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唐蕃关系史上,墀都松赞普时期唐蕃双方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后来唐蕃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以公元676-704年间发生于唐蕃双方间的史实为依据,综合分析此时期唐蕃关系的特点以及出现此特点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经历了三个调整阶段而逐步完成整体上的本质性转变首先是通过对安史之乱事件本身及其社会意义的深刻解读,杜甫的社会认知发生了改变.其次是经过邺城战役先胜后败的形势大逆转,杜甫对国家实现中兴的前景失去信心,残存的社会信念彻底丧失.最后是在战争、饥饿和死亡的共同压力下,杜甫形成了对乱世的高度恐惧心理,并且产生强烈的逃避愿望和实际的逃避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唐蕃高层书信往来内容的展示和分析,论证了唐蕃之间结成的“甥舅之姻”和“社稷如一”。  相似文献   

4.
传统史家认为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唐玄宗从开元后期起沉溺声色, 倦怠国政, 因而任用非人。这一从君主个人行为模式转换进行历史阐释的视角, 虽然受到当代史家的批评,但仍然有进一步分析的价值。玄宗是一位具有丰富情感而又多才多艺的帝王。从开元后期起,由于玄宗的诸兄弟和宠妃武惠妃的相继去世, 使玄宗产生生命短促、及时行乐的观念, 同时随着天下大治, 使他在开元前期无暇顾及的对音乐舞蹈艺术的酷爱重新显露, 而且日益成为其主要兴趣。而此时杨玉环以她的善解人意和音乐舞蹈造诣, 促成了玄宗对她的专宠和爱情。玄宗个人行为和心理模式的转变,最终导致他倦怠政事,以声色自娱,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唐代历史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居重驭轻、不专委边将之任的改变是安禄山起兵的重要原因,玄宗、肃宗之间的关系影响了肃宗的平叛计策,又进一步影响了叛乱的平定,在回纥的威胁下,唐代宗最后与安史降将妥协而结束了安史之乱。  相似文献   

6.
论“安史之乱”对唐代中外交往的影响方亚光“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是唐朝三百多年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这一事件不仅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牵涉人物多,而且破坏性极大。它把原先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唐帝国搞成争斗不休、政局不稳和分裂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唐中央与南诏地方政权,在天宝十载和十三载,打了两次战争:一次为泸南之战,一为西洱河之战。这两次战争,间隔不长,规模较大,影响不小,是唐史和云南地方史上的重要问题。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认为:“自天宝九载(引者按:据《通鉴》、两《唐书》,应是天宝十载。)杨国忠发动西洱河战事,骚动全国,引起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南诏阁罗凤北臣吐蕃,争战大渡河以南地之后,吐蕃与南诏协力骚扰,连年争战,为唐大患。”木芹先生说:“这次战争(引者按:指西洱河之战。)的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规模也较大,所以影响也是大的。对唐来说,战争前内地的情形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由于唐统治者的惨败,使得山雨已经到来。……在战争中,内地人民承担着苛重的捐税和军费,同时失  相似文献   

8.
唐朝通过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蕃和亲,与吐蕃缔结、发展了舅甥关系,本文以这种亲属关系上升到的舅权制为切入点,阐述汉藏民族以儒家伦理为纽带,形成伦理体系的认同,为藏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感情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一个转捩点,关于这场战乱的起因,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分析,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则特别强调与河朔胡化的关系。①陈先生认为安史之徒乃自成一系统最善战之民族,这一善战民族的组织成份有高丽、突厥、回纥、奚、契丹等,其中尤有不少中亚昭武九姓种人。从当时各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来看,高丽、突厥、回纥、奚、契丹部族邻近河朔地区,其被安史吸收自然是可能的,而远在数千里之外中亚的昭武九姓为何能辗转移入河朔?其性质如何?陈先生虽有分析,尚有未谛之处。另外,记载安史之乱的文献中“羯胡”、“柘羯”、“杂种胡”诸名词与昭武九姓种人的关系如何?②河朔地区是否全然胡化的地区?也是一些值得再作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蕃古道”的走向和路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 “唐蕃古道”指的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人员往来的官道。这条大道,一直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它不仅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之间的密切交往,把青藏高原和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唐蕃古道”,是汉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凝聚着汉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的千古友谊,不断增进着两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日益加深的联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为开端的唐蕃友好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唐蕃关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伴随着一幕幕军事冲突。友好交往和兵戎相见相交错,是有唐一代唐蕃关系的特点。李白有关吐蕃的边塞诗,主要反映开元、  相似文献   

12.
对于唐代历史和文学的研究始终绕不过对于"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分析,对于唐代儒学发展的研究也是如此。"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对唐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对思想领域造成的动荡也是空前的。随着战乱之后社会的动荡、人心的不安,儒家思想急需对自身的理论进行重建以期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即是在详细考察史料的基础上,对"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进行层递的分析,由此对唐代后期出现的儒学复兴运动之原因进行详实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阎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直至日本宣布投降的这一期间,阎锡山与驻晋日军频繁接触,多次密谈,双方之间曾出现了非同一般的“友好”、“亲善”关系。阎日为何加紧勾结,他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阎锡山没有公开降日又是什么原因?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艰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类型,文化线路集中反映了文化的动态传播过程,使交融的文化影响得以流动,是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唐蕃古道”是唐与吐蕃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通道,对汉藏关系及其文化融合有着巨大的影响.基于文化线路相关理论,本文分析了“唐蕃古道”的价值特性,并对其线路遗存及景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申请世界文化线路遗产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安史之乱是王维一生所遭遇的最不幸的事件,陷贼和幽囚的生命体验是王维的心灵巨创,由此造成了王维晚年创作心态和创作倾向的改变.诗人孜孜以求的"世外桃源"化为乌有,他前所未有地关注现实政治,并用残存的笔力抒发对战争的愤慨.此外,王维在风雨飘摇的晚年陷入了赎罪的深渊,他反复谴责自己,并为救赎自己做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于公元650年去世以后,由于其子贡松贡赞早夭,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因芒松芒赞年幼,国事皆委大论噶尔·东赞域松代理,这便成为噶氏家族专权的开始。从公元650年噶尔·东赞域松专权,到698年噶氏家族被铲除为止,历经两代赞普,三任大论,前后长达50年之久。噶氏家族专权时期,是吐蕃奴隶制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继松赞干布之后唐蕃关系转入曲折发展的一个低潮时期,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冯道历事四朝十一主,居相位二十多年,被称“不倒翁”,后世多加贬斥。考察史料,其实冯道道德品质、生活作风、处世行为均无可挑剔,而且政绩突出,为当时的社会和百姓做出了重要贡献。冯道生前声誉甚好,死后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主要是受封建正统忠贞观念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方面无情地抨击孝道,一方面又深情地躬行孝道,我们将此现象称为孝道悖论。孝道悖论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孝道问题上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以及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以新文化运动中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即鲁迅、胡适和傅斯年为例来考察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尽管他们非孝的理由很多,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因为在婚姻上尽孝(服从母亲之命)而非孝,深层原因则是出于孝心而非孝。他们未能将某些具体行孝规定与源自内心的孝意识和孝义务加以明确的区分,这是导致孝道悖论的重要原因。孝道悖论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孝的不可否定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绝不仅仅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在体验经济和政治地位变化的同时,正在经历着精神——心理世界的深刻震荡。我们正处于昨日两种社会体制的意识形态对立依旧存在,而从传统向现代化、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任务已变得刻不容缓的历史转折时期,这就使我们注定要承受前所未有的精神震荡和心灵痛苦。当今的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视角力求揭示这场危机和震荡的实质在于: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断裂期”。一、意识形态的社会动能每一社会中占统洽地位的理论意识形态集神话、道德、习惯、哲学等意识形式的功能于一身,并以理性化的形式不但直接左右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进程,而且日益深入地渗透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比较文学是在近代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诞生的.虽然"五四"时期的比较文学研究还不很成熟,但这一时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具有鲜明的特征政治功利色彩鲜明;研究范围广泛,小说、戏剧、诗歌、神话、民间传说均有建树;涉及比较文学的诸多领域诸如平行研究、影响研究、跨学科研究;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