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思考的源头乃是实际生活中鲜活的素材。由此可见,观察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然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没有明确的目的.不能做到细致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引导.并教给其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呢?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下笔成文的能力。写作除有禀赋差异外,古今中外的名家们下笔如有神的主要原因就是能细致观察生活百景,具体描写生活万象。观察和描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细致观察也就没有具体的描写,也就很难写出好文章。观察是直观准备,将有关写作对象的客观情况装入脑子里;而写作是表达,就是将装入脑子里的东西经过合理的加工后拿出来。可见观察是描写的信息储备阶段。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适度,显然与观察得是否细致有直接的关系,观察得认真细心,才能倾吐得痛快淋漓。这好比大树根和叶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试教学的弊病之一,是长期形成的模式化写作套路,严重阻滞了学生的个性。本文主张打破封闭式教学模式,代之以"开放性"的教学路径,要点是:1.走出教室校园,将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调查,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资源;3.课堂教学中开展专题性的讨论和交流;4.发挥学生在作文修改评定中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写作与时代保持同步,才能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写出具有鲜活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文中运用古今中外一些著名作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典型事例,说明了观察在写文章中的重要作用。着重论述了观察事物的具体要求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一种极富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在写作中,只有突出个性,有了新意,文章才能显出特色,才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才能爽人耳目。让学生热爱写作,观察生活,体现个性,创新作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提高学生创新作文的水平更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在指导学生创新作文的实践中,笔者注意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我经常对学生说:写作,是教学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大多数人不以写作为生,但写作最能培养人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自我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这是学好所有学科所必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就像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写起来总是觉得有些困难。在学习写话时,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内容可写”。因此。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激发他们的写话热情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写作的情绪。如何让他们在习作的道路上能够昂首阔步地走起来,甚至跑起来呢?就像“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只有在不断地习作中获得体验、快感,才能学会写作,进而乐于写作。教学中,我的写话指导一直体现着参与性、主体性、生活性等体验性学习的特点,帮助学生擦亮发现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粒粒“珍珠”。  相似文献   

11.
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陈霓,段志力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通过对多彩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好观察日记,有利于夯实写作的基础。存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的过程中,我发现难在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号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论观察的美学原则张仲良有志于文学创作、文章写作的同志都知道,写作的第一级石阶是观察。观察是作者认识生活、获取材料、弄清事实、深化认识的主要手段。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有文辞、结构等方面较高的技巧,同时也要有对事物高质量的观察。而要提高观察的质量,又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写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多的是在不断的观察、思考,不断的写作、修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培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记录生活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有益裨。  相似文献   

15.
莫言主张回归民间,提出了民间写作即作为老百姓写作的观点。对民间的书写有桃花源式、批判式的书写传统,莫言对民间的书写则是体验式的切入,以自己的体验叙写最朴素的乡村生活,按照乡民的生活原则诚挚地展现他们的生活。但莫言进行的实则是知识分子立场上的民间写作,真正的民间写作只有民间文学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教多年来,我觉得写作贴近学生实际较易,但学生往往对周围的生活熟视无睹,不肯留心观察,即使是让他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也不会描述。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更应重视生活的积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积累。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应该指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只有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的"火花",才能围绕生活做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教学生学会关注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事,关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1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一向是困扰学生,也困扰教师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厌作”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写作时是无话找话,完成任务而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其实,只要教师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融人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