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作为一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典巨制,成书古老,内容丰富而庞杂。它是一部卜筮之书,具有浓厚的原始巫术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尊重历史,以史治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本文作者的立论前提和基本出发点。本文认为,《周易》以儒家思想为基干,全方位地荟萃先秦诸子杂家社会文化思想精华,集史前文化、图腾文化、原始巫术宗教文化,以及世俗经验哲学、人文社会思想乃至行为生活方式之大成,最终成就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史上的经典名著。从《易经》到《易传》,中华民族完成了从原始巫术宗教神性思维到世俗经验哲学人性思维的嬗变。《周易》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远早于古希腊罗马,是人类最早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进行全方位审视和探索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周易》“是宗教神学体系”和《周易》“宇宙观本体论的本质和主流是主观唯心主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作者认为,要正确地认识《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首先要辨明两个问题:第一,《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第二,《易经》和《易传》的关系是什么?本文认为,《周易》是一部既含有宗教巫术又含有哲学内容的著作,任何是此非彼的看法都是偏颇的。《易经》与《易传》的关系不是“旧瓶与新酒”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里,虽然混有唯心主义的杂质,但其主流却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当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是古代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之一,《周易》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西汉罢回百家,独尊儒术,《周易》和《诗》、《书》、《礼》、《春秋》并列为“五经”.以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周易》全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从赔经》衍生发展到《易传》,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巫术宗教向哲学人文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周易》这部典籍和先秦大儒孔子之间关系怎样呢?鉴于《周易》与孔子思想都非常庞杂,本文单就《周易》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生成与发展之关系问题略作管窥。一、《易经》申…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思维的发展史上,“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120页)《周易》的思维,即八卦思维独树一帜,渊源流长,影响深广。八卦思维,亦称巫术思维。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历来被称作巫术占筮之书。《连山》、《归藏》早已亡佚,无从考究。而仅存的《周易》自西汉以来却极受推崇,尊奉  相似文献   

5.
从殷周时期的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和《周易》中可以发现,当时的宗教思想已相当明确。从原始的卜筮到《周易》的卜筮,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中国的文化也由此从蒙昧进入了文明状态。据近人研究,《周易》中断定吉凶的辞句同甲骨文的卜辞相比,有许多是相同的,“贞”字也是卜问之意。这说明《周易》中的占辞是脱胎于或模仿于卜辞的。但《周易》所讲的筮法以及《系辞》所说的以蓍求卦的方法,不会早于殷人的龟卜。《周易》中的“神道设教”观念,是由宗教而教化人生的思想,是透过宗教的迷信性质来告诉人们人生道理的。《易》本身具有的神秘因素决定了它与宗教神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甲骨占卜、《周易》占筮的神秘主义体系中的思维探索内核与早期朴素经验主义,则充任了古代宗教思想的理论根基,最后发展成以《周易》开始的天人合一哲学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6.
在《诗经》诞生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纯文学著作。文学史家在研究上古文学的时候,常从一些非文学的著作中寻取资料。《周易》一书就被不少文学史摘录引用。本文对《周易》与上古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巫书的《周易》 ,在其本经中摄取了大量的物象来说明巫理。这说明 ,在原始巫术中直觉和想像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童年思维中最高智慧的原始巫术思维与原朴艺术思维是相通的。通过对《周易》本经中动物、植物、日用器物形象的分析 ,可以揭示古代巫师“立象明卦”的心理机制 ,进而探明原始巫术“取象”与后代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的异质同构关系 ,从而开拓中国上古文学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周易》:挣扎出来的哲学董运庭《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百科全书,它被奉为儒家的大经之首,历代受到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几千年来从未间断,虽经秦火,办独逃厄运,使它成为中国古籍中注释最多的一种。八十年代以来,《周易》作为“东方神秘主义”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周易》卦爻辞的表达形式,有类于《诗》之比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但在其形象之中,潜藏着抽象的阴阳观念,蕴含着带有恒定性和普遍性的哲理,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形而上的追求。这种形象性和抽象性的二重结合,是卜筮辞所特有的思维形式。它所昭示的是,《周易》卦爻辞作为中国哲学最初的文字表述,刚刚从宗教中脱胎出来的那样一种理论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0.
摘 要:作为源头活水,《周易》充分彰显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和谐思维的特色。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易经》体系和《易传》解释系统的灵魂;它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有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古代先民“五行”、“阴阳”、“天人合一”等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逐渐积淀成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对其后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最近,山东齐鲁书社出版了刘大钧同志的一部新著《周易概论》。堪称我国易经研究的新成果。此书,不但可以帮助初学《周易》的同志学到《周易》的基础知识:成书的历史,“经”与“传”的关系,“卦爻辞”的解释,“象”、“数”、卦变的概念与方法,《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等。作者并列举《左传》、《国语》的具体例子,简要生动、深入浅出,把古今卜筮从哲理方面作了论述。我们作为初学《周易》的人,十分赞许刘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它名为一部筮占书,而实为一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天人之学”。《周易》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都能从中投到各自的渊源。“厨易文化”还具有超时空的价值,诸如印度的佛教哲学,西方的近现代科学等等,无不与之相融通,所以它在当今世界上享有“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等美称。  相似文献   

13.
易为中华古代文化之滥觞,文艺美学之母体,人文智慧之渊薮。和谐美是《周易》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文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表现为阳刚与阴柔的对立统一,具象与抽象的对立统一.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产生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易性、流动性、辩证性。由交易为动力,经历辩证的途径,所揭示的生命美,乃是《周易》和谐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 ,学术界已成定论。然而对《周易》的产生 ,历来聚讼纷纷。本文把《周易》置于上古时代巫觋文化盛行的大环境背景之下进行探讨 ,认为《周易》是巫教盛行的巫觋文化的产物 ,是当时巫师们从事巫术活动占筮的整理记录 ,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人类掌握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式、多层次和多维度的。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一般有宗教的、实践——精神的、艺术的和哲学的四种基本类型。我们是不大容易理解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是用什么方式去掌握和认识世界的。在《周易》用什么思维方式掌握世界的问题上,传统的观点认为,《周易》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不言而喻是用辩证哲学思维方式掌握世界。近年来,学术界对此进行很多的有益探讨。有论者提出,《周易》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思维”和“整体思维”;有的则认为是“实  相似文献   

16.
论《史记》对《周易》的范式践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周易》和《史记》的传承关系,历来论者大多仅在于“通变观”。笔者不揣浅陋,发现《史记》中称引《周易》原文,著录其事其理,化用“经”“传”文辞的地方所在良多;更甚者,无论其宗旨还是体例也无不受《周易》的影响。谨循本溯源,略作探讨如下。 一 就整体而言,《史记》中对先秦典籍和诸家思想没有批判的唯有《周易》,并全面接受了乃父在《论六家要旨》中以《易传》之“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系辞下传》)为评述诸家总纲的方法,在《史记》中把《周易》作为表述思想和评判人事的准则。《史记》中对《周易》的运用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周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其成书年代,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载:“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话不一定可靠,但从中可以看出这部书是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增补,直至春秋末年才最后定型的。它原是中国古人进行卜筮之书,然从内容上着,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书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并对后代中国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想就《周易》美学价值中的几个问题,简略地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易经》虽是卜筮资料的汇编,但包含有决策和管理思想的萌芽。《易传》撇开其巫术的成分,肯定了其认识和行为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高度来指导人们避凶趋吉,转祸为安。因此,《周易》成了群经之首,“治理备矣”,历代统治者无不以之作为“定天下之业”的理论指南,堪称我国古代管理学大全。 《周易》一书,“贞”字迭拾俯摭,六十四卦中,除大有、大过等几卦外,余皆言及。贞、正、政相通,即管理国家事务的意思。《系辞传》指出:“乾、坤,易之蕴也”,“乾、坤其易之门邪!”这两个关键的卦中,“贞”是最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自汉代以来,列为六经之首。它是古代思想文化的总汇,内容极为丰富,在我国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从国内学界到海外学者对它都十分重视,形成了研究《周易》的国际“易学热”。 《周易》一书的构成分“经”和“传”两大部份。经包括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和解释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传是对经的解释,包括彖辞上下、象辞上  相似文献   

20.
中道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居于十分重要和显著的地位。时间最早并且较为系统地论述这一思想的应当首推《周易》。有学者说:“《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敝之,曰‘中’而已矣!”(钱基博:《四书解题及其读法》)古今许多国学家都有类似的说法,比较一致地肯定了《周易》这一基本思想。 《周易》多用“中”、“中正”、“中行”和“中道”等概念,本文统称为“中道”。因为,“中道,中正之大道也。”(赵歧;《孟子注疏》)“中道”一词可以涵括其他词语关于这一思想的意义,所以,综合曰:“中道思想”。本文拟于前贤论述《周易》“中”的思想的基础之上,希求系统深入并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