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学与建筑     
从整体美、空间美、造型美、色彩美等方面探讨了美学与建筑的关系 ,并且指出 ,东西方文化艺术和美学的交流将会产生更多优美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中国旅游饭店建筑美的各种形式 ,概括了其既是建筑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 ,又是一种运用美学法则来创造形式美的空间艺术 ,为设计和建造审美层次高、具有适用价值的中国旅游饭店提出了设想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建筑美学还是块不是空白的空白。本文通过读邓焱教授的《建筑艺术论》,特就中国式“建筑美学”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肯定了《建筑艺术论》的基本特点、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认为《建筑艺术论》是一部“中国人写中国人的书”、“中国人弘扬中国人的文化”、“中国建筑学家论建筑艺术”的行家好书。正因为如此,《建筑艺术论》填补了古人和前人留下的中国建筑界需要和期待的“建筑美学”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音乐的建筑,理应在多元并存的文化氛围中有充分的整体性的发展.但也要注意防止在多元建筑论掩盖下的守旧,甚至迷信思想的泛滥.  相似文献   

5.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褶子理论"解构了文本的语言逻辑,对建筑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褶子"建筑美学范式拓展了建筑的形式语言.通过阐述"褶子"理论中蕴含的"混沌"思维,分析当代建筑作品中"褶子"的解构特征,从而探讨"非美之美"的美学思想及多元共生的文化精神,为当代建筑创作方法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蒙古包的发展历史和建筑结构体现出数量关系的美、实用功能的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美,蒙古包图案艺术中还包含着对称美。蒙古包所体现的旅游文化及旅游美学思想具有特定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建筑美学理论整体性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建筑艺术在实用、文化、纯美学三个方面的探讨,从不同的视角结合建筑实例,试图说明建筑美学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8.
约翰·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约翰.罗斯金艺术理论的基本特征、绘画美学思想、建筑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博会建筑的审美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世界博览会建筑形式进行分析,指出当今世博会建筑的美学倾向与当代建筑美学多元化现象相呼应,强调当代世博会建筑除了延续技术美学外,又加入了新地方主义美学和生态美学,且这三种美学观相互交流融合共同影响着世博会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0.
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深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是一种追求心灵复归、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美学形态,切合了华夏子民的审美心理,是礼乐之行的完美与统一,它将建筑凝固了礼的精神,并赋予其乐的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物化表现形式。讲求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追求和审美追求,这一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华夏子民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审美精神复归的家园。这种美学原则应充分利用于当今建筑,并物化成一种精神习惯。  相似文献   

11.
运用自然美、柔曲美、均衡美、象征美、阴阳美和和谐与秩序等美学特性分析建筑天际线的美感,寻求建筑天际线美学营造的新路,从而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关联、社会价值秩序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由中国当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处于边缘状态引出问题,分析了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演变和趋势,总结出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特质。通过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现状的分析,阐述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对我国建筑创作领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亭、廊、桥、榭、舫等主要构筑物无不具备各自的美学特征,形成了丰富的美的景观,其美学价值、哲理内涵极具研究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主要表现了飞动之美、空间之美和诗情画意之美等主要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为例,通过对建筑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提出建筑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时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历程证明,无论是在苏联还是中国,植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的意识形态的开放与专制,极大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繁荣与衰落.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为例,通过对建筑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提出建筑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时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历程证明,无论是在苏联还是中国,植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的意识形态的开放与专制,极大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繁荣与衰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居建筑>可谓一部综述中国民居建筑美的巨作, 它以多元的视角分析了民居建筑的不同审美特质, 展现了民居建筑的造型美、意境美和环境美,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学术启发.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建筑与布达拉宫的艺术境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藏传佛教艺术中 ,最属建筑令人叹为观止。运用现代美学理论 ,从不同角度综合诠释了佛教建筑的艺术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思想、作品两方面分析了M&#183;雅马萨奇建筑艺术的日本情思,并探究其美学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20.
分形建筑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建筑美学在建筑与艺术领域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并能拓展建筑理论体系与指导设计创作。基于自相似与尺度层级理论,采用分形量化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对分形建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筑美学表现进行了探讨。建筑空间与形态展示了自相似对称、递归尺度层级、镶嵌韵律和文化分形的美学特征,分形建筑美学为建筑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