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但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的进程不仅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而且也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些年的发展,尽管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整合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真正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区域利益既具复杂性又具综合性,而区域中只有政府拥有全面管理区域地方事务的权力,因此在区域利益争夺中,区域政府必然会直接参与,并且政府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常常会大于区域企业或企业集团。基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在我国现行的制度结构下,能否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构建起协作联动的统一规则和合理的组织安排是确保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建立和有效运转的关键。而在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官方组织和微观经济主体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主要内容是,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富裕起来,然后通过发达地区带动和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区域经济如何布局、区域经济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如何协调。 (一)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原则 1、服从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生产力布局有自身的规律。生产力布局是生产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以来,江苏同步实现居民收入、劳动者报酬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市)区经济快速发展,绝对贫困消除.在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新阶段,江苏需围绕现代化阶段共同富裕的目标内涵,聚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协调两大主线,创建区域共同富裕的江苏范例.当前,江苏区域共同富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经济发展富民效应仍待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差距,区域协调瓶颈短板依然存在.未来江苏应夯实乡村振兴制度基础,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发展协同度;利用主体功能区建设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推动沿江城市群组团发展,提升南北产业转移力度,构建省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区域利益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国存在市场发达与落后的空间二元结构下,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天然存在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累积的区域两极分化机制,并最终表现出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差距拉大而非共同富裕。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通过利益机制、政策制约和信息导向来限制市场机制对区域差距扩大的负面作用而制定的重大战略。该战略有助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共同利益,达到各地区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整合地区经济、推进国家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值法对1989~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渐进改革、梯度开放的发展策略导致三大区域中,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制度创新滞后以及地方政府"利己"策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趋同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重构区域竞争优势,在我国发达地区发展约束力不断加大的现实条件下,必须以创新为动力,驱动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创新驱动推动区域竞争优势重构的路径是培育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将创新能力和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区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政策重点是培育社会对创新价值普遍认同的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创新,重构创新政策新优势;推动产业创新,为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提供动力源;实施人才战略,为创新驱动重构区域竞争优势提供智力保障;加强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认为地方政府“经济人”的本性、决策选择的“囚徒困境”、片面政绩导向引发的短期行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压力下的“超常”举措,是导致“行政区经济”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如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快政企分开进程;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办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的总态势及区域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协调发展对我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四大板块.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开始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由此拉大了区域发展差距。基于对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分析,论述了实现产业转移与区域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并对两者之间的实现机制和可行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部毗邻区、中西部大中城市和城市圈是产业转移的优先选择路径,能够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通过重塑劳动力人力资本、减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成本以及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因此,应通过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构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格局、推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可行路径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政府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区域发展政策中,不同的政策都会影响要素在区际间流动的方向,也会形成经济分散与集聚的力量.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无一不强调集聚与分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历史发展和地区实践看,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分散与集聚的力量,进而带来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巨大的影响.要缩小区域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进行干预以缓解仅仅由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化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提升长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本文通过总结当前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体缺失、领域分散、制度约束和空间结构等问题认为:完善主体及多元主体联动是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政府作为推进一体化的重要主体但并非唯一主体,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同时点和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快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健全推进主体,实现政府归位、企业到位和非政府旅游组织补位的整体联动,形成多元合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促进中原崛起的区域创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制约着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构建一个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为目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区域创新系统,对于中原崛起目标的实现,将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竞争走向竞合——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问题,指出地方政府竞争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于地方政府创新,促进公共物品结构的优化,加快经济增长;又容易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因此对待地方政府竞争,既要鼓励,也要规范和协调,从而得出要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在相邻区域内建立合理的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庆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同时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保障.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逐渐趋于经济发展的瓶颈状态,如何有效促进大庆市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目前大庆市发展的关键问题.阐述大庆市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从大庆市区域内部和区域外部两个层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品牌经济已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主要模式,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知名度、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丽水市区域品牌建设为例,确立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品牌建设的分析框架,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培育新增长点和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区域性问题.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解决区域性的公共问题;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协调地方政府利益;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要求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扩大对内开放,启动内需发展战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当前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主要建议是建立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及跨越行政层级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政策合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等.通过扩大对内开放与构建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文化产业资源存量和结构特征、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整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文化区域品牌的同时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优势产品和扶持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打造和培养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努力缩小我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扶持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使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同周边省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两种发展趋势,区域一体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高歌猛进。尽管当前中国区域一体化进程初露端倪,但毋庸置疑,其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深是不争的事实,区域一体化发展面临着路径依赖的消极影响。行政区行政的治理理念、初始制度设计的影响和区域主体行为的消极影响等都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破解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依赖需要治理理念、体制框架、制度网络、利益格局和动力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区域竞争及其对地方政府职能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职能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来自地方政府竞争性压力。在政府制度创新能力不足和市场机制不完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区域竞争压力挤压下,其职能行为出现扭曲现象,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竞争压力,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这是我们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转型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相对富裕、公平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普遍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现状的分析,指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