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故乡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种图景。可是不论哪种图景,故乡所包含的元素都不外乎童年、老街、父母、兄弟、乡村、田野等等。在作家曹峰峻的笔下,故乡依然由这些元素组成,只不过,每一种元素都融合着他特殊的情感和对生命的追溯。我和曹峰峻认识多年,却很少去读他的散文,因为他几乎不在我面前谈论散文。在写作上,我们的交集更多的在于纪实。直到  相似文献   

2.
章鱼风铃     
嗨,小朋友们好!经过了夏日的炎热,我们走进了清凉的秋季。九月的天气不冷不热,我们也迎来了教师节,给辛勤可敬的老师唱支歌吧,再送给老师一件自己制作的礼物。它是什么?一只可爱的风铃。  相似文献   

3.
写童年趣事     
一、名师指路1.只能写童年的事。2.只能写童年的趣事。突出“趣”字选取材料。3.要突出“趣”字进行描写。集中笔墨,把有趣的情节和方面写具体。二、佳作引路童年趣事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装着秘密的五彩缤纷的宝盒,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河,一个色彩斑斓、荡着欢笑的梦。童年的故事就像葡萄架上的葡萄那样多,数不清、说不完。就让我摘下那个紫红的、闪闪发光的故事给大家听吧!(诗般的语言勾画出童年的绚丽多彩!)小时候,每当看见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就非常羡慕,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小鸟那样飞上蓝天,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呢?8岁…  相似文献   

4.
童年如诗     
如果有人问我,你在上课之余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刻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课间十分钟。那一刻,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办公楼的走廊上,任清风暖暖地吹拂着脸庞,远远地欣赏着偌大校园中所上演的那一幕最真切、最富有朝气的“童年乐趣情景剧”;此时此刻,最腼  相似文献   

5.
城子 《新少年》2012,(Z1):16-17
你要是问米可: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读书!"你再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仍然会告诉你:"读书!"是的,丹东市汇才小学三年级男孩儿米可的童年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在上一个寒假里,米可读书还"读"出了一个令他十分快乐和难忘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米可那个最快乐的寒假是怎么度过的吧。  相似文献   

6.
路翎的童年是在压抑、神经质、对世界的不可理解的爱和恨交织的状态下度过的,这使他内心里充满着孤独、恐惧的情愫,又蔓延着渴望被爱的欲望。这种情绪不断地困扰着他,也映射到他笔下主人公的身上,使主人公的灵魂承受着两种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情感折磨。因此,路翎笔下人物都经历着从疯狂到死亡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几百年来一直是批评家争论的课题,归纳起来,争论有三个方面。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典型?我国评论界对此几乎是有定论的,即他是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我认为,这种分析法抽干了活人身上全部的血,剩下的只是一具躯壳。 其次,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犹豫延宕的原因是什么。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  相似文献   

8.
一、童年,拿什么来歌唱你 课间,一学生在轻声哼唱:“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颂着这首歌,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童年多美好!童年,应是池塘边的知了,自由地歌唱:童年,应是花丛中的蝴蝶,欢快地飞舞……  相似文献   

9.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是近代少儿文学的标杆,也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但我见到的三毛不是张乐平笔下那个留着三根头发的三毛,而是一个叫杨阳的小男孩.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我无意中发现北京电视台正在播放的节目中,一个男孩正在悲伤地落泪,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也一同陪着他掉泪.我心里一惊: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他为什么到北京电视台当着这么多人哭泣?他悲戚的泪水里又深藏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天才曾经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可能是一个天才。用名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你知道那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是否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童年?看看大师们的童年,看看他们的童年对应了日后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成就,看看他们的童年是如何造就成年的。  相似文献   

11.
阿道夫·希特勒是独裁者的一个精英范例,他的所有情结乃至他疯人般的思想主张都可以从他的童年时期找到发端。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后来才营造和描绘出来的,当时并没有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佐证。假如你试着打开因特网"希特勒·童年"网页,一堆一堆的信息简直使你应接不暇。有趣的是,到底谁能在网站上发布如此似山一般多的材料呢?  相似文献   

12.
同烦     
每天一到家,第一个脱口而出的字定是“烦”!接着就哼唱着“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惹得妈妈总是疑惑地对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弄得家里一惊一乍挺奇怪的。有什么好烦的?哎哟!什么作业又错了,人家都100哩!什么管纪律太严,哎,烦呀!其实,本人挺乐观,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甭想烦到我,令我烦的烦恼一个个都“非同小可”,一个个都是让人必晕的事实,没办法!真没办法!只得向老妈讨教快乐绝招。老妈挨了许久才不紧不慢学着文豪,颇有势子地踱步:“嗯,这个嘛,像你们这么大的,都有烦恼的!”突然忆及自已的童年时代“我就是啦!那是跟你一样可烦了…  相似文献   

13.
你出身于什么家庭?我于1958年生于莫斯科,并在那里长大。我只有一个母亲,她是一位药剂师。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和母亲同外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是立陶宛人,外祖母是犹太人。我母亲是他们的独生女儿,就象我是我母亲的独生女儿一样,我们是两代独生  相似文献   

14.
爱的港湾     
家是什么?家是一个轮船码头。爸爸是大海,保护着轮船。妈妈是大海上的轮船,日夜航行着。我呢?自然是船上的一根桅杆,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  相似文献   

15.
<正> 潮汕文学创作为什么上不去?这是一个令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一个文化氛围如此之好,号称“海滨邹鲁”的几百万人口的地区,新的十年竟然没有出现过一个在国内数得上的作家。这是为什么?文学界人士不停地争论着,有关领导也在思考着。究竟,潮汕地区文学创作的现状存在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政治的、社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没有更深刻、更内在的原因?今后的出路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潮汕业余文学青年,笔者愿意陈述个人的一管之见,抛砖以引玉,让  相似文献   

16.
一、童年的意义每一理论体系的构筑都必须首先寻找和确立自己的理论出发点;这一出发点不仅提供了理论自身逻辑衍发的起始,而且也预示着理论展开过程中的运思方向和整体面貌。那么,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首先应该肯定,它与普通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不同的。如果我们重复儿童文学是文学,儿童文学是语言艺术,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17.
帕慕克是一位文化杂合的作家。帕慕克笔下的爱情故事是一种媚俗的叙事。帕慕克小说的主人公是无足轻重的、边缘的。这些帕慕克研究中的定论与空白,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帕慕克提供了一条通道:帕慕克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到底发现了什么?什么是"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这是国内外学界至今仍未回答的一个问题。其实,答案就在我们对帕慕克之爱情叙事与主人公的误读和批评之中。  相似文献   

18.
采访上帝     
我做了个梦,上帝接受了我的采访。“这么说,你想采访我?”上帝微微一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对于人类,你感到有什么不解的地方?”上帝回答道:“人们急不可耐地过完童年,等他们风风火火地长大成人之后,又开始向往童年的时光。”“人们不惜健康去追求金钱,然后挥金如土想要恢复健康。”“人们焦虑地为着将来做打算,却忘记了现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吐温笔下 ,“汤姆”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小男孩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但却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入某一个类型 ,抽象为某一类典型 ,因此很难为“汤姆·索耶”这一形象下定义。这样 ,“汤姆·索耶”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更接近了真实。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苦恼着代代哲人的一个问题是,人类认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反映,还是创造?是自然为人立法,还是人为自然立法?主体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认识能力是感性,还是理性?众多的见解中,有一种观点至今仍异乎寻常地强烈地影响着中国现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