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革命文化的再度勃兴。这种革命文化的再度勃兴实质上是主导意识形态在力挽被不断变异的革命之像以及芜杂的革命记忆,积极修复关于革命的集体记忆,重新确认革命正当性并强化政治合法性,力图使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与主导意识形态相吻合,从而增强主导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当前,对革命集体记忆的运作既有必要性,也困难重重。革命集体记忆的"语义环境"越来越显示出不利于革命集体记忆的因素,对革命集体记忆的修复活动,即对革命资源与时俱进的凡俗化处理,因为"错位"而难免尴尬。  相似文献   

2.
记忆构成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寻根作家而言,“寻根”首先意味着记忆。作为一次意识形态推论所急需的集体命名,寻根作家把知青的个人记忆放大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个人记忆被置放到历史的中心,讲述个人的记忆被改写成讲述民族的历史。民族集体记忆披上了文学寻根的文化外衣,在对地方风俗、远古礼制以及封建遗老的追忆中,寻根派试图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废墟上清理出一片开阔天地,从而重建现代中国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3.
节日是一个族群具有周期性和仪式性的集体活动,也是该族群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文化学者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期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和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从集体记忆的理论入手,对贵州控拜文化节日进行分析,认为村落文化节日基础尚好,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陈靖姑信仰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点.在古田临水宫祖庙举办的陈靖姑文化节上的祭祀大典中,通过各种仪式的展演,唤起并激发了人们“两岸同源、根脉相连”的集体记忆,增强了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要发挥古田陈靖姑文化节祭祀大典在强化两岸文化认同中的作用还应注意:祭祀大典应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合理选择象征符号来阐释仪式的展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两岸祭祀文化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集体主体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来说都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农村集体制度问题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重要的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现行农村社区集体主体的现状剖析入手,对农村社区集体财产权、农村社区集体财产权主体、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多个法人共存等问题作出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农村社区集体主体重构和内部治理机构完善的对策建议:(1)一定社区范围内的三个农村集体主体变为一个农村集体主体——农民集体;(2)法律应赋予农民集体之特殊民事主体法律地位——非法人团体;(3)农村社区三级集体组织体系变为一级集体组织体系——村农民集体;(4)完善村农民集体内部治理机构——村"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村"经营管理委员会",村"成员自治监督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格尔达·勒纳是20世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女性历史研究的发起者,美国现代女性主义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勒纳对女性历史的贡献,不仅在于她通过微观实证发掘了曾经被忽略的女性的历史,而且在于她对女性历史研究的多重理论思考。本文旨在通过对勒纳的女性主义历史记忆理论的梳理与研究,阐述女性集体记忆缺失,为何缺失,以及集体记忆的意义,并试图从"普遍史"的角度思考女性主义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对武汉百步亭社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百步亭社区从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入手展开的文化建设,并深入分析了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文化治理成效以及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的提升空间。社区文化可以为社区治理提供长效动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充分激发文化的治理功能,促进社区治理实现自治、德治、善治的有机统一。因此,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青春成长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随着2010年《老男孩》到2012年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掀起了青春的怀旧潮。怀念青春的电影中,这些特定时代里的青春记忆,唤醒了与处在或经历过相同时代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记忆分享,青春"集体记忆"的问题引进了学界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选取国内1979年至今拍摄的关于青春追忆的影片,分析电影中日常生活、媒介事件、历史事件和主题,建构了怀旧电影中青春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9.
10.
乡村振兴是国内大循环有机发展的重中之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但由于种种原因,亟需解决群众搬迁后生活生产中存在的发展不足和返贫风险的问题.以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为例,介绍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搬迁社区居民困境.从社区集体发展视角出发,构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框架与体制机制;探讨社区集体发展的组织、管理、股份及利益配置架构;解析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集体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理清收益内部化、风险内部化、本地就业、保障最大化、兼顾公平的社区集体发展机制;提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区记忆     
子言 《社区》2014,(24):F0003-F0003
少年宫是少年儿童在校外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看节目、做游戏、做手工、学科学都是少年宫里的活动内容。它历来是孩子们自己的“社区”,也是城市中“最阳光”的场所。图为1962年,上海市少年宫的外景。  相似文献   

12.
固守一种表面话语事实真假性的判断标准并把谣言当作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的谣言观已为严肃的谣言研究所批判。事实上,谣言的生成常常指向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其集体记忆的脉络,是一种表征社会权力冲突的道德话语策略。对E村谣言的案例分析表明,谣言不仅把村民的集体记忆重新予以现实化,而且表达了村民在村治秩序危机下重建宗族道德秩序的期望,从而使谣言成为该宗族社区治理转型的社会隐喻。  相似文献   

13.
社区文化治理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方式,解决社区存在问题。要发挥文化在社区的纽带功能,需要对我国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比美国社区文化治理的三级体系,研究美国地方艺术委员会、社区艺术组织和社区发展公司的具体工作内容、人事制度及其与社区文化治理的关系,本文提出我国应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社区文化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区、县地方艺术委员会工作内容和资金分配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改革社区文化服务机构;创新社区发展类中介组织等方面进行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的全面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文化治理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方式,解决社区存在问题。要发挥文化在社区的纽带功能,需要对我国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比美国社区文化治理的三级体系,研究美国地方艺术委员会、社区艺术组织和社区发展公司的具体工作内容、人事制度及其与社区文化治理的关系,本文提出我国应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社区文化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区、县地方艺术委员会工作内容和资金分配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改革社区文化服务机构;创新社区发展类中介组织等方面进行社区文化治理实施主体的全面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使用了大量的演说词,这也成为他日后备受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将演说词回归到口述传统的面对面社会语境当中,透过集体记忆的视阈来探讨古希腊人对历史、记忆和真实的认识,以此厘清历史真实性在修昔底德演说词的使用及其历史编撰理论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知不同,其原因在于集体记忆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跨学科记忆研究中,集体记忆建立在媒介化之上,不断重置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对过去大流行病的集体记忆或遗忘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知,而在疫情期间对新冠疫情的书面记录或数字化存档又预设了未来的集体记忆。“预媒介化”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大流行病叙事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相互关联的回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社区文化治理以文化融合社区各领域、各主体,与社区各公共事务相连,帮助建立各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全面的社区治理。本文主要从实际层面分析了社区文化治理与社区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从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了社区文化治理与公共安全、社区教育、社区医疗、公共交通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社区文化治理主体开展社区营造项目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8.
社区文化治理以文化融合社区各领域、各主体,与社区各公共事务相连,帮助建立各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全面的社区治理。本文主要从实际层面分析了社区文化治理与社区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从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了社区文化治理与公共安全、社区教育、社区医疗、公共交通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社区文化治理主体开展社区营造项目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具有国家治理功效的文化治理为信任研究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分析框架。选取戏剧工作坊对社区关系和社区信任进行实验研究,基于社区关系的组织度与联系度提出社区信任的基本模型,通过故事撰写、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以及工作人员在观演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多重访谈,验证关于社区信任的三个基本假设和"远近正相关、梯度递减、制度依赖"等三个基本准则。从制度信任这一原点出发,通过激活社区公共生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制度保障,可以构建社区信任,以和谐社会关系促进实现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0家主流媒体官方微博中有关四川凉山彝族群体的报道文本分析,结合对凉山彝族青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的实证考察,发现主流媒体报道下的彝族群体形象与该群体的自我认知之间存在差异,而新媒体在此过程中生产着媒介记忆,发挥着重要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赋予了彝族青年文化实践和身体操演的全新方式,使得他们在原有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创造更有生命力的新记忆,同时也遭遇着族群记忆离散、数字化遗忘和过度娱乐化等危机。由此提出生产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作品,变革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路径,回归文化自信、重塑传统价值等建议,让彝族青年主动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缔造者,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