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也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的主题。笔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生涯发展教育对就业能力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生涯发展理念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和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职业院校应当把“如何就业”当成其主要目标.学校的职业教育要逐渐过渡到就业教育上来,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走高技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知识储备.笔者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为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本文通过探究如何运用课程思政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目标,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首先介绍课程思政的概念和特点。其次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如何运用课程思政理念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具体操作步骤。最后对运用课程思政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看,大学生创业就业受自身价值实现的驱动,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又提升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从高校角度出发,建立长效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机制应重点做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创业就业评价机制建设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丽英 《人才瞭望》2016,(16):53-54
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毕业难题,解决这一难题要求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基于此,就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知识管理与人才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才培养活动与知识的获取、转移、整合和创新密切相关,能够为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基于此,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促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既是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是推进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00后”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新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都与以往大学生不同,如何做好“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群体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探究“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也呈现出日益严峻的态势,而其中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就成为质疑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出发,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顺利开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晓莉 《人才开发》2007,(2):44-45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复杂而不确定。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生理念诸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有了强烈的就业愿望和冲动;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成为时代的新特征。基于“互联网+”,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都变得越来越密切,产业链也进一步完善。社会就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很多传统岗位已经不需要人工,可以直接通过操作机器和设备的方式来完成相应工作,产生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自身的就业心理,树立起新的就业理念,并提高综合素质。同时,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也要进行创新,运用更为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地提高就业能力,了解和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能力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在目前,大学生作为就业群体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教育人士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培养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暴露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要求尚存在不适应或脱节的问题。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各大高校的毕业生都将面临着就业这个严峻的问题,所以也应将就业这一问题提到日程中。大学期间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胜任力,这一问题是各大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每所大学都有就业指导课程,然而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就业中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大学更应该通过分析与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否能满足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的问题,并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大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从而帮助刚刚离校步入社会,正处于迷茫焦虑状态的大学生拥有高人一等的就业胜任能力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如何使其发挥效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其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意识也有所不同,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也便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大学生的就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社会环境、职业评价、高等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压力将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就业心理辅导是当前学生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对就业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便能顺利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以及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压力越发严重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情况越发严重.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毕业就是失业的状态成为了现实,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就业大潮中最具开发潜力,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如何做好失业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一直是我国保险制度在完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就业导向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相关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险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也是为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而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虽然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为自主就业,但其实能否就业与大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因为当前企业往往会在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技术的同时,对毕业生所具有的思想道德政治修养进行考核,观察毕业生是否符合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决定是否录取。因此,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就成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有效措施,而这与大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也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巨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应对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对大学生以及高校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大学生从原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的劳动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加,所以与此同时创业能力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责任,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人才培养的体制和目标进行深入改革,才能有效地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顾珂 《人才瞭望》2013,(8):24-26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80万,加之城镇职工、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竞争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实现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决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各方面人才资源的利用、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现个人的中国梦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创业状况,本人曾对参加“创业学堂”的大学生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