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月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45-46
对于海派文化,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角度,都有研究.我这里只想从移民人口的角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3.
4.
李伦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44-45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海派文化,是我们上海城市之魂.
上海城市文化,沉淀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中,融化在市民的血液和气质里,根深蒂固,特色鲜明.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除了城市外貌、说话口音、生活习惯等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市民精神气质、生活观念、思维方式、情趣爱好的不同.这种差异性相当丰富而复杂. 相似文献
5.
钱乃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50-53
20世纪50年代的海派文化,既生根于三四十年代深厚的土壤,又加入一股清新奋发之气,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扬,在成熟中继续获得发展.50年代海派文化的特点是:散播面广,民间的参与度高,文化气息浓厚,群众热情踊跃,雅俗共享同乐,中外元素渗透,表现了海派都市文化浓郁的上海和江南地方特色,与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京派文化有明显的差异.它是40年代文化的惯性延续,又是新生活时代精神的硕果,表现了富有活力、多样化争艳、市民化低价参与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剑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47-48
一
提到海派文化,必然会提及海上画派、海派京剧、海派电影和海派文学等,它们建构了海派文化的独特内涵,奠定了海派文化的传统.著名学者陈旭麓曾经指出京派是传统文化的正宗,海派是对传统文化的标新,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这是切中肯綮的. 相似文献
7.
沈善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48-50
历史上"海派"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京派"而言的,当今的"海派文化",固然与历史上的"海派"有承继关系,但是已经注入更多的新的内容.今天的"海派文化"实际指称的是现代中国城市文明的一种模式.中国人是擅长形象思维的,也许不能用理性的语言来概括、定义,但只要说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名字,一般的中国人(至少是这三个城市的居民)心目中对这三大都市的文化、风格就会有一个明晰的、不会混淆的印象.海派文化、海派风格、海派精神是客观存在,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中的海派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关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55
同乐坊是上海多元文化的缩影,同乐坊里的老建筑承载着百年工业文明的发展史.
它曾经是工业繁荣的一段记忆;现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阵痛,建设者探索设计的一个符号;将来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向往. 相似文献
9.
程乃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53-54
一
电影本属西方概念的文化,所以从其问世时起,就注定带有浓厚的西洋元素:从情节、摄制、发行、推广到上映,无一不挑战着上海传统的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福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54
在上海街头,一些重要的文化单位所在位置的指示牌,或一些重要的文化遗迹的介绍、说明牌子等是文明都市的一种重要标志.因此,对这些标牌所载文字的内容必须认真审查,如果出了错,效果适得其反.总起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1.
陈绪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海派文化是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都市文化,它主要由吴越文化、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混杂而成.以海派文化作为研究视角,海派文学的商业性、现代性是研究的热点,其传统性则有待于拓展、深化.从传统文化角度加强海派文学研究.有助于把握海派文学的全貌、本质,也有助于认识海派文学精神的复杂、多元,揭示海派文学的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而海派文化不仅彰显了上海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国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上海市设计创新政策的落地与推进,上海的本土设计逐渐在全球设计界崭露头角,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海派设计特色。本研究从实用主义设计哲学出发,分析了海派文化熏陶下,海派实用主义设计的兴起,进一步探讨了海派实用主义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途径,为海派创新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路云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海派文化是中国近现代独特的文化现象。20 至40 年代的旧海派标志着近现代中国文化的高峰,推出了一大批文化巨人。50 年代以后, 随着各种社会变革的发生, 旧海派逐渐衰微。原先云起霞蒸、八方竞争的文化格局不复存在, 加之文化重心北移, 至80 年代末, 旧海派已经沦亡。同时, 京派文化也因为失去其海派文化的对立面而消亡。海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重商重迁的海洋化胸襟, 重视人的原始生存力与创造智慧, 并且格外关注时尚文化与市民趣味。旧海派的沦亡实际上正是这种文化氛围、机制与精神的沦亡。新海派的建设是极为艰难的, 新旧海派文化的接轨已不再可能, 随着代表旧海派文化时尚精神的港台流行文化的崛起, 人们对海派文化的企图重建可能仅仅是对旧海派赫然成就的永恒回忆与纪念 相似文献
14.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国际政治学概念。全球化时代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海派文化正在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源泉;海派文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上海和中国,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张振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8-114
海派电影文化源自海派文化。本文从上海地域文化背景着眼 ,较系统地阐析了海派电影诞生伊始便形成的“影戏”、“传道”两个传统 ,开拓性、务实性、随俗性等美学特征 ,以及上海观众审美心理随时代发展而嬗变的内在动因。文章指出 ,只要挖掘和弘扬海派文化融汇百川、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 ,克服其负面影响 ,海派电影文化当能走出目前欲振乏力的困境 ,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下半期西方器物文化促进了海派家具造型风格的多样化,西方技术文化引导上海家具制造业从纯手工业向机器生产方向发展,西方设计文化改变传统的道器观转向现代设计理念,西方商业文化加速了海派家具的传播。海派家具产生于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相撞的过程中,因而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中西合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吴苏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2):91-93
海派文学兼有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特性。海派文化继承了吴越文化的传统,同时又具有很鲜明的开放性与现代性,海派文学则生动如实地展现了海派文化特有的内涵;海派文本中充满了浓郁的市井传统,但其日常生活和生存空间里却透露出现代商业社会的种种痕迹;海派文学在中国文学的艺术传统中吸收了灵感和营养,但在艺术表现领域更多地开始了现代性的探索,完成了对传统文学艺术的一项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文化及诗歌风格为依据 ,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古典诗歌划分为四大经济文化带 ,即河朔边塞牧农经济文化带、中原农业经济文化带、长江农商经济文化带和东南沿海农商渔经济文化带。宋代以前东南沿海经济文化欠发达 ,没有形成经济文化带 ,其后逐渐发展 ,至清代、近代形成。东南沿海诗歌亦逐渐增多 ,至近代形成了海派诗歌 ,以其特有的内蕴及海派风格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上海商业的兴盛与海派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英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4):13-19
海派文化曾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所反映出的主要特征,均与近代上海商业的畸形发展和社会的商业化不无关联。商与文的紧密结合,使近代海派文化一方面具有灵活多变与务实创新等不断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在认识和评价近代商业发展对海派文化的影响时,也应对这两方面均给予充分的重视,否则将会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20.
刘士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5)
现代化进程是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战略调整过程,对于上海而言,在初步具备了参与城市竞争的资格与身份之后,上海开埠又为自身迅速获得以西方文明为主体的现代国际资源打开了通道.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国际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大都市,是因为在上海发展的每一关键时刻,都能吸收到当时对世界和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念、智慧与精神.上海在每一重要阶段都与不同形态的轴心期智慧直接相关.始于上海开埠至1930年代确立的上海文化中心,对深入了解中国文明如何融入全球化的新轴心时代,是一个最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精神文化形态.在中西、古今的矛盾与冲突中,上海成功地完成了新的精神觉醒并创造出独特的新文化形态,在充满血与火、生与死的现代深渊中探索出一条生命之路,为中国开始纳入新轴心时代的世界新文明体系充当了先锋.上海在新轴心时代的精神觉醒与新文化形态则直接开启了中国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审美趣味.海派文化精神与海派生活方式,在促进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转型上,是现代中国任何一个区域文化都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