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加速度地揭示着世界各个层次的奥秘。新技术革命的滚滚洪流,神奇般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深刻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时代的进程。这一切,横扫着人们的意识屏幕,广泛开阔和更新着现今的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一次深刻变革。对这一变革,哲学界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是一个能包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体现出的一切哲学成果的“大箱子”,变革就是在其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填鸭式”地补充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体现出的一切哲学成果。唯有此,既不“离经叛道”,又不与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同流合污。另一种看法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赖以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无法包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所体现出的一切哲学成果,变革就是要突破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的理论框架,将其推进到现代哲学阶段。我们认为,善于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事实总和来看待对哲学思维的影响,善于运用比较方法,那就不难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从经典阶段发展到现代阶段。  相似文献   

2.
从本世纪中期开始,发生了一场空前宏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着社会面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今天,科学技术革命正在继续蓬勃向前。它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强大推进器,也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恩格斯曾深刻地预见  相似文献   

3.
王滨 《东岳论丛》2002,23(4):47-4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启示我们对先进生产力作全面认真的研究。现代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 ,从现代科技革命视野出发去认识先进生产力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现代科技革命是认识先进生产力的基础 ,同时科技革命影响着对先进生产力的把握与控制。在当前 ,为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倡导科学精神 ,同时还要深入解决科技与社会这两大系统的广泛融合和相互调适的问题。科技与社会调适是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现代科技革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并指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必须抓好科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科学回答。这个过程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肯定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原则;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紧密结合,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拓展哲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增强哲学研究的作用和功效;改变哲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科技发展面临窘境 18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何等神速啊!热力学与蒸汽技术、电磁学与电气时代、现代物理学与原子能时代、现代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现代科技与宇宙航行、现代电子科技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深刻地影响着和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进程和精神生活。就其对物质生产的影响而言,自1750年至1996年,全世界工业产值增长430倍,主要应当归功于近现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就其对社会进程的影响而言,近300年来,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转变,这种转变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个伟大的幕后“革命家”的巨大推动力;就其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而言,无论是在吃、穿、住、行、用、玩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还是在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与管理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两只轮子,两者共同发展,科学技术孕育着管理的变革,管理的创新引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近代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管理,使管理领域发生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与创新;现代科技革命使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文章从创新、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和信息化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8.
科技代价的人文沉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责难、批判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任何人都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现实:一方面,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同时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代价。秆技代价已经成为愈益严重的全球性课题之一,本文将对科技代价的涵义、表现、合理性及社会文化根源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及现代科技代价的凸现。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其所特有的威力不断地为…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及问题的提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蒸汽革命”和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力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一革命首先从美国开始,接着在英、法、西德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展开,并进一步席卷世界各国。它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彼此斗争的必然产物。首先,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和二十世纪初以来科学的重大突破分不开的。1905年和1915年,爱因斯坦先后创立了狭义相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的出现近现代科技革命可以概括为两次思想大革命,一次是从素朴自然观到以机械自然观为核心的“经典的”抽象科学理论的提升。其特点是使人类认识离开直接的外观,而进人现象后面的本质。一次是从机械自然观到现代科学思维的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生了某些大的变化,开始在社会上起着非常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这也就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生动描绘的“第三次浪潮”,或者用美国另一个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更具学术性的话来说,就是“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这即现代科技革命,其实质是科学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及其发展,形成了人类生存的新的条件,这些条件决定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并在人的内心形成新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的现代性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须借助于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方式才能得以实现。探讨现代科技对人的现代化的各种影响,研究科学技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机制与社会条件,以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促进人的现代化,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探寻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工物引论》一书,是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的青年学者王德伟撰写的。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从技术哲学和社会学领域专门论述人工物的学术专著,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关于人工物研究的学术专著之一。该书以在技术哲学中建立起用于分析技术核心内容的概念和研究范式为目标,始终围绕着“人工物是如何可能的”这一主题,对人工物理论作了系统的探讨,特别是作者面对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所引发的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之分裂的现状,深刻地反思着如何整合人类的两种文化的问题,并将这一哲学沉思作为…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四十年代以米,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一场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以及微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光导纤维、宇航工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度的信息化时代。它不仅改造了客观自然界,也改造了人类社会本身,使人们的生产关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反映、总结现代科技革命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并从规律上加以概括和说明,这是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严峻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科技革命影响下,等级制森严的传统社会性别劳动分工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壁垒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而逐步瓦解,女性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到了劳动分工中去.  相似文献   

15.
由肖父、李锦全主编、九所高等院校参加编写的《中国哲学史》教材,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初读之后,颇感这是一部值得称道和推荐的好书,它具有以下几点特色。一、较好地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教材》将哲学史研究的对象理解为“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史”(上卷,第4页),将论述的重点放在“围绕哲学基本问题所展开的哲学矛盾运动。”(上卷,第8页)这样,该书既保持以往论著、教材比较重视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社会阶级斗争、自然科学发展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优点,又更多地考察了哲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即哲学自身的特殊矛盾性,给人们勾勒出一幅中国哲学史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技术这场伟大革命的基本特征、前因后果、发展规律和趋势及其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是方面繁多的一个复杂问题。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但它必然波及生产和经济领域,引起生产力结构的根本变化。通  相似文献   

17.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科技进步对人的劳动方式具有强烈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知识,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式;一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强化文化教育,充分发掘个人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目标来看,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力,恰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实践哲学的历史嬗变过程,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中被政治遮蔽的文化线索以及培根“科学—技术”实践哲学对其的纠偏和补充作用。在这种互补中文化的意义逐渐丰富。这两种传统在马克思“劳动—社会”实践哲学内实现了综合。但是,马克思由于革命的需要而关注了社会实践中的组织制度方面,而没有过多地关注其文化方面。雷蒙·威廉斯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文化实践理论,成为传统实践哲学的现代形式,丰富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社会实践理论,发扬了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内涵。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以实践哲学的伦理、政治范畴为出发点,突出了文化的政治实践和生产实践,形成了总体性的文化和文化实践观。它阐释了文化实践的可能性、主要任务和内容以及文化实践的理想问题。它将马克思的“社会改造”转换为“文化改造”,将“社会革命”转换为“文化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凸显和实践哲学的现代形式,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丰富了马克思社会实践理论的文化内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奥斯维辛”是现代人类灵魂深处一个重大的“精神事件” ,它极大地影响了哲学的言说方式和存在方式 ,因而构成了考察和理解现代哲学转向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形而上学的终结”、“道德合理性基础的危机与重建”、“社会统一性基础的寻求”等现代哲学中最为重大的课题 ,只有置于这一参照系中 ,才能获得真切的理解和深层的把握。现代哲学也正是在对这些重大课题的思考中 ,实现了从“终极知识”向“生存智慧”的重大转向。  相似文献   

20.
张传开 《学术界》2004,(3):193-201
从社会根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来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辩形而上学 ,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 ,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答时代课题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并注重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 ,并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 ,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和超越。固然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和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等同起来 ,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 ,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