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识流小说不是王蒙的独创,它是"舶来品"。在西方文坛上,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初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威廉·福克纳等一批意识流作家创作出了《尤利西斯》、《到灯塔去》、《喧哗与骚动》等经典的意识流作品,并且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不仅对西方而且对东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在世界影响很大。而在中国,意识流的真正成熟则是以20世纪80年代王蒙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为标志。中国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虽然有相似的审美品格,但却贯穿了迥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丁》是老舍的一篇十分独特的小说 ,至今没有一篇专文评论。此文论述了《丁》作为意识流小说主观性、直感式、快节奏、多色彩地表现现代大都市生活的特点 ,并从多角度论述了《丁》的作用 :它显示了老舍创作的丰富性 ;它是老舍超越自我的明证 ;它为老舍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底肥 ,为老舍现代小说民族化的探索提供了条件 ,打下了基础 ;它是中国较早的意识流小说 ,与其他意识流小说一起 ,汇成 2 0世纪 3 0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的独立流派 ,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13年,意识流派鼻祖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发表意识流小说巨著《追忆往昔》第一部《在斯旺家那边》,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当时的评论界远远没有意识到一种新的小说流派已经孕育成熟,将对小说艺术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意识流派的崛起,表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进入小说领域。意识流派造成声势,扩大影响,在世界文坛上站住脚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时期。进入40年代,作为一个流派,意识流派已不复存在,然而此后崛起的现代主义诸多流派——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派、垮掉的一代……几乎没有一个不带着意识流派小说的深刻影响的。说意识流派是现代主义文学在小说艺术领域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也许并不算过份。  相似文献   

5.
意识流小说流派是西方20世纪现代派文学流派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英国著名作家雏吉尼亚@伍尔芙凭其独特的意识流小说理论和意识流小说文本,成为了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理论及其意识流小说,即不同于其它意识流小说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表面上看它主张表现人物内心意识,与反映外部世界真实的自然主义相去甚远.然而,当我们深入到意识流小说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探索中时,常常会看到意识流小说中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左拉及其自然主义的影响隐蔽而曲折地表现在意识流作品的创作实践中.意识流小说与自然主义文学具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思维与艺术主张,但与自然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沿袭关系. ……  相似文献   

7.
曼斯菲尔德与意识流小说孙汉云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本世纪初到三、四十年代。提起意识流小说,当首推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的惊世之作《尤利西斯》(UIyses,1922)和《芬尼根的苏醒》(Finnegan’sWake,19...  相似文献   

8.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在西方各国文坛的除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以外的各种文艺流派,可笼统地称之为现代派.现代派文学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另一译法是现代主义文学或先锋派文学.西方评论界习惯于称本世纪10~2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为古典先锋派,称二次大战后的现代派为当代的“新先锋派”.“新先锋派”在二次大战后显露出不同风貌,如战后的表现主义,今日诗歌中的“象征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等等,在小说中的“意识流”、“新现实主义”、“新小说”、“黑色幽默”以及“反戏剧”、“具体的诗”、“抽象的画”等领域,也可强烈地感受到20年代风靡一时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并使人联想起普鲁斯特与沃尔夫的遗产.  相似文献   

9.
《喧哗与骚动》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为历代评论家所赏识,可以说《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巧妙利用叙事技巧而赋予意识个体结构方面最为重要的尝试,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空白,为意识流文学及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文坛,随着现代心理学派的新发现,增进了人类对其自身的认识,也使得传统文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跨入了现代的门槛,从爱伦·坡的唯美主义倾向,到詹姆斯的意识流手法,一经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融汇,即刻酿成了现代派文学的轩然大波,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便是世界性现代主义潮流在中国十里洋场激起的艺术回荡。  相似文献   

11.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在传入我国之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学相结合,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鲁迅、郭沫若等对意识流理论与技巧的关注与尝试,新感觉派小说对意识流手法、技巧的采纳与运用,新时期小说对意识流理论、观念与技巧全方位的借鉴与扬弃。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是最先来到新时期文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之一.它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新时期小说的创作类型,而且促使新时期小说在审美观念上发生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王蒙、莫言的小说创作可谓代表.从文学史角度讲,他们小说中的意识流经历了一个从理性规范到感觉发现的流变,这一流变又促进了1980年代文学对"人"的发现与表现,促进了新时期文学中人学观念的复生.  相似文献   

13.
意识流是20世纪初出现在西方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文章主要考察意识流文学步入中国初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一时期,鲁迅作为文化先觉的代表,不仅对意识流理论进行了译介,更是在创作中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对意识流的借鉴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创作出具有自身风格的意识流小说。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意识流小说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有些评论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有些文章侧重表面现象,对其实质缺乏充分地分析与研究,便片面地倡导模仿与借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一意识流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写法是截然不同的.严格地说,它是欧洲现代派文学(亦称现代主义modernism)为对抗传统的艺术,而在当代西方流行的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期  相似文献   

15.
歌德曾预言:“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东西方文化交流大大扩充了我国作家的文学视野。新时期小说创作明显地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许多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借鉴了四方文学,包括现代派文学的某些表现手法和技巧,如意识流、象征、表现、荒诞、黑色幽默等,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其中,最盛行的是“意识流”(这里指形式技巧,不是指流派,作为流派,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已不复存在了)。对于“意识流”的借鉴,毁誉不一。笔者认为,既然是借鉴和探索,成功者固然可喜,简单的模仿和照搬也在所难免,不必大加挞伐。倘若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总结那些成功的经验,实事求是地吸收一切对我们真正有用的外国的东西,对发展我们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现代杰出的女作家、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创作了大量的意识流小说,其中《海浪》是重要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唯美主义特征、心理展示及反传统意象的运用,对作品的现代主义特色进行了完美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一、都会主义小说的出现与形成都会主义小说是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产物。它于二十年代末形成,三十年代初期走向成熟,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都市味和现代味。较早地致力于都会主义小说创作的是刘呐鸥。他“是生长在日本的,他对于文学的修养,都是由异邦著名教授那里得到的。”①异域的文化熏陶,使他的创作从一开姑就充满新鲜气息,显示创造都会主义文学的艺术追求。起初,在其所创办的《无轨列车》上,他发表了《游戏》等以新的艺术方法描写大都会中摩登女子现代性生活题材的小说。同时,又特别介绍了描绘现代都会有一定成就的法国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世界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我国二十年代末崛起于文坛的年轻女作家丁玲,从法国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滋养,开拓了自己的文学道路,在小说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探讨丁玲的《阿毛姑娘》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有趣的课题,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感觉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为代表的一个小说流派,他们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技巧,并且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着重分析了新感觉派小说的现代主义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