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鲁兹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戈兰高地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黎巴嫩的德鲁兹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最高。文章通过梳理德鲁兹人在黎巴嫩各个历史时期发展脉络,探究德鲁兹人的由来,解读德鲁兹的宗教信仰和德鲁兹教义及民族性格,分析在现代社会中黎巴嫩德鲁兹人现状。  相似文献   

2.
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使德鲁兹人成为阿拉伯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以色列建国后,政府为了对国内阿拉伯人进行分而治之,将德鲁兹人视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宗教团体。德鲁兹人可享有宗教法庭自治并成为以色列义务兵役制的实施对象。尽管蒙受以色列政府的种种优待,但德鲁兹人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主体民族犹太人相比仍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并未在完全平等的意义上融入以色列社会。  相似文献   

3.
德鲁兹人产生于公元11世纪,是-个数量不多、且没有建立国家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尤以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三国最为集中,对中东国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德鲁兹人的产生、发展史及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探讨了三个国家德鲁兹人的不同发展趋向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同题.被分割在三个国家中的德鲁兹人由于发展的差异和地区局势影响,面对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德鲁兹人虽然只构成一个相当小的少数宗教集团,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并且在利凡特地区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德鲁兹人的历史是从十一世纪第六代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哈基姆在开罗创立教派开始的,德鲁兹教在黎巴嫩的传播则是经过穆罕默德·伊本·伊斯迈尔·德拉齐之手。十一世纪中叶,该教转入秘密状态,并且不再接受皈依者。德鲁兹人后来的历史则随着各代王朝的兴衰、向毗邻地区的领土扩张(十七世纪法卡尔·伊本·马恩二世时尤甚)、内部的互相倾轧以及与中东其他势力如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关系的发展变化而  相似文献   

5.
德鲁兹人社会约有40万人,散居在黎巴嫩中部、叙利亚南部和以色列北部山区的三角地带。从战略上讲,它是中东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之一。在黎巴嫩有大约15万德鲁兹人(占其总人口的6.3%),在叙利亚不足20万(占总人口的3%),在以色列只有6万(占总人口的1%,但占非犹太人口的8%);从数量上讲,这三部分德鲁兹人是无足轻重的。但若干年以来,德鲁兹人是这三个国家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催化剂,或者说,有时同上述情况相联系,他们具有  相似文献   

6.
潘楠 《世界民族》2023,(3):76-87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阿拉伯基督徒社团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地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促使其沿着“以色列-德鲁兹模式”展现出明显的德鲁兹化趋势。阿拉伯基督徒社团与德鲁兹社团相比,人口规模相当、文化均较为独特、历史境遇类似、面临现状趋同,这成为阿拉伯基督徒社团德鲁兹化的前提基础,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色列建国初期的萌芽阶段、冷战时期的消极阶段以及后冷战时代的积极阶段。阿拉伯基督徒社团的德鲁兹化具有时代特征鲜明、兵役制度优先和利益决定效果三大特征,对以色列境内其他阿拉伯群体、对以色列民族国家的构建都产生了影响,对以色列国进行族群治理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阿拉伯基督徒社团的德鲁兹化进程在该社团内部存在分歧,在社团外部也引发了争议,因而可能会朝着曲折前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近三千年(可能还会更早)期间,欧亚大陆历史中的明显特点是高地亚洲诸游牧民族无情地与栖身于附近的定居集团进行斗争。游牧部族多次依靠自己的军事组织并多次似乎取得了胜利,但最终都要失败,因为他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经不起那些技术先进得多的文明的攻击。在那些起过非常重要作用的游牧部族中,我们西方所称为“匈人”(Huns)的那个民族集团与被中国人称为“匈奴”(公元一世纪左右)的那个族具有亲缘关系。匈人继承了印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土耳其国土,即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和东伏拉基亚(鲁米利亚),是土耳其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诞生地。这个民族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从中央亚细亚及中亚迁到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亚的突厥语诸部落和已部分地同这些突厥语部落混合的当地居民。土耳其语起源于突厥诸部落的语言,土耳其民族的名称则起源干他们的共同名称:俄语为турки,土耳其语为тюрки。在俄语的科学术语中,这两个词的含义是不同的:人们把土耳其人本身叫作турки;而把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叫作тюрки,他们是阿塞拜疆人、阿尔泰人、阿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八十万印第安人,其中有不少人失去了土地和财产,流入城市,逐渐抛弃了他们的文化,丧失了他们种族的特征。但是,传统主义者越来越多,他们想回到森林和大草原,去当首领和巫医。目前他们正在呼吁世界人民支持他们争取民族自决权的斗争。他们向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申诉,白人仍在欺骗他们。  相似文献   

10.
科里亚克人     
科里亚克人是楚科奇人最近的南部邻族。科里亚克语、楚科奇语和伊捷里门语同属古亚细亚语族。科里亚克语和楚科奇语在词汇和形态上特别相近,科里亚克人和楚科奇人能互相理解彼此所说的话。“科里亚克人”这一名称,最早见于17世纪下半叶的俄文文献,源于科里亚克语的“科尔”(鹿)。科里亚克人也分养鹿科里亚克人和沿海科里亚克人。养鹿科里亚克人以前自称“恰夫奇瓦夫”,在民族学文献中被称为“恰夫丘文”。沿海科里亚克人以前自称“内梅尔乌”。苏联印刷品曾广泛使用来源于这一名称的“内梅兰”。现在通用“科里亚克人”,但在地方报刊中还可见到“内梅兰”这一名称①。据1897年人口统计,科里亚克人共  相似文献   

11.
雅库特人     
又称萨哈人,西伯利亚主要民族。17世纪时,住在勒拿河中游一块划定的地方。人口约30多万,今天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主要居民,使用一种突厥语,该族自称萨哈语。雅库特人显然是来自贝加尔湖地区的移民同勒拿河流域土著居民的混血后裔,这些土著大概主要是埃文克人,对雅库特文化多有贡献。雅库特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捕鱼居于次要地位。现在,南方雅库特人转而从事农业,而北部的  相似文献   

12.
阿留申人     
阿留申群岛与阿拉斯加半岛西部地区土著民族,在语言、种族、文化等方面与爱斯基摩人相近。古阿留申人最早于公元前2000年从阿拉斯加大陆迁来。靠捕海豹、水獭、鲸、海狮、海象为生,有些地区捕猎驯鹿和熊,也捕食鱼、鸟和软体动物。运输工具为单人或双人乘坐的海豹皮船和大木框皮  相似文献   

13.
鄂温克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温克人,以前称通古斯人,分布在苏联西伯利亚、中国东北,少数居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尤热河上游和布伊尔——奴尔湖附近,是一个跨国民族。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洲语族通古斯语支。据1978年人口统计,苏联境内鄂温克人为28,000人,①中国境内鄂温克人为7,200人(1957),②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鄂温克人近2,000人。⑧  相似文献   

14.
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亚洲东部日本国的少数民族。古文献亦称“虾夷”。主要分布在北海道。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18世纪以前在堪察加,20世纪以前在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本州北部也有分布,后被迫退缩至现在住地。人口逐渐减少,现仅存2.4万...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一词,原指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闪语系居民。穆罕默德死后,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人开始大规模迁徙,从阿拉伯半岛向中东和北非广大地域扩展。今天讲的阿拉伯人是指这些以阿拉伯语为本民族语言、有着共同历史传统和文化的那些人们。伊斯兰教并不是阿拉伯人的绝对标志,因为有很多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例如黎巴嫩就有近  相似文献   

16.
“那孩子怎么回事?”我悄悄地问巴海米。我们挤坐在坡形房顶的屋檐下,这里距委内瑞拉南部地区最近的一条公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巴海米的面颊上抹着一层用泪水和灰土调成的黑色“伤心记”,这是一种表示哀痛的标志。村庄里的妇女背着柴禾已经陆续回家了,巴海米呆呆地望着她们,一动  相似文献   

17.
牙人     
牙人牙人是交易买卖的中介人,元代有官、私之分,官牙通常由官府在诸行铺户中选取有一定资产者充任,发给正式文凭。未经官府认可者为私牙。至元二十二年(1285),卢世荣在大都、上都等处成立市易司及各种牙行.管理牙人,物货四十分取一为牙钱,由牙人与官府四、六...  相似文献   

18.
塞外人     
晋北雁门关外,俗称塞外,历史上一直是次中原地区同北方边塞地区的接壤地带,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大量吸收和融合了北方少数民簇的文化成分,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人     
<正> 俄罗斯人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人口大约有14350万,其中11350万人居住在俄罗斯联邦,2870万人分布在独联体各国,还有130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罗马尼亚等国。我国有1.35万俄罗斯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的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白海—波罗的海类型和中欧类型。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有北俄、南俄和中俄三种方言,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俄罗斯人大多信奉东正教(即东方正教,基督教的一支)。  相似文献   

20.
夏威夷人     
夏威夷波利尼西亚后裔的土著居民。最初在约公元4世纪由马克萨斯群岛迁来,9或10世纪又从塔希提岛迁徙而来。18世纪末,约有30万人,20世纪末,纯血统的夏威夷人已不足1万人。夏威夷人属褐色人种,发黑色,呈平直和波纹状,身材高大健美。语言与毛利人相似,无文字。实行一夫多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