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兵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洪升虽以他的传世名作《长生殿》在巾国戏曲史上争得了一席宝地,但物换星移,时至今日,人们对其佳制的主题产生这样热烈的争论,却是他所始料未及的。《长生殿》无非是以唐玄宗时发生的安史之乱为背景,叙写了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剧作家思想上的民主因素和卓越的艺术天才。可是,由于李杨爱情故事这一题材自身的矛盾、作者思想的矛盾以及对作者创作主旨与作品主题这两个概念理解的混乱,所以,对这一剧作主题的理解,也出现了各持有据的说法,诸如爱情说、政治说、爱情兼政治说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想在澄清作家创作主旨和作品主题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的基础上,对爱情一说略加申述。 相似文献
2.
清初洪升创作的《长生殿》 ,是中国古典戏剧名著 ,但对其主题却说法不一。虽然古典文学界目前大多承认了这个剧本的爱情主题 ,但仅此还是不够的 ,《长生殿》的真正主题是宣扬具有启蒙思想色彩的“至情”说 ,此说是对汤显祖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本文认为,明清传奇已形成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新特点,“言情”只是维系宏大艺术结构的手段,“杨李情缘”具有虚假性和丑恶性两大特点,《长生殿》后半部是前半部的“杨李情缘”在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特殊环境中的继续,情缘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异;其中最使人感奋和沉思的不是情缘,而是一群具有爱国思想的人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曹学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关于《长生殿》的主题,近一两年,又陆续有些文章提出看法。有的认为:《长生殿》主要是作者“强烈民族意识的曲折表现”,作者要写的是“一个‘弛了朝纲,占了情场’的皇帝所招致的社会政治悲剧;自然,其中也包括他个人的悲剧”,它要“点出做为一个皇帝,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弛了朝纲,否则将会给社稷、民族以及自身造成惨痛的悲剧。”这种 相似文献
5.
赵齐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4)
一《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这是学术界争论最多而且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通过李杨的故事表现作者的爱情理想,是《长生殿》的中心主题。但作者没有孤立地描写爱情,而是把它同当时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因而这部剧作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在关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认识上的进步思想。这种进步思想同作者在剧中所宣扬的爱情理想本身,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吴国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长恨歌》是唐诗中的精品,古代叙事诗中的杰作,与《琵琶行》堪称为诗人白居易之“双璧”。《长恨歌》的主旨何在?历来众说纷纭,大概有“讽谕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等。我持“怨恨说”,认为这首著名诗歌的主题就是歌“长恨”,对人间美丽的爱情无法实现而表示深深的怅恨,这才是全诗主题的实旨所归,堂奥所在。 相似文献
7.
龚淑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68-69,72
《夏天》是哥特小说 ,其主题是惧怕异性。女主人公对养父罗约尔是恐惧其性威胁 ,对情人卢歇尔斯是害怕失去他或是被他遗弃。小说的价值之一就是伊迪斯·沃顿开创了哥特小说的新领域─—对异性的恐惧 相似文献
8.
孟繁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1)
洪升在《长生殿》“自序”中说:“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在“例言”中说,他对二稿《舞霓裳》进行修改的原因,是因为“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所以他便在三稿《长生殿》中“专写钗合情缘”了。《长生殿》第一出“传概”说得更明确:“先帝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这里作者一再表明,《长生殿》是部“言情”之作。除作者声明外,时人也把这部作品视为“言情”之 相似文献
9.
唐宗秀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6)
从一九五四年纪念洪昇逝世二百五十周年以来,学术界曾經对《长生殿》展开过不少的爭論。有些問題,至今意見仍很分歧。这篇文章想就作品的主題思想及李楊爱情評价等問題来談談我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对《长生殿》的主題,有的认为是政治批判,不时爱情主题,有的則强調是爱情主题不是政治主題。这种爭論并不是今天才有,早在《长生殿》問世之时就已經产生了。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說:“棠棣相国尝称于是剧乃一部鬧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这可說是当时一般人对《长生殿》的看法。但朱襄在《长生殿》的序里說:他看到 相似文献
10.
邹自振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4,(4)
汤显祖的浪漫主义戏剧派一直延续并发展到近百年后洪升的《长生殿》。洪升把李、杨的爱情理想化为生死不谕的真正爱情,演出了一部“热闹的《牡丹亭》”。《长生殿》的第一出开场[满江红]不仅为该剧的主旨,而且总结了从《牡丹亭》以来近百年的浪漫主义传奇剧的特点。洪升明确地标举汤显祖的“至情”旗帜,是“玉茗堂派”的翘楚;其剧作中“情缘总归虚幻”的虚无思想也来自于汤氏。他写李、杨月宫重圆的虚幻,无疑寄托了自己人生失意的空幻之感。 相似文献
11.
12.
周子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
一传奇《长生殿》为清代前期杰出的戏剧家洪冥(1645——1704)的代表作。它问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激赏,历久未衰。作者在《长生殿·自序》中自述其创作意图时,明确地讲了两点:一是“言情”,亦即《例言》所说的“义取崇雅,情在写真”;二是“垂戒来世,意即寓焉”,这表明剧中寓有历史教训的深意,特别寄托着作者对家国兴亡的感喟。 相似文献
13.
李杨爱情悲剧是清代戏曲家洪昇的传奇《长生殿》的主体内容。说到《长生殿》,几乎无人不承认它是一出悲剧。作为悲剧,必定要有一个悲剧冲突。奇怪的是,人们忙着讨论《长生殿》的主题、人物,却很少有人真正从悲剧的意义上来探讨它的矛盾冲突。也许因为李隆基、杨玉环身份太特殊了,他们的遭遇是否值得同情和怜悯都成了问题,要与悲剧联系起来,话就更不好说,所以人们就绕道而行了。但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离开了对于悲剧冲突的把握,对于人物和主题的分析就都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所以,本文将在悲剧的意义上来讨论一下有关《长生殿》矛盾冲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曹贤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79-81
对《长恨歌》的主题 ,本文一反传统的“政治”、“讽喻”说 ,或者“双主题”说 ,而从最一般的人生真情进行探讨 ,进而解释了人们对《长恨歌》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赞同 相似文献
15.
许金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3)
《长生殿》作为我国古典戏曲的名作,在我国戏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是对《长生殿》的研究,解放以来主要集中于对其主题思想的论争;而对于它的精湛的艺术技巧,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这种片面性不但影响了对这部优秀作品在艺术上的学习和借鉴,而且离开作品的总体结构,各自从作品中摘录一些为己所需的词句来论证其主题思想,结果必然是各执一词,难于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结论。因此,本文拟就《长生殿》的艺术结构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对《长生殿》的艺术结构,历来评价甚高。下面我们试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6.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曹植的《洛神赋》一经问世,就以它那浓郁的抒情气氛,奇幻的想象,细腻的描写,优美生动的语言,倾倒了千百年来无数的读者。但对于这篇著名辞赋的主题,历来却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向志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长生殿》与《桃花扇》具有互补性 ,在题材选择上 ,前者偏于虚 ,后者重于实 ;情政选择上 ,前者偏于情 ,后者重于政 ;悲剧成因上 ,前者偏于内因 ,后者重于外因 ;哲理命意上 ,前者是悲怆 ,后者是悖论。《长生殿》与《桃花扇》各以其独特风姿 ,共同丰满了中国古典传奇剧坛 相似文献
18.
黄芸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6)
以洪?的真情观为切入点,交互采用文献研究和接受美学的分析方法,对《长生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悲剧叙事形态进行了深入阐释。洪?以"至情"为标举,将不会触犯时忌的李杨情缘作为戏剧的表层叙事,而深层的情感潜流则是被强化了的历史兴亡感,从而使得时代性的秘密情感——汉族文士被压抑在心底深处的亡国之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相似文献
19.
道教文化与《长生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48-55
该文认为,道教文化在唐明皇与杨贵妃文学故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唐明皇、杨贵妃题材的古代集大成剧作《长生殿》,杂取了大量的道教文化成分,使其情节关目受到深刻的影响,死生仙鬼的道教仙话模式是全剧情节的主线,人鬼仙、合离合等关目使全剧成为历史剧与游仙剧的二合一。道教文化因素,是作者抒情表意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剧作的后半部是全剧有机的、成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吴瑞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6):23-27
依据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可以认定洪《长生殿》中杨贵妃一人,“密誓”一事,是其“主脑”,可见李渔“立主脑”的结构理论是符合戏剧艺术的叙事规律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