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科学哲学家的王星拱,在他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概论》以及其他文章中,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宇宙观和知识论。文章在评介他的世界观和知识论的基础上,论证他的哲学取向接近于马赫和皮尔逊的感觉论,而不是什么物质论、观念论、实证论、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2.
陈启新教授著《中国民俗学通论》陈启新教授的新作———《中国民俗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今年上半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者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81年经批准中山大学复办了人类学系,随之调至人类学系任《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工作,并开展了有...  相似文献   

3.
林定夷同志《科学研究方法概论》一书,内容新颖,富有独特的见解,笔者读后收获不少,但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提出来商榷,以便引起我国学术界对"方法"研究的重视.一"方法"是"方法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同理,"科学方法"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是"科学研究方法论概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目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末以来,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现代化,已逐步成为我国逻辑事业发展的主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与逻辑研究现代化事业的长足进展相比,我国逻辑教学的现代化迄今在总体上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非哲学专业逻辑教学尤其如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既有赖于逻辑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氛围的改善,亦有赖于广大逻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山大学梁庆寅教授主编的《传统与现代逻辑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的出版,便是逻辑教学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可喜成果。作为原国家教委立项项目“综合大学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研究”的一项成果,《概论》…  相似文献   

5.
由教育部思政司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两课”暨优秀教材建设研讨会2001年5月12日至13日在我校召开。我校贾志勇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何云庵教授任副主编、朱铃教授主审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以及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法律基础》3本教材荣获优秀教材,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6.
《法国大革命史词典》已于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庆典前夕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组织编写,该会名誉会长端木正教授任主编,刘宗绪、陈崇武、骆幼玲任副主编。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单位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参加撰稿工作并担任编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时代的新发展,新版国家示范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特色就是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理论框架、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如何体现出这门课程的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许庆朴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性,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它们之间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才给我们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重点研究世界观或者重点研究方法论的可能性。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纷繁的社会中,对其进行教育,使之更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本文从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入手,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石晓斌,王济民,苏伟成教授等编著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教育简论》(以下简称《简论》)一书,1997年6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蒙编著者不弃愚昧,惠自一册,感而通览一遍后,觉得《简论)在很多方面有创获,尤其是科学学和教学学尤为突出,兹分述之。1科学学上的开拓《简论》全书分6章,依次为:《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经验认识方法》、《理论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自然科学的认识层次和研究程序》。论述了科学与哲学,科学与教育和心理科学与人才,科学与情报预测等等。而科学方法论则是全…  相似文献   

11.
刘歌德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适合大学生使用的较好的哲学教材。《概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作了新的探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问题,近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较多,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设想。我们认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体系同它的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只有一个,但它的教学体系则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冯育柱,男.汉族,1933年9月生于山西汾阳。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自愿来到青海从事民族高等教育。1958年赴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深造,师从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史家、鲁学家李何林教授,研读并直接参与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期间与他人合作出版《〈林海雪源〉分析》。1960年7月返回青海民族学院,任中文系汉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文选习作》、《语文教学法》等并参与审定《藏族文学史简编》。1964~1970年在院教务处从习汉语文成效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1971年返回中文系。1980年后讲授《马列文论》、《文学理论纂础》等,1987年晋升为教授,为院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遗余力.建立起文艺学科的学科体系,为本科生主讲《文学概论》、《美学》,为研究生讲授《美学文选》、《中国古代美学流派》等课程。  相似文献   

13.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任剑涛、郭巍青、郭正林、肖滨教授等主编的学术文集——《中山大学政治学论丛》,2003年12月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娟(美国)、何包钢(澳大利亚)、刘恒、马俊、王绍光(香港)、郑永年(新加坡)等20多位来自国内外政治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出任编委,还特别聘请到了我国老一辈著名政治学家、享有“行政管理学界泰斗”之美誉的夏书章教授和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前院长王乐夫教授担任学术顾问。  相似文献   

14.
由武汉大学任主编、中山大学任副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教材,自198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为国内许多大学哲学系所采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现已累积印数近十万册,成为目前广泛使用、影响很大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之一。1987年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了该教材的评议、修订座谈会。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等十一所高校的中国哲学史任课教师代表出席了座谈会,结合教学实践,对该书的评价和修订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讨论中,大家从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科学化和提高中国哲学史教学质量的双重目的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指导,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体系等方法论问题作了一些富有新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继《科学逻辑》和《自然科学认识论问题》之后,张巨青教授主编的《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科研艺术》)又与读者见面了。该书是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既是一部科学方法论专著,又适合于作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材。该书有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顾奎相教授     
顾奎相,笔名沈湘岩。1939年隆冬生于岫岩北部乡村。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走出校门后,于报刊任记者和编辑,首尾15年。1981年底回辽大历史系执教,198C年晋升副教授,同年任校长助理,次年任副校长,1992年晋升历史学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助教进修班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宋史》、《历史学概论》等课程。在冗繁的教学和管理之余,致力于史学史和改革史研究,出版的著作有:《司马光》、《中国史学史讲稿》(合作)、《<资治通鉴>选读》(合作)、《改革理论探索》(主编)、《中国古代改革家…  相似文献   

17.
由中山大学刘歌德教授等主编的《邓小平理论概论》已于1998年9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为两篇共十二章,第一篇为邓小平哲学思想概论共三个章节,第二篇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共九个章节。全书运用理论和实践、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中得出了许多新的、独到的见解。该书的理论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新的表述;其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较深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三,突出了邓小平人民为本的思想,井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井列作为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8.
《小逻辑》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逻辑学思想的精粹.郑又成教授的新著《黑格尔〈小逻辑〉解读》一书,是一本研读《小逻辑》的导读性著作,具有注重世界观、突出方法论、紧扣闪光点、挖掘新意蕴的特色,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良荣1946年1月生,浙江镇海人。196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在江西省吉安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0年。1979年9月再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1987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指导方向为新闻学理论。李良荣教授曾任新闻学院副院长(1987年-1993年),主管教学工作,现在兼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知院研究员,杭州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李民蒙教授致力于新闻学、宣传学、传播学的研究,尤以新闻理论见长。他写出建国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当时国家…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与高校邓小平理论课的案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表现形态是一套行动方案,其根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开放性,其主要功能是指导行动和解决问题。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邓小平的实践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