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民族的哲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在原始的本教中已有“本无空”的世界本体论,在《斯巴问答歌》中也有了最早的宇宙发生论和人类起源说。但真正形成为一种理论却是7世纪佛教传入之后,特别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之后,藏族思想家对印度佛教的各派观点进行了嫁接、融合、改造、重组的工作,从而形成了融哲学认识论、逻辑论和论科学为一体,凝结着中古以来藏民族智慧精华的藏传因明。前苏联著名学者彻尔巴茨基曾评价道:“藏地的因明著述可以与中世纪欧洲的学术著作相匹敌”,“它忠实地保存了黄金时代的印度文明及印度哲学最杰出的成果”。其实,藏传因明不仅仅是“保存”了印度哲学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哲学和逻辑两方面都有重大的发展,把因明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藏族的因明学渊于陈那、法称的《集量论》和《七部量理论》。据说9世纪前,藏族无因明论,造藏王赤·热巴金时代,请来印度许多大德,与本地嘎厥相三大译师一起,翻译了大藏经、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七部量理论》,并在各寺院建立辩经院、禅院和讲说院。自10世纪70年代后期,藏族学者仁青桑布译师赴印度学成回国后,翻译了法相乘、因明、波罗蜜多等许多经典,之后其著名弟子,即玛·格维洛追和洛旦喜饶将《集量论》和《七部量理论》译成藏文。11世纪初,俄·列白喜饶建桑普寺,广招弟子,弘扬因明闻说。至此,闻说因明论著之风…  相似文献   

3.
浅谈藏传因明的辩理规则祁顺来藏传因明是在继承发展印度因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因明学派。它的主要特点是废弃了印度因明三支论式中的喻支,以独具宗因二支的“连因”和“应成”推论式进行推理这种推理方法,不但简明准确,而且更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是一种与现代...  相似文献   

4.
藏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被国内外众多的学者所青睐,最重要的是它通过翻译的手段,沟通了各种不同语言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随着藏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藏族的翻译体系也就逐步形成,而且日趋成熟并确立了本民族风格的翻译理论体系,在民族译坛中独树一帜。藏族文化是一种以苯教文化为基础,佛教哲学为指导并吸收了部分汉族及其它民族的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翻  相似文献   

5.
祁顺来 《中国藏学》2008,(1):161-166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虽同源印度,由于汉藏两地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因明学说。本文分析这两种因明学说在发展历史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异同,旨在进一步探求因明学说的发展走向和寻求因明研究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藏族的语言和文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之一。藏族绚丽多采的文化,是青藏高原的一朵奇葩。为世人瞩目。作为藏族文化传播载体的语言和文字,同样是中华语文丰富资源中的一个瑰宝。藏族的语言和文字,不仅具有重大的语言学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民族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的价值。中国56个民族中,32个民族使用35种汉藏语系语言,使用人口约10亿多,除去汉语,少数民族使用人口也有4千多万。汉藏语系由于分布辽阔,使用人口众多,不仅是中国语言的主要类属,而且遍及印度、缅甸和东南亚各国,也是世界语言类属中的一个主要语系。这样  相似文献   

7.
吐蕃法律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发展史中重要的历史阶段。吐蕃的法律文化渊源深远。它既源于吐蕃本土习惯和苯教文化 ,也受到中原佛、道、儒文化和印度法文化的影响。研究吐蕃法律文化的渊源和特点 ,是考察藏族法律文化嬗变历史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藏传因明推论式是以“因三相”原理进行逻辑推理的一种二支推论武。因它简化了古印度因明的论式成份,从而摆脱了三支论式的传统模式,使因明推理这一复杂的混合性推理逐步趋向于简明、科学的形式逻辑推理格式。这一重大改进,不但象征着因明逻辑在我国藏区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标志着因明推理已发展到一个更为科学的新的高度。二支推论式是藏传因明区别于印度因明的一大特点,也是藏传因明优于世界其它因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进一步研究藏传因明推理的特点与科学价值,我们将藏传因明二支推论式与形式逻辑三段论在推理方法与规则上的异同作…  相似文献   

9.
提起藏族的文化(狭意范围上的),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藏传佛教,许多人往往把它等同于藏族文化,以为藏族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宗教文化史,也有许多人在试图论证宗教不等同于文化的路途中精疲力尽而无所得。其实,宗教本身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百科全书,它在各个民族中都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不能否认,宗教在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宗教文化体现了藏族人民的高度智慧。藏传佛教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有它产生的特定背景和土壤,随着历史的发展,它  相似文献   

10.
姚南强 《中国藏学》2008,(1):167-170
藏汉因明的比较是近代以来中国因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因明本身而言,比较研究可以加深对因明义理的理解,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因明疑难,实现新的综合。从更广泛的文化角度而言,有助于理解汉藏两民族的思维形式有哪些同异之处,这些差异对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等。从现实意义看,有利于汉藏民族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民族团结与和谐相处。本文从宏观体系、逻辑论和知识论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多维视角比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藏文,是图米·三布扎仿照印度字母符号,根据当时藏语的实际情况,创制的一套藏族人民的共同书面语。它是一种表音位的拼音文字,至今仍是藏族人民共同使用的书面语。陈宗祥、江道远二位同志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板屋建筑初探》一文中指出:被图内外学者称为民族的‘南北通道’、‘卫藏走廊’.我国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  相似文献   

12.
藏文与藏族文化现状和发展研究是藏族地区各级政府和藏学界急需研究实施的重大任务与课题。它关系着藏族文化发展的命运,关系着藏族将如何调适和跻身于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发展之中,关系着藏族文化如何面对未来下世纪的挑战。今天民族语文的使用如何?成为我国民族自治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民族语文的使  相似文献   

13.
藏族因明学分为外明与内明。文章依据藏族古文献,对此基本概念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藏族格言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格言诗的形式出现,它既是不朽的藏族文学作品,又是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社会学著作.藏族格言文化从萌芽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最早可追溯到吐蕃松赞干布时期.雄奇苍茫的青藏高原是藏族格言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丰富多彩的藏族人文地理环境是藏族格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青海民族学院李钟霖、星全成、李敏3位教授合著的《藏族格言文化鉴赏》(以下简称《格鉴》),描述了藏族格言文化千余年的发展史,堪称解读藏族格言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浅谈青海藏族服饰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居住环境和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的长期融化积淀而形成的 ,青海藏族服饰也不例外。青海藏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点和艺术特色 ,透过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的表象 ,我们可以窥见青海藏族居住区域之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该民族的历史及其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等一系列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平原  张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43-144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所采取的途径和模式,包括其思考问题的习惯、方法和定势等。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凝积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把握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必须研究民族思维方式。藏族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历史、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诸方面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因而藏族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藏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对于揭示藏族传统文化的奥秘,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继承和发扬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诸多的原因,研究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的难度是很大的。出于对藏族文化的情感和兴趣,我们不揣冒昧,就藏族传统思维方式初步提出几点看法,疏漏片面很难避免,祈望藏学界同仁教正。  相似文献   

18.
藏族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它涉及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表现出了富有理性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对藏族社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本文限于篇幅,只对藏族民俗中蕴涵的伦理和谐思想作一简略探讨,让更多的人从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认知藏族人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培养人格,体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从而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传统道德建设,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种道德支撑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藏族传统文化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小五明之一是“孜”即“算明”或“算学’。算学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天文历算,另一个是人世间预测算。算学是在藏族原有各种文化基础上又吸收汉族地区传入和印度传入的有关文化而形成。在形成其完整独立的体系中,曾接受黄河流域古文化的深刻熏陶。与此同时,它也曾先后接受西亚、南亚、东南亚诸地有关这一文化的影响。要指出的是,由于佛教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生根,所以印度的《时轮历》对藏族算学的影响也是很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