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和教育家。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光华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浙江大学、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53年后继任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直至寿终。钱先生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教书和治学生涯中,博学精思,著作等身,平生尤以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著名,诂经谭史,旁涉百家,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子部钩稽,亦多匡发。故而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专门论著,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学理之精深,文字之典雅,鲜与  相似文献   

2.
胡鹏林 《天府新论》2010,(2):143-147
钱基博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坚持学术化的文学观,并在学术史观的视野下以文学观为基础建构其文学史观,从而达到文学观、文学史观和学术史观的统一。与之相比,文学通史观、图志文学史观、文学发展史观、人性论文学史观、朝代文学史观和三古七段双视角文学史观虽然各有所长,但是仍然在三者的统一问题上存在缺憾。  相似文献   

3.
孔祥增 《船山学刊》2009,(4):211-213
钱基博与钱穆皆为无锡人士,同祖不同支,各有其重视文教的家世渊源。家族文化的不断积淀和传承是“二钱”能于文史著述、卓然名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二钱”的遇识订交源于对中西文化的探讨,相互之间学问上相互推重.同治古文国学可谓志同道合。他们各自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走着一条终老不辍育人兴国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钱基博、张舜徽先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循序渐进,博学通贯"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境界,是他们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和学术丰碑的根本原因.在学界存在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现象的今天,探讨这种学术精神、学术境界,对于学人读书治学,尤其是研治、弘扬国学,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傅宏星 《云梦学刊》2012,33(3):36-38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号潜庐,江苏无锡人。钱基博不仅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而且湛深兵学,成果丰硕,自谓:“余少喜论兵,五经四子书毕,能烂诵孙武书十三篇,而贯串诸史,出以己所独见。又读陈亮《酌古论》而善之,每学所为,下笔罐罐不能以自休,于山川形势险要,古今用兵战守攻取成败得失之迹,皆有折衷。”尤其是“芦沟桥事变”以后,钱基博避寇来湘,任教于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即今湖南师范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国师),乃重拾少时所好,经世致用,由谈兵而知兵,曾与李默庵、王耀武、丁锦、戴安澜、韩浚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交往频繁,分析战情,制订战术,多所建言。  相似文献   

6.
钱基博先生不仅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一位有思想的教育实干家,其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格"与"国性"为主题,以"仁"与"善群"为人的基本素质,以"国文"与"读经"为主要教育阵地,以"唤醒"和"感染"为主要方法,以"研究"和"教学"为终身事业。其教育思想对当今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泄纪二三十年代,钱基博在写作系列文学史论著时.首先思考的问题是,"文学史"书写关注的核心是什么:文学史、文学、文之间的关系如何.钱氏指出,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与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存在根本区别:传统的"文苑传"以生产文学作品的"人"为中心,"文学史"则以知识本身为核心,关注的是"文"这一类知识.钱基博还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学的本体、"文学史"的书写范式等问题.钱基博结合中国学术传统中的相关概念,将现代"文学"学科分为三个层面:文--零散的知识,"文学"--"文"这一类知识的谱系归属."文学史"--"文"及"文学"等构建起来的知识统系.由此,钱基博清楚地厘定了"文学"学科的研究本体及"文学史"关注的主体.对现代"文学"学科的生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技击余闻补》是近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创作的一部短篇武侠小说集。作品描绘了一群出身平民的近代市井侠士。从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出近代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侠"的认识的转变,也可以一窥民国初期文人阶层对动荡时世以及武侠小说这一市民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9.
国学大师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把王夫之称作湖南开风气的人物,是能够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而辅世长民的学者。王夫之的人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艰贞拄世变,二是维人极以安苦学。本文对这两个特点展开了论述,并对近代以来王夫之精神绍休前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亚丽 《齐鲁学刊》2007,2(1):105-107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大致形成了三种范式进化论范式、阶级论范式和现代性范式。以这三种文学史范式为参照,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范式认同仍然存在危机,面临种种新的文学史范式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将有助于本学科文学史范式的再生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当代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著研究的3部专著都涵盖了台港澳地区的现代文学史论著,表现了中华文学大一统的气概,但3部专著都撇开了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症结。作为第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夏氏专著奠定了新的、更完备、更科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小说史的基础。正因如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绝不能闭口不谈夏氏《小说史》。只有将夏著纳入自己的版图,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才真正称得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从萌芽阶段开始,就有许多根本问题困扰学术界。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译本2008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进一步思考、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参照系。他的这部文学史还不能真正全面科学地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的全貌,对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的论述也缺乏应有的深度。但他对中国文学的深厚感情,他独特的文风和学术个性,对未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是一个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大省(区),它的文学具有全国不多见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和多语种的典型意义。编写出一部新疆当代多民族的文学史,为新疆这片辽阔的疆域填上鲜明的文学色彩,也就为弥补以往中国当代文学史整体性的缺失、为最后描绘完整的一幅中国文学大地图作出贡献了。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的名与实:林传甲《中国文学史》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被视为“第一本中国文学史”,近时学者又以为这本文学史是依照《京师大学堂章程》的规限写成的“标准教科书”,其内容主要参考日本川种郎《中国文学史》而有所不及。这些观点虽然各有根据,但也存在不少误会和错判。在重新考察林传甲之作的撰写背景和相关资料后,笔者发现这本“中国文学史”的文学史意识并不强,与日本的《中国文学史》关系亦不深;因为此一著述原是京师大学堂优等师范科的“国文讲义”,其用意和宗旨与现今的文学史著述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既能克服已有文学史学科的局限,又能开拓重写文学史的新局面。这不仅因为新学科的时空长度与宽度符合现代中国文学多维共同体的研究或书写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揭示文学史的全景本貌,而且因为它能消解隔阂或偏见,使不同民族、阶级、党派或地区的不同文学形态得到相对公正公平的对待,也因为它更有利于展示现代中国文学所遵循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相互变奏的创作机制和运演规律。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世界文学史》第一卷上册第二编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叙述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与中国学者所编写的同样时段文学史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探讨这部文学史中有关中国汉以前文学史叙述形成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它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独到的文学史观念与独立的文学史研究方法,从而为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著述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世中  马冰丽 《天府新论》1997,(5):96-96,F003
章培恒主编之《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读者反响强烈。见诸文字者,以赞扬为多;私下议论,则褒贬不一。笔者以为章著较以往各种文学通史为胜,其主要之点有三:一、强调文学的抒情特征;二、指出作家的气质、性格、心态与作品的同构对应关系;三、把文学的发展过程同人性的发展过程统一起来认识。以情动人:文学的根本特征。章著文学史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和突出了文学的抒情性质。指出“文学作品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作者首先在路情上被打动,否则便无以感动别人”。基于这种认…  相似文献   

19.
20.
传统的文学史写作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遭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质疑。钱理群、陈思和、谢冕等人先后提出贯穿20世纪的整体文学史观,试图从时间维度上来推动重写贯穿百年的文学史。金克木和刘登翰则提出将文艺研究作“立体研究”,试图从空间上对文学史进行理论整合。在此基础上,朱德发提出“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学科理念与设想,它不仅从时间维度上将传统的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贯穿成一个整体,而且在空间上将原先被排除在外的一些文学纳入文学史范畴.真正实现文学史写作从时间到空间的立体型整合,完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从史观到研究的结构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