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寿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正在进行探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是对实践活动,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拟谈谈对我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了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我们首先不妨以实践飞跃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作为借镜,进行反思,这对于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大概是不无启发的。 相似文献
2.
胡寿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7,(2)
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正在进行探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是对实践活动,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拟谈谈对我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了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我们首先不妨以实践飞跃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作为借镜,进行反思,这对于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大概是不无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傅腾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6)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公开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封信对形象思维的明确肯定和阐发,是对长期以来人们从事文艺创作的规律一和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和概括。完全可以预料,随着毛主席这封信的公开发表,必将大大解放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曾簇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Z1)
本文拟就形象思维讨论中疑问最多与争论最大的两个问题,即一,形象思维为什么是理性认识?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求得学术界同人的指教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雷鸣捷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7(2):78-82
本文通过对学生感性认识特点的研究,意在克服教学过程理论上长期存在的机械唯物论观点。文章认为学生感性认识的三个特点是:一、不是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所获得的理性认识的源泉;二、不完全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三、具有随机性和典型性,缺乏定向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6.
温靖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宋诗不用形象思维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宋代政治情况、阶级斗争情况的产物。 宋代不唯兼并之势甚炽,而且对农民的压榨也大大超过唐朝。这势必激起农民强烈的反抗斗争。宋朝统治阶级在加紧用武力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加强了统治。他们把儒家的传统学说略加改造,给予新的解释,建立了道统观念和理学思想。他们这一套思想体系把封建秩序说成是永恒的“理”,把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把农民的挨冻受饿都说成是合于“理”的、天经地义的;把人们生活上的一切要求都看作邪恶的东西——“欲”。他们强调“尊天理,窒人欲”。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毛孔,文艺、诗歌当然更是首当其冲。统治者甚至明确下令作家在诗文里直接去宣扬这个封建教条。这便造成了宋 相似文献
7.
姜正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69-73
“以人为本”在中西历史文化长河中思想丰富源远流长,却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停留于空想。当代“以人为本”之所以能超越空想,立足科学,成为现实的可能,关键在于马克思发动人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克服了以往一切人学理论的缺陷: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从人的“既成本质”转向“生成本质”;从“工具迷失”转向“工具复归”;从“英雄史观”转向“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8.
汪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4)
针对形象思维实质的不同论述,提出作者的观点:形象思维实质是想象,形象思维不是想象加思维,“伴有形象的具体概念”不是形象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9.
周世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91-95
整体理性认识是小说家创作获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整体理性认识一般具有深刻性、独创性、先进性、实践性的特点。当今小说家整体理性认识缺失,小说创作商品化、庸俗化,文学大师和世界一流的作品难觅踪影。本文认为,小说家要拥有自己的整体理性认识,主观上要善于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资源;要善于思考;要有探索的勇气、独立的精神、不为时尚所左右;要有独特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创作领地。 相似文献
10.
张传湘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对理性认识的具体阶段问题却缺少研究,现行的各种哲学教本在论及认识过程时,仅只一般地把认识过程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大阶段,而没有对理性认识的具体过程作些具体分析。其实,人类的理性认识如同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种发展着的过程,是一种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运动着的过程。笔者认为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是抽象 相似文献
11.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
魏晋时期,“名士少有全者”。公元300年,在西晋统治集团的内讧中,政治家兼文学家的当代名士张华,不幸死于政敌赵王司马伦的斧钺之下,“朝野莫不悲痛之”。作为一个在当时具有相当感召力的权臣兼文人,张华在西晋文坛曾扮演过什么角色?这是讨论魏晋文学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张华的创作风貌,一些论者已经涉及,但张华文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倡导文学之功,迄今尚未见专文讨论。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仅就张华文学实践(创作)以外的文学活动,作些初步论述,期望得到指正。张华是魏晋时期继曹氏父子以后又一个大力倡导文学的重要人物,是“文学的自觉”在西晋的最有力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2.
叶桂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首先从小说内容、作家与读者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之关系,然后论述了造成这种独特民族心理意识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几千年的“史官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概念的混淆妨碍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扰乱人们的理智,培根把这称之为“市场假相”。培根认为,由于概念本身的混乱,“它使一切陷于混乱,并且使人陷于无数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当前在认识论中,“感性认识”概念和“理性认识”概念各自有着多种涵义,造成了关于它们辩证联系论述的混乱和似是而非。 相似文献
14.
15.
张志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一)作家的形象思维和科学家的抽象思维都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都是认识的深化活动。两种思维都必须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客观现实的辩证途径。”也就是由事物的现象到本质,片面到全面,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就其性质来说,两种思维都是认识的 相似文献
16.
邓启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对于讲述和运用神话的原始民族来说,神话是他们特定的文化符号或思维密码,体现着神话的思维所具有的某种译解或认识事物的能力。 上占先民有自己认识和掌握世界的特殊思维方式,神话即为这种思维的产物之一,它成为他们对原始世界建构的解释体系和实用体系。关于神话的这种功能,国内外学者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见解。如意大利哲学家、科学家维珂,德国哲学家卡西列等,都认为神话是初民认识事物的特殊方式,是一种隐喻思维。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神话等“原始意象”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则将神话与科学的功能等同看待,认为二者 相似文献
17.
王方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形象思维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 据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美学》就明确提出了“形象思维”问题,可是从Eestalungen这个词并不能明确理解到,因为它的“思维”的含义并不明确。虽然别林斯基、高尔基等人多次提到艺术家用形象思维的问题,但是对于形象思维并没有作出充分的、公认的、无可怀疑的论证。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如《文心雕龙·神思》是讲高远的构思,并非“形象思维”本意,倒是《比兴》《夸饰》《丽辞》等可以说包含有古老的形象思维理论。但和近代的形象思维理论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8.
赵继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形象思维也属于理性思维,它不同于感性的表象。观念的形象是思维的最初元素,在观念的形象之中蕴涵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矛盾本质。形象思维以观念的形象为出发点和基本要素建立了形象运演系统。同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构成的理性思维的互补结构,形成思维系统的整体效应。因此,应该把形象思维作为重要的认识论范畴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步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10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最早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并最早进行了和谐社会的实践。21世纪和谐社会要由空想变成现实,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第三,缩小而不是继续扩大已经存在的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先富真正地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复信亲爱的章平实同志:你提到的《炎黄春秋》上刊登的两篇文章,我也看到了,与你有同感。这两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原则问题: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还是"偏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这个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实行所谓"回归人类文明的正道",即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