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4):58-60,64
综观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六部小说,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界,对比作家之前所著的三部小说与其后所著的三部小说包括《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看出,奥斯丁对女性的审美观经历了由情感向理智型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跟其生活变迁、思想的逐渐成熟、对社会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更重要的是女性主义的觉醒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理智与情感》中,理智的埃丽诺和感性的玛丽安是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姐妹,他们对这部作品中三位男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姐妹两人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但当妹妹玛丽安为自己的感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她的态度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奥斯丁自身经历的角度,分析奥斯丁创作的时代背景,18、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生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要得到幸福,唯有寄希望于既有感情又有物质基础的婚姻,如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在感情和理性中寻找平衡,最后成为成功的家庭主妇。而奥斯丁42载的人生中,她并没有如她笔下的女主角那样在婚姻中找到幸福。反而依靠自己的写作才华,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奥斯丁本人的经历,预示了女性新时代的到来,摆脱婚姻的束缚,走出闺房,创出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在《理智与情感》中,理智的埃丽诺和感性的玛丽安是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姐妹,他们对这部作品中三位男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姐妹两人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但当妹妹玛丽安为自己的感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她的态度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性。 相似文献
5.
王红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27-29
“理智”和“情感”的关系是简·奥斯丁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章以《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为解读文本,指出作者更倾心于情感,揭示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理智未必战胜情感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理智的喜剧情感的悲剧——试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6)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两对恋人的浪漫史 ,描述了 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指出金钱、爱情和婚姻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葛丽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8-52
《劝导》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描写贵族出身的安妮因接受教母的劝导和恋人温特沃思解除婚约,八年后再续情缘的爱情故事。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奥斯丁后期创作的一些变化和发展。从理智与情感、安逸与冒险等角度探讨奥斯丁的小说创作在婚恋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观念及其发展变化,可以挖掘作者后期创作体现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更是一门表演艺术,表演需要情感与理智的融合.音乐的本质内容,音乐的表演,以及体验派与表现派合流的表演艺术,都证明了情感与理智相融合在钢琴演奏乃至所有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证明了情感与理智融合统一的美学原则,在艺术创作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浅谈《理智与情感》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青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6):80-82
简·奥斯丁著的《理智与情感》与其它五部作品相比较,具有最明显的三大现实主义特色,也对奥斯丁的艺术创作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体现了奥斯丁最现实的爱情婚姻观:理智和情感必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张春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10-212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18世纪的小说,《霍华德庄园》是一部19世纪的小说,却都描写了两对姐妹的爱情与婚姻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中两对姐妹的情感与理性因素,旨在指出简·奥斯汀与E.M.福斯特,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小说家的相同观点,即理智与情感是否达到真正的融合,是决定一个人处事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宁新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1-5
自觉是人对自己存在状态的反省 ,民族自觉则是民族对自己存在状态及生存意义的反思。然而 ,民族的自觉不仅仅是一种状态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过程。中华民族的自觉将会由对“性理”的自觉转向对“理性”的自觉 ,民主和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深入 ,将是这种自觉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宋一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55-61
从传统美学"美是什么"的追问,转换为"美如何存在"的提问方式,对当代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在西方现当代哲学发生范式转换的整体背景下,才可能理解从本体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转向的真实意蕴.生存论美学将艺术或美视为人类生存境域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认为美之存在与人之存在密不可分.只有在生存论视域下,美如何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提出、展开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胡鹏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5):11-18
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新兴艺术形式和后现代理论的冲击下,美学开始了后现代转向,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决定性断裂。一方面在旧形而上学思想的支配下仍然以主体论美学、意识哲学美学和语言论美学为主体,而实践美学否定了这种旧形而上学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必然性,使现代美学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在后现代转向的语境中兴起,但是它在逻辑起点、文化层面和审美追求三方面表现了其不足之处。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以自由的实践与创造和共产主义审美理想,弥补了其不足并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彭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在分析哲学思潮的影响下 ,美学被极端地狭隘化为对艺术的定义 ,造成美学严重地脱离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当代西方美学家在摆脱这种狭义美学时不约而同地回到鲍姆嘉通对美学的原初定义 ,将美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广大的感性生活领域 ,甚至将美学扩大为整个哲学的基础。这种广义美学的发展倾向 ,在中国现代美学中以蔡元培最为著名。我们今天回到蔡元培 ,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与西方当代美学家回到鲍姆加通同样的意义。这不仅涉及到对蔡元培美学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定位问题 ,而且可以为今天的美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面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其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描写了四桩不同的婚姻,表达了奥斯丁对婚姻意度的不同看法,彰显出其理想的婚姻观,反映出其强烈的女性意识,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周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87
话轮沉默既不是语言交际,也不是身势语交际,它属于非言语交际手段之一。话轮沉默现象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保持话轮沉默一方的交际意图也常常被误解。外文名著中人物的话轮沉默,实际上是角色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这种情感的产生是瞬间的,而对于作品中情感的接受者来说却是永恒的、难以忘怀的。 相似文献
17.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99-303
《劝导》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最后一部完整的经典小说,该小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奥斯汀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巧妙的写作技巧,亦表现出作者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以往学者对奥斯汀经典之作如《傲慢与偏见》、《劝导》的研究,多从叙述角度、人物刻画、自由间接体的角度剖析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劝导》为例旨在为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构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认为从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挖掘和解读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e Tianzhen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比较文学向翻译研究转向是当前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同时也将是未来中国比较文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指出,当代比较文学发生的文化转向呈现出三个新的发展趋势,即对各种文学和文化理论的运用,对影视、动漫作品的研究,以及对翻译进行的研究。而其中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为当前国际比较文学、同时也将为未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展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张今杰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1-5
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阿佩尔认为,这种“语言学转向”并不彻底,不能代替康德的知识学(认识论)而成为第一哲学的新范式,只有对康德先验哲学进行符号学改造,才能完成语言学转向,才能真正进行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是先验哲学、解释学、实用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等多重因素的综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