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月爱 《社科纵横》2012,(7):116-119
乡土文化传承状况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其中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危机。我们必须注重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探究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10):54-57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协议的签署,推动了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在跨区域文化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化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植根于人类生存进程的乡土生态文化。乡土生态文化保存了文化的根基,表征着京津冀区域的历史、生长、生成与创造。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却面临着现实困境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侯晓慧  张会泳  史建福 《生存》2020,(11):0117-0118
学校结合文化资源的优势,应该承担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从而开发出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而千年古村落所在地的学校更应该承担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变传统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了解,凸显其文化的价值,激发并培养学生们关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李萍 《创新》2021,15(6):98-107
文章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场域交织而成的生态系统中梳理壮族嘹歌文化的重构规律,认为嘹歌文化重构呈现出"传承—创新—再融入"的模式特点,其中,以传承干预为起点,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传承干预群体和相持互制的传承干预格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了传承群体从"单一我者"到"我他融合"、文化形态从"生活方式"到"区域品牌"、社区功能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纽带"的发展与转变;以乡土融合为导向,既注重文化持有者主体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也回应了文化承载地的社会关切和发展诉求."固本""汇源""跨界"是嘹歌文化重构模式中的鲜明特质,对当下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萍 《创新》2021,15(6):98-107
文章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场域交织而成的生态系统中梳理壮族嘹歌文化的重构规律,认为嘹歌文化重构呈现出"传承—创新—再融入"的模式特点,其中,以传承干预为起点,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传承干预群体和相持互制的传承干预格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了传承群体从"单一我者"到"我他融合"、文化形态从"生活方式"到"区域品牌"、社区功能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纽带"的发展与转变;以乡土融合为导向,既注重文化持有者主体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也回应了文化承载地的社会关切和发展诉求."固本""汇源""跨界"是嘹歌文化重构模式中的鲜明特质,对当下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从地域背景和历史溯源、唐卡技艺的绘制材料和过程、唐卡传承机构与个体等方面对香格里拉市境内唐卡艺术传承现状进行考察,关注当地唐卡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文化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颖 《社科纵横》2013,(1):240-241
温州永嘉楠溪江中上游流域的古村落是文化温州社会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研究温州地区古建筑、文化、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可以捕捉到数百年前先祖生活的记忆片段,体味正在远去的耕读民风和宗法习俗,找到极其稀有的古民居活化石,本文介绍利用最新的数字化科技手段——高清影像技术,对珍贵的古村落乡土文化和民俗进行全面的真实记录,达到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阴艳 《学习与探索》2012,(9):137-140
东北电视叙事以对乡土文化的再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乡土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区域电视以区域文化为发展根基的今天,乡土文化成为了东北电视的必然选择。东北电视通过对民俗仪式原初意象的展现和对狂欢精神的言说,通过对东北电视文化符号——赵本山的塑造,完成了在东北电视叙事中的建构,从而实现了东北电视叙事中对乡土的归附与对人类精神乡土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关注,本文从分析苗族饰品的文化及特征入手,提出了饰品文化中的旅游商品设计与市场文化接轨.苗族银饰浓郁的乡土民问气息,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产生的旅游商品设计,及文化的传承,如何更好的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傅祖栋 《学术交流》2012,(12):197-200
20世纪20年代浙东乡土小说作家大都是为生活所迫或深受封建势力压迫的"漂泊者"。他们相继从乡村来到城市以后,纷纷从都市文明的视角来审视故土、书写乡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以惦念和怀旧的心理追忆乡村的风土人情,从而展现浙东乡村的古老;或揭露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和千百年来的陈规陋习给浙东乡民带来的种种祸害,从而对被压迫、被损害的不幸者寄予深切的同情。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浙东文化和浙东乡土小说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后者对前者既有文化传承,更有价值重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活态人文遗产”这一术语来概括至今仍然活在民间的的乡土文化遗产,既包括目前仍在使用的民具器物、乡土玩具、民俗工艺品等具有较高文物和艺术欣赏价值的有形文化遗产,又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等民间口头传承和民间舞蹈、民俗仪式以及乡土游戏等行为传承。语言尤其那些正在面临消逝的民族语言和地方语言也可以列入“活态人文遗产”的保护范围内。由于此类“活态人文遗产”的评价、认定标准较模糊,与“故态”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方法相比,活态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方法更为复杂,其中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方式逐渐被各国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2.
李萍 《创新》2023,(6):23-31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让世界认识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华文化。文章以“歌者”“乐队”“节庆”“书籍”为线索,分析现代背景下壮族嘹歌文化的传播规律,并以嘹歌为例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问题,提出在传播环境层面理顺“乡土交流”与“世界共享”的关系,在传播机制层面理顺“在地传承”与“跨界传播”的关系,在传播方式层面理顺“文化守正”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旅游的发展对地域文化传承具有较大的影响。论文采用系统论方法,以贵州黔东南州西江苗寨为例,进行系统讨论旅游影响下的文化传承及其机制。论文认为,旅游地的文化传承在是旅游流系统、旅游制度系统与旅游地文化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进行的。西江苗寨作为贵州发展迅速的旅游地,在旅游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构建了西江多层次立体型的文化传承框架,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民族文化传承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阳是一座拥有24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辽河流域乃至中国东北地区建城最早的城市。为挖掘整理、搜集研究本地乡土文化,部分资深学者组织起辽阳市乡土文化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成立于2003年3月,目前会员已发展到近300人,遍及辽阳城乡。几年来,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编写出版了《辽阳历史人物》、《千年沧桑话辽阳》、《辽阳风韵》等辽阳乡土文化丛书和《乡土》杂志十余期。走进乡土文化研究会那间简陋的办公室,可见一对字体工整端庄的条屏,“乡里乡亲真情传环宇,土了土气方志益神州”。  相似文献   

15.
了解新生代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心理因素提出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新生代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属较高水平.多元文化方面,内聚性对风俗艺术传承具有显著影响;差异性、内聚性、平等性和交往性对伦理道德传承有显著影响;差异性和内聚性对文化创新有一定影响.心理因素方面,价值观和心理资本对风俗艺术传承具有显著影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心理资本对伦理道德传承具有显著影响;思维方式和心理资本对文化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具有浓厚的世俗追求,这种精神主要体现于对凡人庸常生存空间的肯定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现照.新时期乡土乌托邦从传统民间乡土大地汲取养料,发掘民间乡土文化中被政治和经济所一度掩盖的本真的生活,它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庸常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传统丈化延续下来的道德理想为原则,勾画了建立在乡土大地上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青  李宇峰 《社科纵横》2008,23(10):130-132
民族文化传承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历时性传播活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进行微观研究,并注重对其传播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民族文化的传者和受者互动成为传承人并与媒介信息有机整合,共同构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模式及传承机制,能动地实现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18.
马进 《生存》2020,(8):0188-0188
古诗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是诸多文人大家的思想凝结,隐藏着大量的历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古诗文教学,也不仅仅是文化的再现,更是情感的传承。古往今来,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吟诵都是首选的方式。然而,当前中职院校对该方法的应用并不理想,本文便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吟诵法在中职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基因的理论证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彦华 《求是学刊》2013,40(2):71-76
受生物基因理论启发,将企业类比于生命体,将企业文化研究定位于文化基因框架下,这具有理论创新性和时代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基因与企业文化基因理论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大家普遍认同,文化是一种具有基因色彩的遗传因子,文化基因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共识传承延续的基本单位;而企业文化基因则是被有机整体所认可,自觉或无意识地遵循着,且长期多维性地传承的文化和企业价值观。二者均具有传承复制和变异的特性。这一理论构建为企业文化研究导出一条直观、可循规律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兴阳 《唐都学刊》2004,20(2):57-62
2 0世纪 80年代西部乡土小说的主题话语是西部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化 ,面对这一世纪难题 ,西部乡土作家陷入难以解答的现代性焦虑中。他们或批判传统乡土文化之恶 ,或弘扬传统文化之善 ,藉以寻求精神资源。对历史属性不明的当下现实 ,他们以城市文明为现代性坐标 ,又对其表示怀疑 ;他们书写乡土的落后贫困 ,却又赏赞乡土自足人生 ,对传统的乡土现代性设计表示怀疑和反思。他们试图给出当下历史情景中的另一种乡土现代性的构想 ,但由于价值选择的不同 ,而迷茫地走向分化。这使西部 80年代乡土小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