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章太炎的学术史视野中,清代学术是被关注的重点。在回顾以经学为主体的清学史时,其所采的研究视角大体是公允、平实的,对各派学术、前辈大师的评价表现出近代学者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时代因素又使得他的探究具有浓重的现实关怀意味。章太炎论述清学史的著述大体可分为两类,即对清学总体特征、流派分布、传承系统等问题进行讨论的通论和对一些清学具体问题或某些学者予以评论的专论。从时间上说,他是近代学者中最早系统阐释清学史者,其见解基本是原创性的,对后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斯*韦伯这位社会科学的巨人给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然而有关他的大学"学术自由"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空白.本文试图从韦伯的生平和学术经历中揭示出他对所思考的"学术自由"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对他的"学术自由"作出初步剖析.最后,本文指出了韦伯的"学术自由"所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认定清代学术二百余年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他根据佛说一切流转相,将清代学术思潮分为启蒙期(生)、全盛期(住)、蜕分期(异)、衰落期(灭);而每个时期皆"以复古为解放",这与欧洲文艺复兴相类似,在学术研究中所坚持的科学方法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也与欧洲文艺复兴相联通,于顾炎武、戴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治学中得到的充分体现。但梁氏只是从复古思维趋向和科学研究方法两大维度将清学与欧洲文艺复兴作了比较,而对清代学术的缺陷认识不足,如清朝的"文字狱"对学术的伤害、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掘、清学与宋明理学的复杂关系,以及晚清西方现代文化的思潮对中国学术的冲击等,都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4.
晚清纪事本末体史书与爱国主义思潮和经世思潮紧密相连,<圣武记>开其端绪,奠定了此后纪事本末和当代史和军事史相结合的新趋向,对晚清纪事本末体例和内容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从重视史论、史料选择、史书结构以及和方略的关系等角度,论述<圣武记>体例创新的特点,分析了体例创新的时代背景和魏源的主观努力.重点论述了<圣武记>史论的特色,并从学术和社会影响方面,揭示了<圣武记>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川大古籍抓住了学术发展机遇,引领了编纂<儒藏>的风气之先.编纂者所下的搜罗之功是巨大的,选材也颇有法度.<儒藏>"三藏二十四日"的体例是创新的,是匠心独具的.在编纂方法上,也颇为独到.川大古籍所学术群体,实力相当强大,是国内古籍整理研究的重镇.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论述了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金景芳教授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着重介绍了金教授在<周易>研究、孔子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和中国古代典籍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同时也评价了金先生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有鹏教授的《中国民间文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由个人独立撰写的民间文学史著作。它完整地勾勒出从先秦到晚清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轮廓。这种可贵的一家之言,集中地体现出难得的学术个性,其中有许多能启发人思索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回顾20世纪的清学研究.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而梁启超与钱穆分别撰述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无疑是第一个阶段开拓性的代表。二人分别从相异的角度开启清三百年学术史的研究,梁是一落笔就从“反理学”入手.把清学的重点放在经学,所以其三百年学术史花了许多篇章论述“清学”在“经学”上的伟大成绩,也花了许多工夫介绍清代的反理学大家。钱则十分看重清学和理学的延续关系,主张欲厘清代的汉宋学之争得从宋学入手。所以钱书对思想概念多作阐释,同时特别重视议政经世之论。  相似文献   

9.
焦循《孟子正义》是清代考证学的代表作之一,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由此可以窥见清学作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概貌及其兴起、繁盛的原因。清学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当代借鉴,启示着我们正确看待学术与实用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繁荣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居建筑>可谓一部综述中国民居建筑美的巨作, 它以多元的视角分析了民居建筑的不同审美特质, 展现了民居建筑的造型美、意境美和环境美,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学术启发.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每类皆为之序,每书皆学术的发展演变,其精神不可避免地对清代中后期的学术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考察其中的<诗>类部分,既能理清清初百余年<诗经>研究的发展脉络,又能捕捉到其<诗经>研究思想对清中后期<诗经>研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环境的视角来看,错批马寅初的主要原因既有政治因素和学术管理体制因素,也有学者队伍因素。由此得出的启发是:应当辨证地看待学术与政治的关系,而当前则应重点着力保护学术自由;应当通过加强立法进一步重点保护好学术出版物的自主性;还应当揭露和批判“假学者”等。  相似文献   

13.
评论赵辰先生的<"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一文, 重点分析其关键词"矛盾性"与"悲剧性" 所揭示的问题, 重新反思中国建筑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张岱年先生的人格和治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学术生涯八十年,可分三个阶段,其特点可用"纲"--"微"--"新"--"全"四字概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所出<中国哲学发微>,是张先生沉寂20年"复出"后的代表作.张先生一生坚持辩证唯物论和社会主义,其精神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文艺复兴概念的使用,与他1919年的欧洲之行有关。必须把此书与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和他本人的《欧游心影录》对读,才能对其中的某些论述获得更深入的见解。胡适对梁启超将清代学术比作文艺复兴表示不满,认为只有正在进行中的“新思潮”才称得上这个名号,不过胡、梁双方的主张后来也都有向对方靠近的趋势,表明他们对“文艺复兴”的认知主要还是在象征层面展开。文艺复兴的概念不仅塑造了梁启超对清学的认知,也参与了他对当代文化运动的构想。在他的方案中,后者既是对清学精神的承继,也是对其不足的弥补和超越,从而被赋予了一种“后文艺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学术概论>勾勒了清代学术史的基本轮廓,提示了清代学术"以复古为解放"的时代精神,并从学术本位、思想独立、科学研究三个方面发掘了清代学术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7.
<学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的一个重要刊物,是"五四"时期反对新文化运动最为有力的言论机构."学衡派"在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学术理念,在文化建设、教育实践和国故的整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衡派对传统文化"了解之同情"的学术心态和研究方法在民初整理国故的运动中独树一帜,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的重要文化遗产,"学衡派"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整体反思.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深层原因。对于学术来说,具体的观点和思想深深受制于术语、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得到深刻的说明。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现象、观念不同,而在于这些现象和观念背后的话语体系不同。与古代汉语体系和现代汉语体系相对应,中国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学术话语和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两种类型。中国古代学术话语又大致可以划分为从先秦至秦汉、从魏晋到明中叶、从明中叶到晚清三个阶段。中国近代学术话语的主体还是传统方式,但增加了异质的东西,这种异质并没有动摇中国传统话语的根基,异质只是作为因素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学术阅读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大学生学术阅读的现状来看,多数学生对学术阅读认知不清,专业学习仍停留在普通阅读阶段。由于缺乏学术阅读课程指导,学术阅读的内在驱动力不足。高校需要营造学术阅读文化,培养学术阅读意识;设置学术阅读课程,强化学术阅读指导;完善学术阅读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为大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从而实现有效的学术治理。学术委员会建设是一个从观念到行动的过程。首先要突破传统观念误区,避免将学术权力专属化;其次要建立明确的功能定位,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状况;再次要建立明细的运行规则,切实规范学术权力运行;最后要善于处理与其他权力的关系,避免回复到传统的行政主导老路上。作为一个新型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建设的突破点在于细化运行规则,有效地规范权力的运行,与其他机构形成协调共治的状态。学术决策权的行使是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有效行使学术决策权的关键在于功能定位切合实际,而基点在于建立明细的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