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亦实现了从"道德评价优先"向"历史评价优先"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唯物史观不仅没有消解道德批判精神,而且将道德批判建立于科学的经济批判基础之上,并给予资本主义以道义肯定与道义否定的双重评判,赋予唯物史观道德批判辨证性特征,从而实现了道德批判精神的道义性、科学性与辩证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在"新理学"中申述了其道德观。就含义讲,道德是社会之理所规定的用以维持社会存在的基本规律;就起源讲,道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其出现与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类意识的产生密切相关;就根据讲,道德是完善个人品德、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所必需的,也是维持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就本性讲,道德是必要的善,而不是必要的恶;就类型讲,有不变的道德与可变的道德。冯友兰的道德观既有所洞见,也有未达之处。  相似文献   

3.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开启了对理性化资本主义的批判,沿着马克思理性批判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异化劳动理论,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延伸至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中。在当代视野下,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工业社会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等方面,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都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马克思所制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作为最高的思维形式本身就是“大写字母”的逻辑,只有应用它才能解决当前思想理论界一系列挑战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否定了从同一性原则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与和解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基于这一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概念,即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冲突与和解的历史观念。当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时,历史就不能被理解为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历史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明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给我们思考当代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之争”,肇始于“正义之争”,即关于马克思是否以正义之名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争论。虽然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来阐释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但是他们忽视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得以产生的德国古典伦理和古希腊城邦伦理的理论背景,隐匿了马克思对于自由主义超历史道德观的批判,无视马克思道德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和价值立场。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建构”反而更加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学"需要把握好四个维度。在逻辑前提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立足中国实际;在发展向度上,应基于历史深度和现实高度,充分借鉴国外马克思学的有益成果;在价值诉求上,"中国马克思学"应纳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畴;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只有科学准确地把握这四个维度,"中国马克思学"才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汉娜·阿伦特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一书中,集中而深入地分析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一方面,她肯定了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和终结.另一方面,她批判了马克思核心思想的矛盾表述.二者的政治思想既有共容性又有着显而易见的立场分歧,因而构成了阿伦特视域下的独特的马克思形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运用辩证思维、以资本逻辑为主线铺展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批判。马克思在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商业信用等问题时,无不体现这一特点;而且马克思还以辩证态度看待诸如古典经济学家、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等其他学者的劳动批判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劳动批判理论,我们也应该用辩证态度来看待,还原其理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通过实践的基础作用、中介作用和桥梁作用,才能说明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性、历史性和人道性。基于马克思哲学的众多属性,可以说,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辩证的、历史的和人道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论文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来源,本质内涵和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挖掘,并以此为指导,在对时下中外学界全球化话语中的主要流派和基本观点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从哲学视角对全球化现象的历史源起、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4.
与现代性的理性话语不同,马克思以资本视角来解读现代性,因而摆脱了理性自我指涉的困境,也找到了现代性基本特征的根源:现代性的全球性基于资本生产的广泛分工、世界交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现代性的加速度与流动性是由于资本"利润或死亡"的本性带来的冲破一切束缚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现代性的矛盾性则基于资本的"抽象统治"产生的人自身、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社会层面的颠倒与悖论。资本与现代性的关联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对资本的单纯批判倾向,而以辩证的研究态度来对待它。  相似文献   

15.
郑忆石 《南都学坛》2004,24(2):107-109
阿尔都塞是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 ,他通过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总问题”———人道主义的分析 ,以及对人道主义的理论定位和理论本性的揭示 ,论证了人道主义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历史时限 ,即人道主义只是青年马克思思考的“总问题” ;提出成熟的马克思思想 ,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的极端论断。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用雷蒙德.威廉斯的理论,以麦琪的两条情感线路——兄妹情和爱情为轴心,分析她的兄妹情、爱情及其两者的交错发展,揭示贯穿小说的服从、责任、义务、自我压抑的道德观念以及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意识和情感结构。通过文本分析,管窥爱略特道德观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圣"的理念,在儒家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之视野中,乃是关于中国古典道德形而上学之基础主体论的中心话题之一。他们从"从容中道"、"天人合德"、"人伦之至"、"大而化之"等层面,揭示了"圣"的理念本质乃在于人性、人格之全面而丰富的能力系统及其对象化实践所能够达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传统西方哲学以抽象主客体关系为发展主线。马克思在颠倒黑格尔思维和意志之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感性主客体关系,从而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通过这种变革,马克思建立了一种实践的、经济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始终对人类的命运有着终极关怀,这体现在他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的关注,尤其是在后期具体谈论到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关系,以及它们实现所需要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必然性和工作日的缩短两个条件的论述上,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代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如何理解改造世界的主体———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和历史,是我们创造性地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读马克思的若干经典文本,可以梳理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到“生产方式”其理解范式的推进,从而,理解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其思想相对于“异化劳动”时期的推进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