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以 5 0年代 15 6项工程建设为开端 ,到 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国家对西部地区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前两次西部开发是在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对于促进中国工业化建设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 ,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由于时代主题和所处国际环境的变化 ,这次西部大开发应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1870年代麦克唐纳执政时期形成和制订、后来逐渐得到扩展和实施的"国家政策"在加拿大西部开发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加拿大西部开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加拿大西部开发的一个特色."国家政策"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保护关税、修筑铁路和鼓励移民.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加拿大国家发展和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国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的前 30年 ,在毛泽东的重视关心下 ,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工作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起步、“一五”计划时期的奠基、“三线”建设时期的高潮三个阶段。 30年的开发和建设 ,使中国西部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在党中央号召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 ,重温毛泽东对中国西部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决策 ,回顾中国西部开发走过的历程 ,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对开创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迎接西部及整个中国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了现代化前两步战略目标以后,我国已经进入了加速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新时期与前两步战略时期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前20年我国推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而新时期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表明,第三步战略期间国家将推动西部地区加快现代化进程。认清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图,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针对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从宁夏"地小、人少"的特点出发,选择以城市化为龙头带动宁夏现代化的战略路径,选准战略配套措施,形成城市化与其他现代化指标互动的机制,在2050年左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资本积累包括原始积累的任务远未完成,资本形成不足或资本形成率低,资本积累能力弱始终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键制约因素.最大限度缓解资金短缺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总结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两次大规模开发西部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西部开发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西部开发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西部开发必须与东部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系百年大计、千秋功业”的“世纪工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 ,它具有的其特殊意义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 ,确保依法行政 ,强化环境资源保护 ,优化产业结构 ,搞好民族关系的必要性基础上 ,针对这些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为广大西部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在积极响应,大搞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一个可能会对西部大开发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经济犯罪.预防和惩治西部开发中的经济犯罪应该是与西部开发建设同等重要、同步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西部大开发健康有序地进行,保证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拟从分析东部开发中经济犯罪的规律、特征及成因出发,探讨西部开发中经济犯罪防治的重要性,劣势因素和优势因素,以及经济犯罪防治的重点.以期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对西部的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对西部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西部农业现代化的独特内涵,提出了一些实施西部农业现代化应当采取的措施,以及在西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和"三步走"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加强对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联动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昆明啤酒厂被浙江开开集团公司整体兼并的调研与剖析为例,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力图探寻一条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以及改组处于困境之中的某些云南国有企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部开发和西部前两次开发的经验教训为借鉴,从新思路的角度,简要评介了江泽民西部开发模式观.主要内容有西部开发要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基础;西部开发主体要逐步过渡到以企业为主;西部开发要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中心;西部开发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开发南海资源势在必行。然而,南海资源的开发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必须进行合作开发。鉴于南海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其合作模式应具有多样性,如投融资、风险分摊、区域战略、政府层面等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约翰逊执政时期表面上美国对华仍然推行传统的遏制和封锁政策,但是实际上随着新的国内外局势的变动,美国原有对华政策的公共观念的一致性遭到破坏.要求改变对华政策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而约翰逊政府也开始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特别是“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提出,正是美国试图改变对华政策的一种努力。尽管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在行动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却为尼克松政府实现重大调整做了思想和政策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楔子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企图阻止中苏结盟、分化中苏同盟、削弱苏联阵营力量的战略工具。美国通过对中苏关系及其变化的认知与研判,适时调整其“楔子战略”予以应对:从最初“一拉一压”的结盟预阻策略,到“共同打压”的强压促变策略,最后转变为“一压一和”的分而治之策略。美国的“楔子战略”对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国凝聚力从而促成了中苏结盟,也挑起了两国分歧争论并最终加速了中苏同盟分裂。  相似文献   

15.
滩涂围垦开发是沿海地区一项重要的国土开发事业,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滩涂研究包括基础和应用两个层次;我国的滩涂研究基本分为两个阶段,介绍了国内外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围绕滩涂围垦开发的优先度、效益、可持续开发和优化规划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由此指出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叶淑兰 《国际论坛》2012,(6):39-44,78
西方不断"创新"并主导有关"中国形象"的话语,中国被动反应,创建与主导话语的能力不足。西方有关"中国形象"的负面话语背后隐含一定程度的"受害者情结"。中国对西方话语的反驳感性与理性并举,但语气与方式略显生硬。目前,中西话语互动存在攻击—辩解以及恐惧—愤怒两对恶性循环。赢得"中国形象"话语权,中国需要增强自信心,打破攻击—辩解以及恐惧—愤怒的恶性循环。中国还要主动建构"中国形象"新话语,注意改进话语表达方式。总之,"中国形象"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包括心态、战略与行为调整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中国化"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理论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通识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以比较教育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大学的通识课程实践,我们可以防止类似于邯郸学步的错误,正确地认识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从而指导我国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两个同步”的发展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从“两个同步”的内涵入手,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提出“两个同步”的原因,并从调整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居民收入4个方面具体阐述“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同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差别”政策是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差别”政策从加强到逐步废除的各个阶段中,日本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中国差别”政策与美国对日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为“中国差别”政策最终的废除埋下了伏笔。日本还通过对华民间贸易和广泛地利用“例外程序”从内部侵蚀了“中国差别”政策的基础。在废除“中国差别”政策的最后谈判过程中,日本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潘蓉  肖河 《国际论坛》2020,(2):93-109,158,159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颇具改进潜力的理论机制,简单地批判和拒斥这一概念既无助于拓展对大国竞争的理论研究,也不符合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现实的直观感受。如果用军备、冷战竞赛或者破坏性政策来代替战争作为因变量,"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更是能够具备相当程度的解释力。不过即使如此,利用该机制来分析当前的中美关系时,仍然要仔细审视这对关系是否适用于该理论的关键逻辑--美国对中国的实力增长真正地感到恐惧。从政治心理学中恐惧的概念出发,结合美国国内的相关讨论、政策表述和对华行为,可以看出美国目前并未恐惧中国,其行为更多是为了追逐利益和声誉,其整体对华外交政策以"碎片化"和"追逐风险收益"为主要特征。这意味着"修昔底德陷阱"可能尚未在双边关系中触发。美国的对华政策的主要变化是将"规范"中国的重点从政治和安全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更多是其对冲战略的重心调整而非"质变"。"修昔底德陷阱"尚未触发的结论有其双重意义:积极而言,不必夸大美国的制华政策,激烈的经贸摩擦并不必然滑向"新冷战";消极而言,中美关系仍然有很大的恶化空间,如果持续互动不当,还会招致更具破坏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