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禄赞萨逻墓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禄赞萨逻墓志墓主人的姓氏、籍贯、亲属,以及投唐的时间等信息,皆与禄东赞家族的信息相吻合,但此人与史书记载的其家族圣历二年投唐事件无涉。考察墓志可知,吐蕃论氏家族的投唐事件至迟在武周垂拱初年就已有发生,而史书缺载。另据此墓志,《元和姓纂》尚遗漏早年投唐的论氏家族成员论钦陵子禄赞萨逻,而且早在垂拱初年已经投唐的禄赞萨逻就以禄为姓。另外,由禄赞萨逻投唐事件,我们还可以窥见吐蕃上层昔日斗争的更早的一些内幕。吐蕃王室与论氏家族的这番权力之争,至迟在唐武后垂拱元年就已经明朗化了。  相似文献   

2.
禄东赞乃吐蕃一代名相,其辅佐松赞干布为统一青藏高原各部与吐蕃在高原的崛起立有殊勋。东赞死后,其子钦陵继续秉持吐蕃大政,最终亦因内部权力之争为赞普剪灭。东赞后裔,钦陵弟赞婆、子莽布支(论弓仁)因避祸东奔,投入李唐。以吐蕃宰相  相似文献   

3.
论钦陵是禄东赞的第二子,藏文全名是钦陵赞卓(Mgan-blon-khri-Vbring-btsan-brod),自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即曾率领军队攻打吐谷浑。其后经营西域,670年(咸亨元年)大败唐名将薜仁贵于青海的大非川,(在今青海西宁市西苦海子大草原)696年(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又败大将王孝杰于甘肃的素罗汗山,(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倾山附近)成为吐蕃开拓疆土的有功将领。他担任大论十余年,是掌握军政  相似文献   

4.
吐蕃自松赞干布卒后,赞普幼,禄东赞之子钦陵当国政,因侵灭吐谷浑与唐发生冲突。唐军覆败于大非川后,吐谷浑之地悉入吐蕃。蕃军开始侵扰大唐缘边请州县。唐蕃关系转入第二阶段。自唐高宗咸亨(670—673)至武后久视(700)三十年间,为唐蕃交恶时期,其重大战役与其关系地名,纷庞复杂。兹为分组考释,以清眉目。  相似文献   

5.
1、唐蕃会盟碑 藏汉两体文字碑铭.亦称<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现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前公主柳下.立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是吐蕃赞普赤祖德赞为纪念唐蕃会盟而建.碑身呈方柱形,高4.78米,宽0.95米,厚0.50米,上有石帽.至今保存完好.碑四面有字.西面碑阳为汉藏两体文字对照,分别刻载会盟全文.  相似文献   

6.
崔汉衡曾于唐代宗、德宗朝4次出使吐蕃,两度参与唐蕃会盟,是中唐时期唐蕃交往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为促进唐蕃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河南洛阳出土的崔汉衡墓志,为研究崔汉衡的家族世系、生平仕履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利用《崔汉衡墓志》中的记载,及该家族其他成员墓志的记载,大致可以复原正史中原本断裂的崔汉衡与其五世祖之间的世系传承。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除了可以考察崔汉衡一生的仕宦履历外,也可以帮助解读在一些事关唐蕃关系的大事件中,崔汉衡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锋 《中国民族》2023,(4):109-110
<正>藏王墓(也称“藏王陵”)是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位于今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境内,1961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在公元前2世纪,吐蕃政权的前身悉补野王国在雅砻河谷内诞生,聂赤为第一任赞普。当到了吐蕃第32代朗日松赞和第33代松赞干布时,历经700年的悉补野王国先后征服象雄、苏毗、附国、阿夏等高原诸邦,统一了高原。自吐蕃第29代赞普赤聂松赞起,诸王室成员陵墓基本营建在琼结。而之前的吐蕃“上丁二王”“六列王”“八德王”“五赞王”等共28位赞普的陵墓,由于缺乏考古和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简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韦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以弥补《韦协》只有英译本而无汉译本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苏利国 《西藏研究》2023,(5):88-96+162
学界目前对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馆驿“吐蕃别馆”之地理位置基本确定,但对其确切名称尚未深入探究。通过对比解读吕温不同版本出使吐蕃期间的诗文,辨析唐蕃古道赤岭西南道诸驿词汇之特点、考察唐使入蕃事件中关于“列驿”之记载,以及探讨吕温诗作之内在思理等,可以确定“吐蕃别馆”本名为“吐蕃列馆”,即唐蕃古道之“列驿”,而吕温诗文中的“吐蕃别馆”实为“吐蕃列馆”之讹误。  相似文献   

10.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连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筒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韦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弥补<韦协>只有英译本、无汉译本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严寅春 《中国藏学》2023,(3):65-72+212-213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和亲入蕃,进一步巩固了唐蕃间的舅甥关系,这是唐蕃关系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出土文献与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考察了唐朝送亲团队和吐蕃迎亲团队的组成情况及相关成员的生平经历,进一步完善了唐蕃交聘使者团队,丰富了唐蕃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送亲团队包括杨矩(杨弘矩)、郑惟忠、周利用、贾令琬、李知新等人,迎亲团队包括尚·赞咄、尚·钦藏、明悉腊等人。杨矩原名杨弘矩,后因避讳而改为杨矩,据《杨孝弼墓志》等新出土文献可补充杨矩的世系、生平等内容。贾令琬、李知新等人见于新出墓志而未见于史载,对于了解金城公主开府及入蕃时人员组成等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唐书.南蛮传》及《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吐蕃官吏中有苏论一职,学术界历来无解。今检得拉萨《唐蕃会盟碑》东面碑文有sovi blon pos一词,学者译为边将或边吏;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有so blon sde lnga一词,可译为边吏五部。依此,汉文文献所载的吐蕃苏论应为古藏文so blon的音译,为吐蕃守边官吏的专称。  相似文献   

13.
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生卒年考(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芒松芒赞至赤松德赞四赞普的生、卒年代 (一)贡松贡赞曾否在位的问题贡松贡赞,藏史亦称贡日贡赞,公认是松赞干布之子。但在贡松贡赞曾否执政的问题上说法很不一致。《红史》、《贤者喜宴》、《王统世系明鉴》等均载松赞干布和芒氏尺尊生子贡日贡赞,曾执政五年,死于父前,享年十八岁。这派持松赞干布享年八十二岁的观点,讲松赞干布在暮年让位给儿子,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有关的吐蕃石碑、《白史》、《西藏王臣记》及《青史》中不见贡松贡赞执政的记载。据前面考证,松赞干布卒于已酉(649年),享年三十三岁,于癸巳(633  相似文献   

14.
新传:是岁,赞普乞黎苏笼腊赞死,子挲悉笼腊赞嗣,遣使修好,诏京兆少尹崔光远持节赍册吊祠。旧传:天宝十四载,赞普乞黎苏笼猎赞死,大臣立其子婆悉笼猎赞为主,复为赞普。玄宗遣京兆少尹崔光远兼御史中丞,持节赍国信册命吊祭之。通典、通鉴,云卒于天宝十五载(755),全唐文999《吐蕃赞普弃隶蹜赞》载为天宝十年(751)。据《恩兰·达札鲁恭功纪碑》和文书,公元754年,赞普被朝臣末·东则布和朗迈色毒死。同两传吻合,而通典、通鉴、全唐文俱误。挲悉笼腊赞,  相似文献   

15.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河西、陇右抽调了大批驻军,东向平叛。长期窥伺唐朝西北地区的吐蕃,乘虚而入,到广德元年(763年)前后,占领唐陇右诸州,至贞元七年(791年),又攻占了唐河西数州之地。从此,河、陇地区相继为吐蕃所统治。若从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进据陇右算起,到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事,推翻吐蕃在河、陇的统治时止,吐蕃统治这一地区近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16.
吐蕃第二十八代赞普拉托脱日年赞执政时期,“天降佛法”说启开了吐蕃佛教之先河。然而,据新近发现的一些资料记载,早在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期,吐蕃周边的佛教徒已在吐蕃境内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引荐佛教于吐蕃王室。龟兹石窟藏文壁文题记,揭开了吐蕃与吐火罗及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历史叙事,亦为吐蕃启开了丝路文明之道。  相似文献   

17.
藏族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吐蕃时期,是藏族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藏族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汉地医学的影响,特别是公元641年和710年,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吐蕃之间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地医学也随之传入吐蕃,并促进了吐蕃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蕃关系的历史进程中,有时发生战争,有时因边界问题发生一些纠纷,但那是民族之间最初发展关系阶段经常可能发生的。大量的藏汉文典籍、碑铭等文猷资料证实,从松赞干布到赤祖德赞,200多年间吐蕃与唐之间的关系史的主流是友好的。  相似文献   

19.
和盟碑在拉萨八角里头矗立着一座大石碑,那就是有名的"舅甥和盟碑".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唐室宗女文成公主嫁藏王松赞干布(当时叫吐蕃王),故唐、吐蕃间有舅甥之称.到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遣使入吐蕃又一次缔结盟约,并置碑刻石志其经过,这座碑就叫作"舅甥和盟碑".碑上头镌有藏汉两种文字,记录了和盟的经  相似文献   

20.
朱建路  刘佳 《民族研究》2012,(3):76-80,109,110
河北省大名县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李爱鲁墓志》一方,为学界提供了关于元代大名路唐兀昔里氏家族后裔的新史料。墓志提供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考证史籍记载元代大名唐兀昔里氏家族人物关系。此件墓志是今存元代大名西夏人的珍贵文物,弥补了大名唐兀昔里氏家族未曾发现实物证据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