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中相关政策措施不到位,宏观经济监督控制和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以及一些单位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等,使会计信息不真、不实的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每个会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中相关政策措施不到位,宏观经济监督控制和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以及一些单位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等,使会计信息不真、不实的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每个会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一般法理还是经济法这一部门法层面看,经济法软法的治理功能正在得到彰显。为此,有必要对经济法软法的基本类型、经济治理及其理想模式、经济法软法治理得以实现的路径以及基本规则进行理论阐释,使经济法软法在经济治理中发挥其应有功能。为达此目标,本文首先对其渊源加以分类,将其类型化为公共政策类、行业规章类、专业标准类、市场交易主体类和国际经济法软法规范等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从经济学和法学理论中探寻经济治理的旨趣,进而基于经济治理的本质探讨经济法视域中经济治理的理想模式,从该部门法角度厘清并选择"经济治理模式",该模式即为"经济法规范文本层面的治理+经济法软法规范的治理"之软硬结合模式,其实质就是经济法软法与硬法并用。最后诉诸价值分析从应然角度研判,提出经济法软法治理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认知观念、厘清治理路径、协调硬法与软法实施,并遵循冲突时软法让位于硬法、和谐时软法优先于硬法两项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锡妹 《东方论坛》2003,(4):108-114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从经济基础上说 ,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期的产物 ,从法律发展的内在要求上看 ,是运用公法手段对私法世界的干预 ,对私法世界进行公法干预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从历史上看 ,经济法从产生到确立最直接的导火索是战争和经济危机。而经济法的全面发展则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回顾历史 ,从 1 92 9至 1 93 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国家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特别是在美国 ,工厂纷纷倒闭 ,失业率急剧上升 ,证券市场完全崩溃 ,经济损失极为惨重。美国经济界竭力分析原因 ,寻求对策 ,并得出结论 :会计核算不实 ,会计报告不准 ,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投资膨胀和信贷关系紊乱 ,是诱发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更是触目惊心 ,据报道 1 999年财政部对 1 998年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三次抽样调查 ,1 0 0户企业中就有 8家存在资产和盈亏不实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复杂,危害严重。因此,有必要从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的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角度探讨我国会计失真现象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从会计主体的内部和外部、会计工作环境完善及会计档案管理约束等多方面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及管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信息披露通过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因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存在契约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第三方审计失灵等问题,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政府管制成为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国际经验,健全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管制体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披露通过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因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存在契约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第三方审计失灵等问题,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政府管制成为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国际经验,健全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管制体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法和经济法都兼具公法与私法双重属性,且都强调法律关系主体的多元性、权利义务的共生性、行为模式的非对抗性,都将公平和公正作为第一位的价值追求,都更为关注法律实施的实际效果。区别在于社会治理法的原则涵盖且远远超出了经济法原则的内容,并且更为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在调整对象的主体方面,社会治理法和经济法的法律主体的类型是相同的。在调整对象的关系上,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都被涵盖在了社会治理法的法律关系之中。在调整对象的客体上,社会治理法的客体囊括并超出了经济法的客体。  相似文献   

10.
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特别是利润不实,虚盈实亏、隐瞒亏损等现象,必须予以充分揭露,并探求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会计信息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危害较大.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探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中普遍存在会计信息造假。从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囚徒困境”出发,构建了会计舞弊行为模型,从成本收益和治假机制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必然,提出要加大违法成本、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来约束会计信息造假。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诈骗犯罪不是一个独立罪名,而是传统诈骗犯罪依托网络技术而衍生出的新型犯罪形式。在我国当前的刑法体系中,网络诈骗犯罪只能依靠传统的诈骗罪条款予以规制。然而,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不同于传统诈骗犯罪的新特点。尽管我国当前的刑事治理已经呈现出刑法保护前置化的趋势,但受制于保守的刑事立法体系以及处罚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刑法治理与社会现实和犯罪发展相脱节。针对这一现状,应立足于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需要,从构建开放性刑事立法体系、把握网络诈骗犯罪新特点、规范完善刑事处罚机制、完善刑事治理配套措施方面对现行刑法规制体系予以完善,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网络诈骗犯罪刑事治理。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息欺诈及其法律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信息欺诈行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力量。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欺诈行为的法律特征和企业信息欺诈的法律防治现状,认为强化法律防治刻不容缓,当务之急应做好完善现行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反企业信息欺诈专门立法,健全企业信息欺诈刑事惩罚制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当前经济危机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影响,从财务舞弊的三因素出发,指出经济危机对舞弊三角理论中的三要素都有刺激作用,必然将刺激舞弊活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令会计学界头疼不已的问题,也是会计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会计信息失真可能给股东,债权人等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近年来,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些企业迫切想要融资上市,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也日益增多,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给我国经济造成了诸多伤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日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加强网络化和制度化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督查和惩处力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会计造假案件不断出现,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顽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会计造假的原因有:利益驱动、产权虚置引起的企业外部监督失效、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的政府监督效用低下和会计诚信缺失。因此,应从多方面寻求治理对策:引入保险机制对会计信息真实度进行保险;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与保护体系;建设会计诚信,加强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18.
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在于确保享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会计造假是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罪魁祸首。本文主要研究了制度在会计信息形成中的作用、会计造假的基本内涵及表现、会计造假产生的制度运行机理以及治理会计造假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次贷"危机所涉及的体制和制度问题都是经济法学传统的、固有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在应对这场危机中,经济法学大有可为.住房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及"次贷"危机是典型的"综合经济法律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法,需要动用各法律部门尤其是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原理,综合系统地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以及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舞弊的动机是不同的,对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造假的主观动因进行了比较,并剖析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根源,旨在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