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以《马克思与美学问题》一书获致好评的董学文教授,自1987年开始呼吁建立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引起了理论界的众多反响。他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经典形态”与“当代形态”两个概念,并努力论证、探索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有机联系,以及从“经典形态”向“当代形态”过渡的途径。他的理论设想集  相似文献   

2.
客观地说,认识论的文艺观曾经有过不容忽视的理论功绩。①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文艺学,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做出了长期、可贵的努力。但由于哲学思想上的局限,导致它对于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性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文艺学变成了认识论的附庸。这个缺陷长期得不到彻底克服,  相似文献   

3.
去年第一期,本刊推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栏目,刊登了一组笔谈文章,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本期再发表朱立元《试论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方法论问题》一文,意在进一步推进这一讨论,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机遇与挑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先在西方的欧洲和俄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后又在东方的中国,经历了辉煌的年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鲁迅和霍秋白,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40年代,毛泽东写下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光辉的历史文献。50年代以后,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也经历了种种曲折,受到种种干扰和破坏。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在今天,在这世纪之…  相似文献   

5.
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把握好"当代性"这个核心命题.这既是中国当前丰富复杂的文艺实践与多元共生的理论生态赋予的时代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革命性品格内在的必然要求."当代性"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直面大众文化的崛起,重视对消费社会征候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研究,吸纳生态批评的思想成果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与此同时,"当代性"又应该是一种深具理论开新意义的文艺学建构,它必须摈弃粗浅的理论模仿与理论拼凑,以更加开放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整合理论资源,以深刻的理论思维揭示当代文艺活动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涌同志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红旗))86年8期)是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为宗旨的。文章发表后,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盛赞者自不必说,就是持异议者,对其文章本身的方法论,尚未见提出异议。我在认真研读再三之后,对其思维推理方式的“辩证性”却极怀疑。故此,提出质疑,向陈涌及其他专家前辈就教。毋庸赘言,由于论题所限,本文不可能对刘再复同志的一系列理论观点表示看法,对陈涌同志文章的长处亦不能一一肯定。这是须事前申明的。 在我看来,陈涌同志《文艺学方法论问题》一文的方法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即共同人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文学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种视角,而且是更加贴近文学艺术自身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当代文艺学建设,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学艺术的最终目标.首先,应当从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高度,认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的文学艺术;其次,文学作为人学,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最后,文学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认识、教育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的共同主题 ,也是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学术界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重视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近 2 0年来 ,投入发展问题研究的学科和人员越来越多 ,有关成果大量出现。通观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大体上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研究三大层次。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属于对发展问题的一般学理性的研究 ,如关于社会发展的概念、意蕴、文化、历史方面的研究。实践操作研究即针对特定具体发展问题的研究 ,如关于发展的具体规划和调查报告等。而发展方法论研究则是介于…  相似文献   

9.
评《文艺学新论》王元骧编写一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反映文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这已是许多文艺理论教师企盼已久的事情,不少同志在这方面也作出过许多努力;最近读了狄其骢、王汉成、凌晨光合编的《文艺学新论》,我认为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0.
寻求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哲学的存在样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和宣传表面上并无根本改变,但哲学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哲学承诺的使命和责任、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和意义乃至学院中职业化哲学活动的取向和学术标准都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自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哲学改革的先行者首先对旧教科书体系进行改革,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被公认为是突破旧教科书体系的尝试;几乎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理论内容、理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解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看来,这些变化是十分自然、合乎情理的事情,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说话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哲学理  相似文献   

11.
这几篇短文是中华全国青年美学会即将即夏门举行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前景展望”学术讨论会的笔谈.几位美学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走向和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以期能在中国美学界起到积极的影响.特此编发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何国瑞教授主编的《艺术生产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作为文艺学方法论的变革和新体系的建构,决非“内心激动”的成果,而是对文艺学说史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在真理检验的标准重新确立之后,包括文艺学诸学说在内的以往一切理论,几乎都被拉到社会实践的面前重新审视,于是我们发现,无论是传统的“乐感教化论”(即把艺术看作道德教育和薰陶的手  相似文献   

13.
5月7日至9日,由《学术月刊》主办的“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地区和全国部分地区的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者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以全苏美学学会副会长多尔戈夫教授为团长的苏联美学家代表团也参加了会议。多尔戈夫教授、曼科夫斯卡娅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他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版和翻译了很多著作,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是,西方的文艺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鸣树,是在文艺学和现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他的新著《文艺学方法论》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国家教委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科研项目,可作为高校、中专文科教材,也适合中学教师、广大文艺爱好者和文化干部阅读.著者曾在复旦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进修教师中讲授多次,均获好评.  相似文献   

15.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周安伯教授的新作《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建构》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此书具有很高的学术质量,值得向读者推荐。其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提出并论述了由马克思创立的“现代发展理论”向“当代发展理论”的转进问题。本书的主旨在于研究并阐明由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理论”,但是,作者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追溯了它的“理论源头”,论述了“当代发展理论”对于马克思创立的“现代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作者把马克思的“现代发展理论”概括为以“两个设想”为核心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自卢卡契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撰写了大批有份量的理论著作,并形成了文艺学不少分支学派。面对这一重要的文论现象,西方文论界早已在进行认真的研究。美国知名文艺理论家韦勒克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文学批评”条目中,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与心理分析、神话批评三足鼎立,为当今“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认真研究西马文论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得失,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肖明华 《中州学刊》2012,(3):188-193
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讨论十余年的中国文论“失语症”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纠缠于此却没有必要.因为这会忽视当今文艺学研究共同体已然迈进了一种反思型的研究范式之中的事实,更会对反思型文艺学研究的特征、效用等进行不必要的忽视.反思型文艺学研究具有从“口头禅”走向“真觉悟”、从平常误识走向科学反思、有自觉的知识建构等重要特点,这无疑可以避免对当下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作意识形态的屏蔽的局限,并让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范式等都得以转型,同时也捍卫了较为科学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虽然反思型文艺学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是文艺学研究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莫过于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了。朱立元在《思考与探索》这本新著里,取得了两大成果,一是总体构想,二是具体理论的突破。当然,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总体设想上的超越,则不会有具体理论的锐进与突破。“总体构想”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回答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究竟有无完整的体系;2.设计这个体系的新模式;3.把握这个体系的基本理论原则;4.鉴定这个体系的真正标志。四者之中,以设计体系的新模式为核心,这是建构体系的焦点与难点,亦是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探讨文艺的本质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人本主义的、文艺主体论的、文艺本体论的、科学主义的、表现主义的、摹仿主义的、现象学的、阐释学的,等等。对于各种理论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既有合理的方面,也有不合理的方面,关建在于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明辩是非、去伪存真、去粗存菁、吸取精华、扬弃糟粕、为我所用。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只会背离研究者的初衷,把研究引向歧路。发表在《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上的《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反思近年来文艺探索上的失误,这是一条很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一)呼唤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这是80年代以来的强劲趋势。问题是这里有一个误区:以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尚不存在,所以要呼唤。其实,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真实境况是:到20世纪中后期,传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经逐渐过渡到了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而从理论的自足性和丰富性上,后者要超过前者。不承认这一真实境况的后果是:一方面,不断地给反马克思主义势力提供充分的理由,让他们去说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过时”的,是只讲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