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个外乡人在市场里卖鬼。一般人听到鬼都很害怕,根本不敢靠近。外乡人说:“你们不用害怕,这鬼不是普通的鬼,是工作鬼,不会害人的!”一个路过的人大起胆子去问:“你的鬼,一只卖多少钱呀?”外乡人说:“一只要200两黄金!”路过的人惊讶地说道:“你这是什么鬼?要这么贵!”外乡人说:“我这鬼很稀有的,它是只巧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全都会做。它又是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过一百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200两黄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一种口头的习惯。当碰到不好或不喜欢的事,都会在前面加个“鬼”宇。例如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会称“什么鬼地方”,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会说“讲什么鬼话”,当然不喜欢一个人的模样也会不客气地批评“什么鬼样子”。所以“鬼”还真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的故事也一样。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1,(2):48-49
身在职场,必然会有老板,该拿老板当“神”还是当“鬼”?其实,老板心里只希望你能拿他当“人”看……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9,(5):49-49
“鬼打墙”真实存在! 所谓鬼打墙,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夜晚或郊外,会在一个圈子里走不出去。这种现象首先是真实存在的。有很多人经历过。  相似文献   

5.
孙丽华 《社区》2013,(14):15-16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曾这样评价过清代文人蒲松龄。他的一部《聊斋志异》,说尽鬼道人间,刺贪刺虐,在中国妇孺皆知。而这位大师的人生,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连自己的著作也无钱印行。种种痛处,只印证了一句古话:“穷愁著书。”  相似文献   

6.
释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九字象蜥蜴,古人以蜥蜴象征阳物;也字象蛇形,古人以蛇象征女阴。夏代巫觋操蜥蜴和蛇舞蹈以娱神,故夏巫以“九”名。殷商巫觋承此传统,缘九、鬼同音而称巫觋为“鬼”,九、鬼都是巫觋。大禹为夏巫祖师,故后世有“淫湎”之目。殷人为表示大禹巫觋祖师身分,以及由此包含的“淫湎”之意,便造了从九、从也的禹字。  相似文献   

7.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3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鬼”进行了对比。首先,从现代的“鬼”的概念上进行了对比;其次,明确了中日 两国鬼的产生及各个时代鬼的形象及举动;最后,通过对中日两国各50人作调查问卷,发现现代中日两国人对于 鬼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基本上都怕鬼,而一部分日本人却喜欢鬼。通过以上3方面对比发现,日本的鬼确 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但不是中国的鬼文化,而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及中国的道教。而现代一部分日本人之 所以喜欢鬼,大概是因为在现代日本许多地方的节日中,鬼都起到赐福于人,监督督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庆丰都县“鬼城”,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对这个地方的称谓都不陌生,因为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知道一句口头禅:“无论多少岁,迟早丰都来相会”。民间传说,人死了以后,魂都得到丰都去,因为那里是“鬼都”,“阴曹地府”就在那里。不少古典小说这样描述:“只见刀起头落,一魂只奔丰都城去  相似文献   

10.
解读中西方的“鬼(Ghost)”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西方“鬼”的文字释义,寓意挖掘,价值评判,结合中西方文学中“鬼”的形象的探讨.人鬼关系的比较,揭示东西方“鬼”文学中的宗教情结,并透过中西方“鬼”的民俗和仪式的比较,探讨中西方“鬼”的异同,从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法门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苏尼在彝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巫文化中扮演过一定的角色。其活动内容,主要反映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万物有灵”意识,为人“招魂”、“撵鬼”、“镇鬼”。从有关传闻看,一个人成为苏尼,本身有巫文化的“欺骗”性色彩。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8,(9):28-29
人们已经知道,梦里遭遇鬼是梦者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的,但有些人在梦外竟然也能听见“鬼声”,看见“鬼影”,而且经历同一事件、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只一个,好像世上真的有鬼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摔跤”的保护工作在夏邑政府的协调下有序进行,实施“二鬼摔跤”艺术的产业化建设是对其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手段。如何在不改变“二鬼摔跤”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与市场进行交接和融合,如何在实现经济创收的基础上提升其艺术特性,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对“二鬼摔跤”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越边境鸡鬼之谜的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越边境地区流传的鸡鬼主要是由一种被称为“咒语”的念念有词的表演性仪式和毒药组成 ,它有四种不同的形态 :毒虫鸡鬼、植物鸡鬼、动物鸡鬼和物品鸡鬼。鸡鬼的传说各地各有不同 ,附随其上的种种神秘传闻和观念都与特定时代的社会观念和饲养者的目的有关联。养鸡鬼的人主要是过度贫穷和处于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民间百姓之所以十分痛恨养鸡鬼者 ,主要是受乡民社会“幸福有限观”的影响。壮医认为鸡鬼毒是一种可以致病的毒气 ,在人体元气不固时 ,毒气就侵害人而发病。鸡鬼是通过毒药来破坏人体生理机能从而达到害人目的 ,而不是通过巫力来影响人。但在恐惧鸡鬼的文化氛围里 ,人们不需要任何毒药或物理的因素 ,单凭恐惧就可以置人于死地。人中了鸡鬼毒 ,要通过世俗礼仪行为 ,净化被污染了的躯体和空间 ,才能象征性地达致社会秩序和道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五鬼”的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皀,是宋真宗朝政治 舞台上极为活跃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对 历史产生的巨大的负面作用,使人们忽略了对“五鬼”作更深入、全面甚至是较为客观的研 究。本文从宋代文官政治体制的角度,探讨了“五鬼”在真宗朝得势的原因;并从科举制度 、宋代经济和财政管理以及对宋代文化基础性的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五鬼”对宋代文官 体制的建立和宋代经济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进而阐述了真宗朝在有宋一代历史发展进程 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手头的幸福     
马德 《社区》2011,(17):1-1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鬼托生时,冥王判作富人。 鬼曰:“我不愿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足矣。”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1,(2):42-43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白鹿原》的作者,他曾针对他所经历的“鬼”事写有一文,以下是其自述: 我们这个不过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隔不过几天就有鬼事发生,当天便传得家喻户哓,说得如同亲见一般生动翔实。我听得毛骨悚然,却仍忍不住想听。我只说我经历过的几次鬼事。  相似文献   

18.
捣蛋鬼     
有个精灵叫捣(dǎo)蛋鬼。 其实他原来不叫这个名字,自从干了那件事以后,精灵王国里都把他叫做“捣蛋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古小说中的“溺鬼待替”母题主要由鬼投生而不残生、鬼报人、人鬼践约等情节元素逐步汇集而成。在母题中对于“溺鬼”人性化的描写 ,是人类对外物亲和文化心理的反映 ;鬼“适度”报人 ,“适度”之强调实为对贪欲的遏制 ;人鬼践约则流露出贫贱之交和道义信用的民间心态  相似文献   

20.
感谢贫穷     
《阅读与作文》2009,(11):12-13
俄罗斯斯提尔镇西南15公里处有一个谷地,被当地人称为“鬼谷”。这是因为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先后有数十人在那里悄无声息地失踪了,然而最令人费解的是——失踪的都是些徒步行走者,骑马穿越谷地者却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