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民众作为诉求表达机制中最关键的主体要素,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舆情表达者、表达结果的直接承担者、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者以及公共精神的建构者四大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民众作为诉求表达机制中最关键的主体要素,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舆情表达者、表达结果的直接承担者、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者以及公共精神的建构者四大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然而,民意本身及其表达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表达的效度及决策的科学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合理运用和整合民意,还应从政府决策方式以及体制机制人手,进行系统深入的思维改造和行为变革。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群众利益冲突及诉求机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一种日渐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建立健全科学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是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这包括正确认识群众利益冲突问题从而建立科学的诉求机制,以及建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背景下行政主体之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主体概念最早源于西方国家,在这些国家里,行政主体制度既是社会利益多元的产物,也是行政分权和自治的法律技术,同时还是多元社会里行政实体制度的基础性内容。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学术界缺乏对国外制度的详细考察,更由于我国没有行政分权和自治的实践,因而在引入行政主体概念的同时,也对其实质内容作了颠覆性改造。原始意义的行政主体被略去,独立的行政利益没有被作为行政主体的判断标准。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对应的是一元利益框架下公共行政的需要,今天,经济转型带来了社会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现行行政主体理论的局限性已日益凸现。改革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建构以多元行政利益为基础的新型行政主体制度,是中国行政主体制度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国国情之所需。 相似文献
8.
9.
13本智库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后呈相对缓慢发展的态势.许多迹象表明,一些专门研究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智库对13本外交决策过程开始施加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把握日本外交未来走势不能不密切注意日本智库正在研究的重大课题.但鉴于日本决策机制等制度层面上存在的局限,智库在日本外交决策中尚不能扮演与其欧美同行同等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就与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纠纷数量的急剧增长激发了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快速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中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取得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包括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体系的初步形成、诉讼机制的快速发展、综合性行政处置机制的形成、大调解机制的建构、信访制度的完善等.然而,中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在机制建设上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包括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有待提高、公法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受到压制、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异化等.上述问题表明,中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法学界应该进一步加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为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体系的构建出谋划策,提供行之有效的思想引领和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某街道为例,探索了老年人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及其满足状况。本文认为,当前老年居民低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高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必需加快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实现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除了建立起民意表达的国家机制以外,还拥有较完备的民意表达社会化机制。在工具层面,社会化表达机制作为一个结构化体系,涵盖了民意机构表达、大众传媒与出版表达、利益集团与自愿组织表达、街头民主表达以及理论学术表达等多样化的诉愿形式。当今西方社会化机制维度上的民意表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更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而寻求经验,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河南省NGO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检视了河南省NGO发展的现状,进而剖析NGO存在的功能异化,最后尝试提出NGO发展脱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Issues related to paid work and care are of global importance, reflecting the twin pressures of population ageing and efforts to increase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Informal carers of sick, disabled or older people can experience tensions between policies aimed at support for care and support for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study of carers’ decision‐making around work and care, drawing on evidence from interviews with 80 working‐age carers in England. Carers are not homogeneous; their circumstances and needs differ reflecting age, gender, ethnicity,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ndition and/or needs of the person they support. This diversity is illustrated by contrasting rural and urban carers’ decisions and experiences about work and care. Key factors that impact on carers’ decisions are: current and anticipated financial need; the constraints arising from receipt of carers’ and other means‐tested income maintenance benefits; personal identity; job opportunities and scope for flexibility; social services provision; carers’ own health. Distance, travel times and transport are unique additional challenges for rural carers who (wish to) work. These difficulties are further intensified when they intersect with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Carer's Allowance, the local labour market and social services provision. The findings a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adequacy of current government policy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定量评价指标都表明,科学技术是其基本内核和动力源,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和促进着现代化的进程,成功的国家通过不断促进科技转移和科技创新,通过积极推进科技社会子系统的成长实现了现代化,我国作为后发式现代化国家,具有双重任务,这一特征使我国的科技和科技社会的发展同样面临多种不同类型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人治村在目前已是普遍现象,可以分为经营致富型、资源垄断型、项目分肥型、回馈家乡型等四种类型。前三种类型具有典型性,有着不同的具体机制。经营致富型富人治村隐含政治排斥,富人通过塑造“不用家财补贴集体就没有参政资格”的政治氛围,使普通村民丧失被选举为村干部的机会;资源垄断型富人治村依赖派性结盟,富人通过与“混混”势力联合,垄断村庄公共事务,以暴力威胁使村民噤声;项目分肥型富人治村导致精英俘获,富人通过社会关系获取自上而下的资源项目投入,从而获得村庄公共事务的支配权,使村民被动或主动地远离村务。不同类型的富人治村都产生了负面效果,削弱了村级民主,破坏了民主的外部环境,因此需要反思相关政策措施和话语。 相似文献
17.
人的素质构成与教育机理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在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中起着主导作用.掌握素质构成的要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并把握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丰富内蕴及其相互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把握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对素质要素的机理作用,从而有利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教育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养老是一个连续、动态、综合的过程,养老机构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机构养老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协调发展机构养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争端当事国在国际诉讼中采取"不应诉"策略并非"离经叛道"之举,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国际法院化解"不应诉"危机的经验表明,争端当事国并无应诉的法律义务,且并不必然导致不利判决。国际法院仍应恪守当事方程序平等原则,在确定存在管辖权的前提下,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裁决。中国和俄罗斯近期选择不应诉"南海仲裁案"和"北极日出号案"的事例表明,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与例外规定之间的矛盾势必导致"不应诉"现象。在"不应诉"的尴尬情境下,国际仲裁庭的正当性、独立性、公正性和实效性面临考验。为避免"不应诉"危机的加深,国际仲裁庭宜采取"司法自限"这一路径,在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和实体问题方面作出更为谨慎的裁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