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其经济思想有独到之处。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目的在于解除当时小生产者的痛苦。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本文从“兼”入手,论述了“利”、“义”、“别”等墨子思想的观念,以使读者对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内嵌性”为核心概念的新经济社会学在过去4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既有研究受中层理论取向的影响,普遍看重经验层面上的贡献,对一般层面上的基础性理论反思有所忽视。就理论而言,新经济社会学在理解“经济”方面存在三个问题:看待经济后果不全面;对“经济”的定义过于粗糙和狭隘;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定义有所矛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新经济社会学过分侧重现实批判,激烈回应“经济学帝国主义”,照搬社会学中的社会秩序问题,不承认经济领域的相对独立性,主张经济领域缺乏内生秩序,最终演化为社会还原论。新经济社会学若要在下一阶段有所突破,必须和更宽泛意义上的社会理论有更多对话。具体主张包括:提出“经济与社会互嵌”的理论命题;在理论框架中恢复经济领域的自发秩序性;对等看待经济与社会,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液态相互渗透的互嵌状态。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是后现代文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文学翻译有着较高的解释力.此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女儿曲>等诗词曲赋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认为,"互文性"与"可译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互文"程度高的文本其"可译性"往往较低.  相似文献   

4.
在邓晓芒先生看来,"亲亲互隐"与等差之爱是腐败的毒瘤。而儒家认为"亲亲互隐"和儒家孝道并不完全一致,作为出自儒家孝道的"亲亲互隐"是具体情境下的选择。"亲亲互隐"与社会公正呈现出了张力,儒家伦理主张"义"是合理判断的依据。社会容忍制度的合理性,也正是由于它在探求这种张力过程中体现的合宜性和平衡性。儒家孝道与仁、义的契合,是儒家孝道德性合理性的深层根基。基于这一论述,可以有力地回应邓晓芒先生有关"腐败毒瘤"的诘难。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阐发德里达对所谓"主权"和"无条件性"所作的区分,探讨了德里达的"整体性他者"观念,指出理解这一观念是赞同德里达的信仰表白的基础。作者指出,德里达的演现性言语行为是对其所谓的"整体性他者"之呼唤的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6.
朱子理学的成就之一在于建构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体系。之所以称之为形上学体系,乃是因为其理学背后有一套较为严整的概念结构。朱子理学的概念结构在其毕生钻研的《四书章句集注》中体现得最为充分。这一概念结构由“天—理”“性—理”“仁—理”三个层面依次展开。在“天—理”结构之层面,朱子着重强调了“天”—“理”—“天理”的绝对价值、“诚”的基本属性、“人欲”去尽而“天理”流行的基本判断、“圣人”之道的绝佳载体、“理”与“事”的体用架构。在“性—理”结构之层面,朱子生动呈现了人之“性”与物之“性”乃“天”之“性”的转化与分有之首要内涵、“天—理”与“人—性”所构成之价值序列、儒家之“性”一般指向“天命之性”而非“气质之性”之义理依据、“性—情”关系之心性论思想与方法论意义、“修”与“教”之工夫修炼路径。在“仁—理”结构层面,朱子集中反映了“仁”之于“人”的主体性确立与道德性挺立的决定作用、“仁”乃人之为人的必然之“理”的题中之义、“仁”乃“心”之枢纽以及“仁”乃人之本性的理论关键、“取舍之分明”与“存养之功密”的“为仁”方法、涵养径路解读“尊德性”与认知径路解读“道问学”的学术走向。从“天—理”到“性...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趋向。统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将原有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有效地连接起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三大支撑带"互联互通为重点,通过国家级新区建设形成有效发展增长极,从点到线到面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公共行政学的方法谱系中,无论是经验研究法还是规范性研究法,其本质均为逻辑—实证的操作化变体。伴随着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逻辑—实证分析范式显现出相当的不可自适性。这主要表现为线性逻辑、机械还原、工具理性与建构理性以及主—客二分在面对公共行政网络化、整体化、不确定化以及价值多元化趋势时的不可自适。然而,复杂性视角对公共行政变得日益复杂的事实却有着方法论层面的更强的涵摄力。在复杂性视角的统挈下,公共行政的研究需从物的实在转向关系的实在、从化约还原转向跨层次的整体综观、从线性思维转向网络式的交互思维、从主—客二分转向天人合一的深度触诊。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经济转轨及市场经济建设对伦理道德的需要 ,我们有必要从层次论的角度 ,提出经济运行道德概念 ,并从其内涵、特征、建构依据、价值意蕴等视点论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强互惠行为视角下的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我国农户日益"原子化"的现状,完全依靠外部直接监督合作社农户生产行为的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农户"搭便车"行为容易陷入合作社内部的集体行动困境,导致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的低效率。论文在"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下,尝试将强互惠理论拓展到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治理中,探讨通过强化强互惠行为来重塑合作社结构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供给的高效率;最后的数值仿真表明强互惠行为的存在确实能有效提高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企业公司法立法从1956年开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践一直在进行修订,其目的在于在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目前来说仍未达到立法者的预期目标。主要从法律经济学的基点入手研究、总结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公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态势,并考虑到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将在公司法的改革中继续深化和进一步升华的问题,使公司法在制度设计中达到协调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使经济收益最大化,使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更加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13.
“名实观”视阈下的中西语言哲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个方面对中西名实观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强调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名实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说明中西两种文化不同的特质,也凸显了语言哲学具有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4.
中西哲学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复杂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对其进行全面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20世纪的语言哲学突破了传统哲学的语言工具论,把语言当做存在的建构性力量,因此,通过对西方语言哲学的代表之一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和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具有相似性的道家哲学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可以为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维度。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愈益凸显。从世界经贸角度来看,它确实给各国发展带来了外部动力。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密切相关,它正成为这个进程中生机勃勃的一员。直面这一现实,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在把握全球化历史趋势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分工、合作。据此,我们应着力研究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中长期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的古诗今译活动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新诗”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古诗今译是对“新诗”写作的有益探测和锻炼,而古诗今译所生产的文本,也是一种“新诗”,一种被更新的诗。就整体而言,古诗今译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早期新诗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姿态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社会尤其是研究华侨华人的学界,新近出现了“老华侨”“新华侨”的称呼。对新、老华侨的称呼、定义和范畴的规定等等,学者们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很多被归属于“新华侨”里的人们,也并不认同这个称呼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的出现本身,则标示出老一代移民和新一代移民已经有了巨大的文化特征上的变异。笔者试图通过对日本的“新华侨华人”年节习俗以及饮食生活等文化的行为表象的观察和分析,读取其文化深层的要素,建构日本华侨华人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个"重"人的哲学,但它自身并没有发展出现代意义的"自我"观念,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元思维模式,没有能够以自然为镜来反照"自我",与之相对应,西方则走的是一条以自然为镜的发现"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