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前进校时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自己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新生,而是即将步入社会、面对就业的毕业生。对于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我在大一、大二的暑假就开始准备,坚持实习,并收获了一些实习体会。  相似文献   

2.
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和前提,而如何获取、整合和利用好就业信息则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本研究突出就业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学生为载体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处理模式,旨在提高就业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学专科院校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就业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就业工作理念滞后,思维模式简单,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这些已成为了新形势下培养单位开展研究生就业工作严重阻碍。能否做好新形势下的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检验研究生培养单位工作是否有成绩、出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责权利分配、职业规划和就业信息聚群四个方面指出新形势下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就业工作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当前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从我国不同经济体制下分析了半个世纪来的大学生就业模式,探索了未来大学生的就业走向,并反思如何走出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瓶颈。  相似文献   

5.
就业困难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中处于劣势,其原因有家庭贫困、学习困难、性别歧视、心理素质差、生理残疾、专业受冷落、不想就业等因素。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就业信息灵通,在指导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指导学生就业的能力;二是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建立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四是帮扶就业困难学生,使其充分就业;五是做好就业工作总结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就业机制的内涵与中国城市就业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互依存与交融中,特别是随着宏观经济学中就业理论和微观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理论所包含的不完全信息与契约、激励机制、效率工资与议价行为理念的发展,当人们深入地从理论上探讨群体就业现象得以发生的机理过程时,某一国家、地区或某一城市(在有些情况下某些产业甚至具有一定就业规模效应的单一企业或跨国公司也具有值得研究的就业机理)的就业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关注就业实乃关注民生,禁止就业歧视则属维护平等的就业权,也即维护民众的生存之道。从现代法治社会角度讲,禁止就业歧视是平等原则在就业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人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不合理,高校就业服务体制自身的不完善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为了开拓就业工作的新局面,高校要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为主线让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建立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就业工作逐步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9.
2008年,对于劳动者来说确实不平凡。金融风暴让原本就紧张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正在悄悄地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究竟是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只要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明确规划,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大学生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新的一年里,盘点2008年,展望2009年学生就业情况,希望能为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挫折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社会因素是劳动力供需矛盾、就业市场不很成熟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要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就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同时完善社会就业制度,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充分就业,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南京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就业状况的分析,提出了要从思想观念和政策、措施两个方面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引导、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等渠道,来提高我国就业人口素质,改善我国就业环境,缓解就业压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零工经济”的发展,青年群体的就业稳定性受到一定挑战。就业的这一变化必然对婚姻与家庭产生影响。文章基于2010年到2018年五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青年的就业稳定性与婚姻决策的关系。分析表明,拥有体制内稳定工作的男青年有更高的概率缔结初婚,并且这种效应随着就业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凸显。本研究证实了稳定的就业对婚姻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对人口发展的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性特征,需要注意日趋不稳定的就业对青年人婚姻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应用写作课程作对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合理地设置应用写作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发掘能力培养优势,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现状不尽如人意。已有的刑释人员就业规定是古代墨刑的变形,违反了责任一致原则,是对人权的漠视和践踏。刑释人员平等就业对于改善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于刑释人员的特有现状及社会观念的积重难返,我国刑释人员平等就业之路任重道远。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完善相关制度及法律规定、更新社会整体观念、提高刑释人员自身的素质、发动各种社会力量打通刑释人员的就业关口,以实现刑释人员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等就业权是现代法制国家宪法赋予劳动者的法定权利。由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农民工在就业领域普遍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表现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安全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不平等。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全面充分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后盾。因此,要改变户籍制度,强化平等观念,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促进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应包括的内容,强调了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基金和监督机制是制度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了要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建立自己的就业保障圈。  相似文献   

18.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6,(11):46-48
5月21日(第十六次“全国助残日”),省、市有关部门在汉中门广场举办为残疾人服务专场活动。其间,16家招聘残疾人单位的摊位前,前来应聘和咨询的残疾人络绎不绝。但在热闹场景的背后,依然凸显着一个令人辛酸的现实—残疾人就业难!据统计,在南京每年数千亟须安排工作的残疾人中,只有80%能顺利就业,且大都属于不稳定就业状态。截至今年5月,我市数万家按规定应安置残疾人或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企事业单位中,有70%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缴纳保障金。种种障碍,让残疾人就业举步为艰……  相似文献   

19.
前沿文献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就业更替效应,却普遍忽视人工智能技术会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尤其缺乏从微观个体视角探讨就业稳定性问题及其背后成因。基于此,研究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库,在多维度量化就业质量的基础上,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可能性影响,以及不同技能水平与不同家庭收入约束条件在背后所扮演的角色。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会显著降低劳动力的就业质量,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会通过劳动力职业更替与优化产业结构方式,降低劳动力的就业质量,而低技能水平和家庭收入劳动力的就业更易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歧视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危害也是有目共睹,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侵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探究我国法律在对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护方面的不足,进而对其进行相关法律规制的完善,消除就业歧视,给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以切实保护,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