建提供专业帮助。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与方案设计成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能力建设的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性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更要以专业化的"核心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差异竞争力。必须坚持高校社工专业能力建设的"差异化"原则,努力建构"本地化"的社工专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石——美国的"时间币"与日本的NALC时间银行Partners In Care是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也是马里兰州第一个基于服务时间储蓄交换而成立的组织,建立于1993年,已经成功为社区成员"配对"了19年。它以时间银行的形式向社区家庭提供安老互助为主的服务,是注册了的家庭健康护理机构,拥有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计划里包括的项目,附属于纽约探访护士服务,并直接与南加州大学的社工专业联系,由专业社工指导。申请加入的人员需由老会员推荐,并且要经过严格的犯罪背景调查,才能加入。  相似文献   

17.
采用贝尔宾团队角色问卷,对社工专业、非社工专业共46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社工专业学生团队角色均衡型显著少于非社工学生,对凝聚者、实干家维度的倾向性显著高于非社工专业。讨论认为社工学生的专业认同以及社工专业教育的专业方法和价值伦理教学三重路径共同塑造了学生的团队角色倾向。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5):75-78
"三社联动"、"四社联动"正在中国城乡社区如火如荼地推开,其中专业社工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也是社区治理的支撑力量。结合山东省东营市HF社区营造项目实例,本文立足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居委会和社工机构的不同角色,分析专业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中的典型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红旭 《社会工作》2013,(5):101-105
社会建设的背景之下社会工作日益凸显专业优势,成为生机勃发的朝阳专业。同时,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不足的瓶颈,始终制约着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西藏社会工作人才面向西藏跨越式发展,根植于藏传佛教文化谱系,服务于西藏社会公平与正义,更需要紧密联系现实,拓展实务能力。笔者认为,要有意识促成西藏社工人才培养“三进”方案,社工进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社工进院舍参与专业服务,社工进民政参与福利政策制定,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西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并建构西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要爱阳光”灾后重建项目展示汇报会举行。“阳光·上师大社工服务队”由来自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与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的社工督导、社工专业大学生组成。截至2009年1月,社工服务队共派遣43人前往都江堰幸福家园提供一线服务。这是高校与社会工作实务机构密切合作的一次重要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