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柔性管理“依靠人、尊重人、爱护人、人性化民主管理,营造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内在的创造潜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特点,必须采取“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仁者爱人、关心员工”;“惩罚怀柔、情感管理”;“文化氛围、求同存异”等原则,从而形成现代柔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企业要实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切实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仁”是什么,一部《论语》似乎并未从概念的角度对其作出回答。在孔子的后继者那里,对“仁”的论述也属指点性的,而不是界定性的。我们可以从其指点性的论述中看出“仁”的基本内涵:①“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仁”就是爱人的意思,这是“仁”的最基本的含义。这种爱是伦理意义上的,因而爱也就成了道德义务的爱。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孝体现的是对父母的爱,悌体现的是对兄弟的爱。可见,这里的爱首先是一种血缘亲情的爱。不过,儒家的“仁”中之爱并不局限在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4.
用爱塑造美     
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为我国教育事业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爱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他在教育过程中是十分热爱学生,忠于教职的。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更是把教育过程和人际交往中的"爱"看得重要,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  相似文献   

5.
<正>《三字经》云:"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五常",即,仁,仁者爱人也;义,义者宜也;礼,礼者体也;智,智者睿也;信,信者诚也。笔者认为,这"五常"可以给女性领导者在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以有益的启示。一、仁者爱人也"仁"是儒家官德思想的灵魂,在这里的意思是树立公仆意识,不忘公仆本色,用博大的情怀爱民、爱才。当前,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  相似文献   

6.
老二文化     
付军 《领导文萃》2006,(8):86-88
记得小时候有句很流行的口号:打倒“孔老二”!孔老二是谁?孔子也!于是,从那时起,我就认定排行老二的都是坏人,理由很充分:孔老二孔老二,看到没,在家里肯定是排行老二!那时和弟弟打架,我会喊出一声很响亮的口号:“打倒付老二!”,弟弟就会闻之色变。长大后学习孔孟之道,细细一想,孔子的哲学不就是一种活生生的老二哲学吗?孔子用自己的政治理想给中国人设计了一种老二型社会:人人礼让,个个知趣,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孔子是万世先师,他的哲学,就是中国人的哲学。于是,许多中国人都成为老二哲学的忠实信徒:不当老大,甘当老二。臣子面对皇帝,要甘当…  相似文献   

7.
中庸之道--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翻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拂去历史的尘埃,那些灿烂而深邃的思想,常常让我们惊叹不已。中庸之道就是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思想明珠。何谓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对“度”的正确  相似文献   

8.
继“领导也是人”的说法之后,前不久又听到一种新的说法:不要歧视领导干部。起初颇不理解,待向见多识广者请教,才明白其实也就是“领导也是人”的意思,是要把领导当普通人看,不能让他们承担比普通人更多的东西。见多识广者还举例说,当年河南郑州某区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 ?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 ,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 ,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 ,行必果”、“言而无信 ,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 ,因此 ,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 ,也有人说 :中国人没有信用 ,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 ?中国———信义之邦我国自古就有“信义之邦”之美誉 ,国人视信义为面子 ,为命根子 ,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舍身取义为的就是这两个字。孔子的“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这句话也成为国人最正统、最经典的人生哲学。因而…  相似文献   

10.
正人生孔子对人生的论述深刻而广泛。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人生说到本质上,靠的是正直,否则即使侥幸也不会长久。人生说到风度上,恰似文质彬彬的君子,不粗俗不漂浮,既修文又质朴。人生快乐在哪里?有知之、好之、乐之三种追求、三层境界。知而不做的懒惰,好而即安的肤浅,只有追求乐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心”,从生理上讲,指的是心脏;从心理上讲,指的是内心活动;从哲理上讲,指的是人的意识。通俗地讲,“心”,就是人的思想活动。领导干部“治心”,就是要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先进、心理健康、心态平稳、心情良好、心境超脱,以心平知足对己、以心胸博大爱人、以心志刚健做事。总之,通过“治心”,达到整治领导思想、严格领导纪律、规范领导行为的目的。要治心躁,养心静。古人刘昼说:“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形荡,心荡则形伤。”有的同志当了领导之后,不注重学习,不加强修养,脾气见长,火气变大,毛病增多,性…  相似文献   

12.
张毅 《经营管理者》2013,(1X):364-364
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本文笔者分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并从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如何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话,如珠之走盘,周延涵盖,无所不通,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何况又是以简朴的古文写成,难作明确的界说。因此,又被黠慧者用作专制时代的帝王权术,或为大臣者的自处箴言,当然亦是在所难免。如果根据历史的经验,从每一朝代帝王制度的政策来看,对于“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理解,也有完全偏向于另一  相似文献   

14.
变革阵痛     
黎冲森 《经理人》2008,(10):102-107
“对于汇源品牌的问题是有约在先的。中国人中国心,没有必要去担心怎么着。我想媒体的朋友还有网友,对汇源的关心叫爱之深、责之切,所以我朱新礼背着黑锅被人误解也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5.
阿里巴巴的马云是个高人。员工流传着他的“我妈妈”理论。马云说:“这东西好,要让我妈妈知道就好了”:“你开新闻发布会?能让我妈妈知道吗”:“我妈妈会烧几个菜,就要去做国宴怎么行”:“我妈妈蹬个三轮车就把该买的东西都买回来了,我干嘛要点击网页买东西?”这似乎是笑话。“我妈妈”理论就是以“我妈妈”作为衡量事情的重要标准。试问从事网络的人又有多少人关心自己老土妈妈所思所想、所构成的经济生活呢?这才是笑话——如果咱  相似文献   

16.
<正>"仁"是儒家的核心和特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涵盖所有美德的一个总称。这种思想既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群体关系准则的规定,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规定为道德性,并把这种"仁爱"道德作为衡量人与人之间经济往来是否合理的尺度。所以,儒家"仁爱"伦理思想的特点在于重视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群体性,而且用伦理关系来解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认为道德是维系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观点自古以来就有之,它折射出治国安邦需要先安民心的理念。从这种意义上讲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于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怎么样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怎么样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导入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理贴近人,贴近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18.
聂世军 《领导科学》2006,(10):37-38
领导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统领人、激励人、影响人、感化人的行为。领导者要想取得良好的角色行为效果,拥有好的口才是一个重要甚至是必要的条件。好口才没有千篇一律的不变模式,源于其发生作用的机理也是千差万别的,如同用兵,也分“正道”和“奇道”。若对“正道”加以归纳,以下便是口才发生作用的几种基本机理。以义服之何为义?概而言之,义就是一种责任。同样的人相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责任。对人类而言,就是探索真理、维护共同的崇高价值之义;对国家而言,就是挚爱忠诚之义;对民族而言,就是荣辱与共之义;对法律、道德而言,就是维护公平正…  相似文献   

19.
朱永新 《领导文萃》2009,(22):130-134
现代很多人在讲人文精神,讲科学精神,讲得很玄乎。什么是人文?我认为所谓“人文”就是关乎人与关乎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文化),这加起来就是人文。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走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20.
河之洲     
做人与立德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可见,做人是多么重要。什么是做人?说到底,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坚守的道德。以诚立德。就是为人诚实、守信、正直、坦荡,这也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古人讲,“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才辅德。有句话说得好:“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没有才能、学识支撑的道德会显得软弱无力。以小积德。一个人应当把做大事、立大德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但不应以此为借口对小事小节弃之不管不问,否则会因小失大。没有做好小事的勤奋耐心,没有做小事的点滴积累,做大事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