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滞胀危机,美联储屈从于政府的政治压力,扩大货币供应量加深了滞胀危机.为迅速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1979-1982年间,在新任主席保罗·沃尔克领导下,美联储一改过去治理通胀不力的形象,不惜牺牲美国经济短期内的发展以降低公众通胀预期,持续的执行紧缩货币政策,建立美联储的公信力.而沃尔克在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的前提下,与政府达成了妥协保全了美联储.最终美联储成功的解决了通胀问题,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开始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分析了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稳定和刺激美国经济的效果,探讨美国继续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这一系列量化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危机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波及范围广泛化、危害程度深层化的特征。1929—1933年间的经济大萧条遍及资本主义国家,人们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并广泛接受了凯恩斯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滞胀危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弱化政府的干预力度,更突出了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使政府加强了对国际资本账户的管制。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实体经济危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力度趋于加强,手段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末期,当西方世界陷入滞胀性危机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对抗凯恩斯主义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由于凯恩斯主义对付滞胀的政策措施不能奏效,促使里根和撒切尔政府八十年代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单一规则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因此身价倍增.然而这一政策被凯思斯主义者斥责为放弃稳定经济.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究竟能不能稳定经济,两派的分歧至今仍然很大,一直争论不休.从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的角度看,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适  相似文献   

5.
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性的本质要素是货币.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经济主体将短期资产替换为收益更高的长期资产,由此引发流动性过剩,造成资产价格泡沫膨胀.2000年以后美联储开始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吹大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并带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及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繁荣.流动性过剩下的房地产泡沫膨胀及随后的泡沫破裂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美国政府推行的公共政策角度分析并阐述了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美联储多年来维持联邦基准利率过低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模式长期占据美国经济模式的主流加上对私利的无止尽地追求所导致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以引起学术界和中国政府对自身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政府治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以中长期经济运行和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面临的风险为视角,文章探讨美联储应对2007-09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综合来看,恶性通货膨胀风险、金融市场扭曲风险、中央银行独立性风险和财务风险是美联储为稳定金融体系而带来的潜在隐患。从中得出的启示是需要客观认识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的作用,以求审慎平衡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遏制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沉重打击,美联储在使用传统货币政策进行调节的同时,不断创新,丰富了其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手法的内容。主要对这些政策工具和操作手法进行介绍,并从总体评价这些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将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派的一般均衡论相结合,形成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派,它的代表是以萨缪尔逊教授为首的“新古典派综合”。它占据了美国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达三十年之久。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主要国家战后长期经济增长中所积累的矛盾,一起爆发,国际通货危机、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率增高,经济衰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像失去了轮舵一样,在大海的风浪中傍徨。西方经济学家将失业率增高、物价上涨、经济停滞同时并存的现象叫做“滞胀”。在七十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世界“滞胀”的危机面前,美国凯恩斯派束手无策,再也提不出任何对策。1971年12月,琼·罗宾逊夫人在美国经济学会的年会上,以《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为题,事实上指出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面对罕见的滞胀危机,里根政府根据供给管理的思想,采用减税、紧缩银根、放松管制等手段开创了供给管理实践,有效解决了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能源危机三大宏观经济问题。与美国相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改革的路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和国际政治环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与此相应,税制改革、放松银根、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米塞斯研究院是美国的一家奥地利经济学派民间研究机构,它所提供的学术资料和研究成果为维护弘扬奥地利学派的自由市场经济学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彼得·希夫,欧洲太平洋资本有限公司总裁。他被认为是口头预测能力最准的经济学家之一,极其精准地预言了金融崩溃。本文是希夫在一次纪念亨利·黑兹利特的活动上做的演讲。希夫从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角度,全面探究了金融危机形成、爆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美债危机的解决之道。他认为股市、房市出现泡沫,是因为美联储在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利率太低,创造出了过多的货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使得融资非常便利。许多没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或没有购房实力的个人取得了融资的资格,因而推高了股价,催生了住房市场的泡沫。希夫提出,当前最最需要的是市场的力量而不是政府。谈到美国的债务危机,希夫认为,19世纪美国借钱的目的是用来投资,用于建设产能旺盛的实业,这些资产可以带来利润。现在借钱是用来消费,而不是用于生产。如果有一天谁也不愿再买美国的国债了,那就只能违约,这就是这些债务唯一可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2007-2009金融危机,美联储对传统货币政策进行了"创新",这包括把官方名义利率降至零附近和实施信贷宽松政策两个方面。文章分别从历史因素、金融因素、现实因素、可行性四个角度阐释了美联储"创新"货币政策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评析了危机时期美联储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对信贷管制松弛,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到位,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缺乏规范等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金融危机的教训也启示我们: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坚持从完善法律规范的角度来夯实制度措施,从“危机”的教训中来进一步提高应对危机的研判力,从国情出发来科学确定对策,在应对“危机”中健全经济金融科学发展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对信贷管制松弛,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到位,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缺乏规范等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金融危机的教训也启示我们: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坚持从完善法律规范的角度来夯实制度措施,从"危机"的教训中来进一步提高应对危机的研判力,从国情出发来科学确定对策,在应对"危机"中健全经济金融科学发展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实物期权模型中引入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通过不确定性与利率渠道对中国企业R&D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泰勒规则度量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的方法,并构建双阈值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负向溢出效应分别由机制Ⅰ(经济繁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和机制Ⅱ(经济萧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刻画。机制Ⅰ中的负向溢出效应大于机制Ⅱ中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随着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外部溢出效应,其政策退出和政策正常化会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和进出口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影响,文章尝试评估了美国QE政策退出对我国经常账户的影响.基于符号限制的贝叶斯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QE政策退出会导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并且影响持续时间相当长,表明我国同样面临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同的危机前兆.因此,政府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本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构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池子”机制,严格控制外债规模以及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克林顿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低通胀、低失业的持续增长,本文从信息技术革命、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及美国企业的改革与重组等方面分析了这种增长的原因,并进而分析了这种经济增长中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数据增速有所回落,但维持健康水平,景气指标良好,房地产底部回暖,考虑到美联储的可能措施,继续维持其缓慢复苏预期。希腊债务危机解决路径受到政治风险影响,经济预期下行使得欧洲各国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分权化改革为伊始,拉开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由于在总量、结构和体制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导致周期性波动、较大的效率损失和福利成本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与之相对应,我国稳定化政策效应也差强人意,如何改善稳定政策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为了应对危机,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我国货币供给量被动增长,通胀压力始终存在.在这一背景下,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核心要素,由于牺牲率衡量了反通货膨胀的产出成本,因此成为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重要参考指标.文章通过对牺牲率主要估算方法的分析与描述,勾勒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总供给曲线法估算我国的牺牲率,从而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房产抵押债券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金融危机后期,美联储采取了新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运用房产抵押债券的回购业务对经济进行调控并逐渐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本文试图全面解析美国房产抵押债券并阐述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