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坡帽村是该县最典型的仡佬族聚居村。贞丰仡佬族目前的语言使用状况是:绝大部分人通汉语,大部分人同时使用汉语和母语(仡佬语),部分人除母语和汉语外兼通当地的布依语。历史上,贞丰仡佬族的双语类型经历了从仡佬—汉到仡佬—布依又返回到现在的仡佬—汉双语这样一个"V"字形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贵州黔西县五里乡罗家寨布依族是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区的"民汉"双语少数民族,通过对该地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该村布依族虽然从语言行为和语言态度两个维度表现出较强的母语认同感,但由于受汉文化的强势冲击及自身理性开放的语言态度影响,母语认同感呈现隐形代际差异,而汉语认同感体现实用主义倾向,这两方面因素会成为该地布依语传承和使用的潜在危险因素。同时调查发现,文化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会影响语言认同感,进而影响语言选择、语言使用及其他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3.
他砂乡汉语比较句有“乙+甲+A/VP+些”“乙+甲+A+MP(些)”“越□ko55越+A/VP”“(一+M)+和/比(一+M)+A/VP +些”“甲+A/VP+的+没得”等特殊格式。这些迥异于普通话及周边汉语方言的比较句是土、汉双语人使用汉语时受母语干扰的产物。土、汉双语人说汉语时受母语语法规则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根据国家、地区情况的不同,双语教学具有不同的定义.在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双语意为英语和母语;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意为汉语和本民族语;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双语意为汉语和英语.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和模式,对中国国情下双语教学的定义所包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所需要素的思考,有助于加深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有效地指导双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方块布依字”及其在布依族宗教典籍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块布依字”是布依族民间流传的一种仿汉字的记音符号 ,主要通行于宗教职业者群体。布依族宗教经文手抄本中的用字和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 ,或用与布依语相同或相近的音来记录该语音 ,或根据布依语词义、用汉语方块字的字符重新造字 ,或用与布依语同义的词来记录 ,或直接用汉字本身来记录。“方块布依字”在布依族宗教典籍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黔中布依族中除流行本民族民歌外,还流行大量汉语民歌。这些汉语民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以及儿歌等。其中以礼俗歌与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黔中布依族汉语民歌是汉文化传播的结果,属于自然传播,符合文化传播中的“适应原理”,其体式上与汉族民歌相同,但演唱方式有较大差异,内容、风格也具有浓厚的布依特色。无论是礼俗歌还是情歌,在汉族民间已经缺少相应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却在布依族中找到了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布依族中的汉语民歌虽然使用汉语,但已融入布依族文化体系,成为布依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布依族汉语民歌属于布依族民歌。  相似文献   

7.
论布依学     
布依学是一门以单一民族--布依族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自20世纪初开始,布依学经历了酝酿和萌芽两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末布依学会的成立以及"布依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布依学学科的创立.布依学会作为学术团体所搭建起的学术研究平台,凝聚和整合了布依族研究力量和学术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学术活动的开展,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推...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需要双语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就要有一种为不同民族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双语服务。双语服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竞争手段,它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双语服务是指为两个以上使用不同语言的集团或个人提供两种或多种语言服务。在我国,双语服务主要有民汉双语服务、英汉双语服务、汉语双方言服务三种类型。我们必须提高对双语服务问题的认识,制订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大力培养通晓双语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布依语里常见四音格动词重叠形式,布依族说汉语时直接用汉语的语言材料逐一翻译这种四音格词语,不仅把四音格词语的意义,而且还把其构造方式引入了汉语。而这些四音格词语在与布依族杂居的汉族中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就是汉语对布依语语法的借用现象。在借用过程中,双语阶段是必不可少的阶段,而布依族中掌握布依语、汉语的双语人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代满汉双语会话书是在旗人母语产生语言磨蚀、出现减损型双语现象的背景下产生的.满汉双语会话书采用满汉合璧的形式,以满式汉语为中介语,对旗人进行满语教学.清代满汉双语会话书减缓了满语的消亡,为语言接触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小打音乐为研究对象,对布依族小打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音乐的组成进行分析,观察布依族小打音乐的活动情况,力图对布依族小打音乐的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西部农村残疾人的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如何分析西部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和基本现状是一个值得学术界关注但通常被忽视的领域。本文利用从各级残联部门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以及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收集的深度访谈资料尝试分析西部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基本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西部农村残疾人的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一些布依族村寨较好地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文化.龙泉寨是惠水县的一个自然寨,当地的婚姻习惯法制度在当代发生了重要变迁,但仪式婚制度与国家法多元并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存在传统上寨老调解婚姻纠纷的习惯法制度残余.当地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在结婚和离婚制度方面存在与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布依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随之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布依族母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孕育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以及布依族母语人的传统观念。在城镇环境中,布依语的交际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丧失,布依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如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使布依族母语得到保持,使布依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文章在全面分析城镇化建设给布依族母语应用带来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布依山歌是布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口头传承文学,研究、挖掘布依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促进布依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布依族人口将近20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布依语。目前大多数村寨的布依族主要以汉语作为交际工具,而本民族语言已处于严重濒危的状态,仅在少数中老年人当中保存使用,青少年和儿童普遍不会说甚至听不懂布依语。本文在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基础上对贵阳市郊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特征以及人们的语言文字态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四川布依族的基本情况,着重论述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包括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信仰崇拜、婚丧习俗、节日、禁忌等等.文章认为,布依族稻作文化是适应我国西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民族传统习惯而形成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南方农耕民族生产、生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八番土司后裔根据族谱和传说普遍认同"祖先是外来汉族将军"。从史料推论,其始祖应是布依族。百姓误读元朝官职、八番精英模仿汉人构建"外来祖先"之说以及八番地区布依语让位于汉语是这种族源认同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以其独特的歌唱艺术作为礼仪,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试图从布依族酒歌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探讨它与布依族礼仪的交融形态,以期达到对布依族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促进布依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