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治理结构是一套复杂的控制系统,它服务于网络旗舰内部不同任务单元以及各层级组织在网络中的功能定位。网络旗舰在内部采用信息包裹型的治理结构,让目标矛盾的业务单元相互独立,来避免企业内部的紧张关系,兼顾利润最大化与网络合作的逻辑。网络旗舰和一级供应商之间采取的是相对平等的模块型治理模式,网络旗舰借助产业标准的知识产权,实现非股权控制。一级供应商与底层供应商之间采取不对称的领导型治理模式,一级供应商依靠物质资料所有权及其中间层垄断地位获得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模块化生产网络层级式的治理结构表明,中国企业只有逐渐向一级供应商攀升,或者构筑以其为核心的模块化生产网络,才能得到网络剩余的合理份额。  相似文献   

2.
技术革命会带来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变迁。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传统垂直一体化企业价值链分解转向专业化分工生产,相互关联企业形成企业网络。企业网络调节相关企业的生产,以关系调节生产取代了管理产品生产的模式,由此也派生出了将传统规模生产与后工业时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的模块化生产,实现了生产与消费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曹文超  韩磊 《西部论坛》2022,32(1):16-33
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在不同地理空间的集聚产生众多城市,城市之间的分工和经济联系形成城市网络.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可能带来集聚经济或集聚不经济,且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城市生产效率的机制不同,因而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效率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并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城市可以"借用"网络内其他城市经济集聚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网络化发展、全球生产网络及因此形成的网络权力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全球和地方二维视角下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入手,通过对产业网络的非均衡化发展以及全球网络与地方发展关系等相关研究基础的总结与回顾,系统地评述了网络权力的形成基础、概念内涵、运行机制及其对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等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已有研究成就,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进一步深化网络权力研究的具体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诗  胡晓鹏 《社会科学家》2013,(4):62-64,68
文章计算了泛珠三角区域9个省(自治区)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并通过这些指标定量分析泛珠三角区域的制造业转移和集聚情况。广东省的制造业在全国有着比较明显的专业化优势,其他8个省份的制造业不具备专业化优势。广西、江西、四川、湖南等4个省份的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广东的制造业在向这些省份转移;贵州、海南、云南的制造业增长速度缓慢,呈向外移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产效率、产业集聚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DEA模型估算中国各省和三大区域历年的TFP水平及其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指数,发现要素投入差异是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西部在TFP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在短期相当困难,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并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动态提高区域TFP水平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TFP和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沪苏浙三省市制造业转移与集聚状况。沪苏浙三省市制造业均是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化部门,制造业存量规模均比较大,但是上海市制造业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不断向外部转移,而江苏省和浙江省制造业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向本地迅速集聚,尤其是浙江省制造业集聚速度非常快。在长三角内部,沪苏浙三省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造业地区转移和集聚趋势,总的趋向是制造业从上海市向江苏省和浙江省转移,尤其是转移到浙江的速度和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刘琼 《中州学刊》2015,(3):172-176
网络微视频打破了以精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开拓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空间,它的大量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下影像生产的格局与样貌。考察网络微视频的生产机制可见,它与传统影像生产存在较大不同:注重网民参与反馈的传受互动型生产模式取代了由精英和专业人士主导的生产模式;技术逻辑、文化逻辑、商业逻辑成为微视频生产中的三大逻辑;把关规制主体权力出现了较明显的弱化与分散,把关规制手段多元化;借力社会化平台上网民积极的信息分享传递行为进行"裂变式"传播成为微视频传播的显著特点。总之,网络微视频生产是对传统影像生产的变革,其中大众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乡村产业振兴是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但这有赖于乡村创业的繁荣。根据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乡村创业是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推动国内大循环形成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乡村创业活动不断活跃,正在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弱小的格局,成为驱动国内大循环的现实基础。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产业资本循环速度加快,规模扩张的乡村创业活动所需的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体制机制的现实制约。因此,深化农村用地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导向、搭建乡土人才支农平台是助力乡村创业,进而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能力要素又称为“企业基因”,如同人类基因按遗传规则决定个体特征的DNA,能力要素(企业基因)是价值链中对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有价值贡献的共有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深入,核心能力的研究更系统,普遍关注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力要素组合而成的。大多数企业把自己的核心能力要素与其他组织的核心能力要素连接起来形成价值网络。  相似文献   

12.
自世界银行发起“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东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雁行假说”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分工,直至东亚生产网络,都试图对东亚贸易高速增长模式做出解释.基于要素禀赋分工的全球价值链刻画了后发工业国融入全球贸易格局的路径.然而,当前的东亚生产网络并非垂直分工的线性结构,而是复合了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网络结构.当生产工序分解后形成了碎片化生产,生产片段的再组织将打破原有的线性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多节点的、非线性的网络形态.跨国公司领导的企业间的契约合作是东亚生产网络的制度特征,也是东亚生产网络迅速成长的微观动力.推进和引导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应当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建勋  刘黎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18-25,155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特征。本文从跨国公司集聚行为出发,综合运用DEA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跨国公司集聚行为对区域工业部门生产效率与生态化的影响机制。通过对中国2003~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跨国公司集聚行为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后得到的区域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跨国公司集聚行为对区域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跨国公司集聚行为对区域工业部门生态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各区域实现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初大规模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在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东亚生产网络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疫情从供给侧、需求侧、供应链和金融等领域影响东亚生产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一些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怀疑态度和倾向。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东亚经济体要加强东亚区域联防联控,建立高水平的疫情防控协调机制;加强东亚区域宏观政策的协调;中日韩三国要密切协作维护制造业供应链安全稳定,争取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尽早签署。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网络并购的热潮.由于网络有很强的外部性,使得网络并购在很多方面显示出与传统企业并购不同之处.不同类别的网络企业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并购动因也不尽相同.网络企业在并购后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取得创新与技术优势,更好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能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2009—2017年中国28个样本省区市的相应数据,运用网络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张俊霞 《理论界》2013,(2):25-28
政党形象影响政党认同和政党权威的确立、维护和强化,是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无形"因素。政党形象的建构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而政党形象的建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进行协调规划,才能建构良好的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18.
刘昊龙  刘钰洲 《东岳论丛》2022,(10):125-134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阐释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及其制约因素,探析了农业合作经营对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的调节效应,随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相关假设。研究发现:(1)农地流转能够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农地流转的效率推动作用受到流转价格预期、农户感知风险以及交易差序格局的制约。(2)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量与经营收入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强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为此,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降低农户的禀赋效应和风险感知,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效嵌入,对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加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广泛和不断深入的发展,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摆脱了从一个中心到另一个中心的传统状态,呈现出全球移动之势,领袖型跨国企业内部以跨国企业之间资源和关系的重组不仅贯穿于整个发达经济世界,并同步渗透至发展中世界,使分布于不同国别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起高度依存的关系,带动世界生产体系经历了组织关系、空间布局、股权结构、治理模式和交易机制的一系列变革.文章从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与本质入手,重点论述当代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五大特征,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m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文章以零部件贸易来反映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情况,通过对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合作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同时分工的地位又是不平衡的,这为建立双边FTA提供了可能.随后本文通过建立双边零部件贸易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有利于双边零部件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进一步深化分工.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和东亚区域内,FTA变量的回归结果有所不同,对于中国是东亚区域内的FTA的影响大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韩国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