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治学视野下,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具有政治性质的经济问题,这一问题正在成为影响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还同社会转型期间权力运行机制不完善、权利制度供给不充分等密切相关.合理分配权力、规范权力运行、保障权利的充分供给是解决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之道.  相似文献   

2.
王金明 《兰州学刊》2004,(3):134-134,74
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它既要求公平,又要兼顾效率。税收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体系中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税收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定位国民收入分配是由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面共同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和过程。众所周知,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一对十分古老而又难以调和的矛盾,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障碍和问题,并且还是收入分配中难以协调的目标。在国民收入三个分配层次中,各分配层次的作用空间,对公平目标的追求不同,决定了税…  相似文献   

3.
财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收入分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财政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手段。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财政应从自身职能出发,完善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制度体系,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4.
一、宁夏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国民收入结构,除了生产结构外,还有分配结构与使用结构之分。分配结构是从价值形态和所有权角度考察的。使用结构是从实物形态和使用权角度考察的,是在分配结构的基础上,经金融部门和商品交换调节而成的。1978年以前的一段时期,宁夏国民收入的分配与使用,都存在重生产轻生活,向生产性积累倾斜的偏向。自1978年开始纠正这个偏向之后,从国民收入使用结构这个角度考察,生产性积累在“六五”时期偏低,“七五”时期即已恢复正常,从整个80年代看基本上是协调的。若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考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整个80年代,国民收入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实施“三步走”现代化战略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表明,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出现了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态势,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阶段,“两个比重”的下降不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利于第三步现代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过程及其走势胡海峰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改革十几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一直为理论界所关注。由于对总的分配格局的判断直接关连着宏观经济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因此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指出二元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制度性因素。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创新分配体制,即把二元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变革为城乡一体化的收入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在国民收入分配层面表现出两种发展路径:在政策层面,国家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在体制改革上探索力度很大;与此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发展战略的导向,收入分配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收入分配有关问题的梳理,对"十二五"规划中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一些前瞻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1.国民收入地区流动的方式和作用 国民收入的地区流动或地区转移是国民收入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察的是一个地区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地区间进行分配和使用的问题,这是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共同现象。因为,国民收入是由分布在各地区的单位生产和创造的,在全国分为不同地区的情况下,只要中央政府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只要地区间的金融和投资活动有一定发展,就会发生国民收入的地区流动或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不同种类生产要素收入初次分配公平问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种类生产要素收入初次分配公平问题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问题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全部生产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不是实质公平问题,而是实用公平问题.生产要素收入初次分配按贡献分配是相对公平的分配原则,但按要素贡献分配并不能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生产要素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判断,但并不存在单一的简单而直接的判断方法.生产要素收入初次分配的实现,既要利用市场机制,也需要政府积极而合理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财政是建筑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的,是国家对国民收入实行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工具。通过有计划地动具和分配货币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财政的重要作用之一。我们知道,国民收入首先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第一次分配,即所谓原始分配。我国的国民收入原始分配的结果是:(1)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税收入;(2)集体经济如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处理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赵红梅在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无论是在国有经济还是在集体经济中,都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物质利益,三者各自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体现了三者的利益关系。应该说,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又存在...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收入再分配公平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虽然存在一些共性,但在公平的具体含义、具体内容、政府干预机制、实现机制、结果平等的地位、功能、具体判断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两者差异的存在意味着要同时实现再分配公平与初次分配公平,政府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应该在坚持公平原则的条件下,根据两者的差异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公平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4.
税收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发挥税收调节分配作用的关键是明确定位,协调各税种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税收调节体系。本文从有关税收理论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健全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税收调节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体制并不符合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规律,而应当是初次分配就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再以二次分配促进公平.当前,我国初次分配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扭转初次分配不合理局面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初始分配公平,还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有效率发展,从而较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省财政困难原因笔者有四点认识: 第一、我省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而不是仅由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过快造成的;第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其他分配渠道出了问题,而不仅仅是由于财政分配渠道出了问题;第三、国民收入分配出现问题,既有财政原因,又有非财政原因,其总根子是全国范围内的经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内涵有三:一是国民收入总量分配政策,即根据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同实际的国民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状况而制定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大于实际的国民收入总量的超分配政策,就属于这类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二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即根据个人劳动、个人资产及社会福利而制定的劳动收入、资产收入及福利收入的比例关系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而减少福利收入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就属于这类收入分配政策;第三是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政策,即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所制定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按劳分配政策就属于这类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上是合理的,也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效率提高的。但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事实上,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民收入分配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比例应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特别是当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之后,政府收入占GDP比重逐步缩小应是必然趋势。为此,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对于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紧迫性.收入分配不公在于缺少把"蛋糕"分好的合理的分配机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源;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分配不公难以发挥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着力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解决机会不平等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体制转型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作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对公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国有经济配置领域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大之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其内涵尚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计划经济运行的体制基础,而决定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其不断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国家财政主导型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一五时期至八十年代初,我国国民收入中储蓄部分基本上为国家财政所占有。因此,国民经济投资主要体现为财政投资,它保证了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然而,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市场化改革的累积效应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源来源:王春正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