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本文分析了金华市乳制品的行业背景,剖析了当前金华乳制品业凸现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无序竞争导致市场混乱、乳制品行业不景气导致乳制品企业困难重重等问题,指出应从企业苦练内功、奶牛户坚定信心、政府强化监管等方面促进金华市乳制品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省基于自身特殊的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在产业结构方面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本文对海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一个尽量全面的梳理,在描述海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海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浙江省统计局普查中心课题组 《浙江统计》2009,(12):13-15
采用三大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就业份额、就业结构变动指数等指标,对1985年以来浙江就业结构变动态势进行分析,发现浙江就业结构正趋于合理,但就业结构转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原因为:旧体制的惯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建议采取消除制度性障碍,加快统筹城乡就业;加快产业升级,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优化浙江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名义工资增长与产出增长共同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促进就业增加.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上升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名义工资增长、就业结构偏离对就业增长影响不显著.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上升会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在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就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会促进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香港制造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香港制造业何去何从 香港《行政长官2003年施政报告》中指出,“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持服务,既是当前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最需要提升的重点行业。”显然,香港特首的《施政报告》指出了2003年以后,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是包括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持服务等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统计》2002,(12):39-43
(二)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减少,存活率有显著提高 2000年全省15至50周岁平均每个妇女活产子女数为1.17人,比“四普”时的1.45人减少0.28人,减幅达19.31%,到普查时平均存活子女数为1.15人,存活子女数非常接近活产子女数,存活率达98.46%,比“四普”时的96.43%提高了2.03个百分点。从表6-5可以看出,2000年浙江省50周岁及以下各年龄组育龄妇女活产子女的存活率部在97%以上,可见浙江省婴儿死亡率和青少年死亡率已经下降到极低的水平,因子女死亡而造成的补偿性生育也随之降到了较低水平。这既是十年来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我省几十年来计划生育工作长抓不懈和优生优育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及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两方面对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与佛山 )的七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进行了分析。一、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的产出结构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以及惠州与肇庆的部分地区。人口占广东省的约三分之一。 1998年珠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5 981.10亿元 ,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75 .5 3% ,其中农业占 45 .0 5 % ,工业占 74.34 % ,建筑业占6 8.0 5 %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占79.2 …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对统计数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相一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对就业的促进带动作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1995-2013年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计算了安徽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与结构偏离度.接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建立了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失衡.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产业就业结构现状,比较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空间差异,指出江苏整体、区域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提出就业弹性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就业弹性模型及三大区域的就业弹性值对江苏产业就业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就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命题之一 ,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依据经典的产业结构理论以及迄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 ,一国就业结构演进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工业化时期大量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 ,从农业向制造业的历史性大转移 ;二是当工业比重在经历了上升、停滞、稳定之后 ,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中 ,由于长期以行政性体制强制将劳动力滞留于农村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演变 ,如第一产业的产值1999年只占GDP的17.7 % ,所…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结构突变理论对1978—2007年中国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产业就业量数据为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过程,说明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出现了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增长沿着确定的轨迹增长。进一步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长期稳定关系,结果表明协突变关系在各产业就业量与其对应增加值之间均成立,说明外生性冲击对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