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为生产领域培养各种一线技术人才的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与原有以工程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并存,使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范畴大为延伸。培养“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为“应用型大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应用型大学”是对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以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作为学校分类的主要依据,将高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改变了原有分类方式导致的类型定位重学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的局面。应用型大学是新建地方大学众多选择中的现实选择,北京联合大学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北京联合大学建设应用性大学的原因及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联合大学建设应用性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应从市场营销战略的角度出发,依据首都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学习国外应用性大学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并要制订北京联合大学建设应用性大学的战略步骤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北京联合大学创建于1985年,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京的重点大学创建的30多所大学分校。作为以本科为主、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一所大学,学校坚持“办学为民,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培养社会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北京联合大学历经30年的发展与积累,己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4.
力的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以北京联合大学为典型案例,分析应用性教育的发展动力:教育思潮、社会需求、政策导向、自身条件等“四大因素”共同作用,确定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发展方向;产学研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特色办学等“三大战略”推动了应用性教育的迅速发展;全面提升“三个应用”办学理念、开拓大众化与国际化背景下的应用性教育、制定新的质量标准等多项“改革创新措施”是应用性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北京联合大学探索应用性发展道路的案例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发展应用性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作者在澳大利亚应用型大学访问期间的调研结果为基础,对澳大利亚的大学集团,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概况、学历资格及课程体系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某所应用型大学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办学特征、校企合作关系,以及校企合作课程(IBL)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对我国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推动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深化办学思路,北京联合大学于2005年1月28日在校本部实验楼报告厅举办了北京联合大学“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学术论坛,同时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大学是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应用型大学学报的建设也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应用型大学学报的建设中,应该关注为学校服务和为学科服务、应用性和学术性、内稿和外稿、特色栏目和综合栏目、名家与新人、专家与杂家等关系,处理好这几种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应用型大学学报的办刊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大学学报建设。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大学学报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结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型大学学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紧密结合,在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上,与应用型大学办学宗旨紧密结合;在办刊定位上,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在栏目策划与实施上与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应用型大学学报的特色,以期改变学报“千刊一面”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联合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台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北京联合大学承办的“2008海峡两岸应用性(技术与职业)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于11月4~5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海峡两岸34所院校的148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自1999年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高职(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多样性发展,其突出表现即大学差异化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以应用型为办学方向的大学,应侧重于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而自评式科研指标体系则是对应用型大学转型建设的重要引领与支撑。通过分析,采用通用的科研评价指标,构建专属应用型大学的自评式科研指标体系,对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盐城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确定为自身转型发展目标,在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中错位发展,凝练“特色”;在全面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中彰显“高水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涉及高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教学、师资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但其瓶颈依然是教育观念、人才资源、办学经费等问题。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盐城工学院必须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努力突破发展瓶颈,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宿州学院学报》2013,(1):2+127-F0002,F0003
一、以教学为中心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一是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2012年,建立健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应用型师资建设体系、实践育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体系、教学管理效能建设体系“六大体系”。10月13日,召开了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抓住迎评契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办学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题,明确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验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10日,由北京联合大学高教研究室/发展规划处承办的“建设应用性大学”研讨会在校本部南院报告厅召开。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席文启、校长张妙弟、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博士、各学院院长、书记、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长、各试点或重点专业的负责人及校本部主要职能处室的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孙权副书记主持。  相似文献   

14.
应用性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应用性大学提高办学水平的主要措施.了解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搞好学科、专业建设,对于提高应用性大学的教育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是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7年,1993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3年6月,《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分刊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学报定位于应用性学术理论刊物,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为进一步提升《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的影响力,增加装祯美感,特面向社会征集2008年封面(含封底)设计方案。一、设计总体风格要求1、立意新颖,凸显人文内涵和学术性,符合学术期刊的品质和定位,符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的办学特色。具有视觉冲击力,简洁、大气、美观。2、可根据总体风格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纸张和印刷…  相似文献   

16.
2008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10月18日至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举办了“2008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北京联合大学承办了本次会议。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原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院士,中国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晋峰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刘桔副司长,北京市教委郭广生副主任,教育部理工处吴爱华处长等领导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合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天津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7.
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型大学是适应时代科技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趋势,与经济、生产第一线和地方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并为之直接服务,并侧重于科技应用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素质的培养、训练和科研,在内部设置及其结构上不同于传统大学的新兴大学。从范畴上,它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从层次上,它打破了职业教育培养定位的局限;从培养内涵上,它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从院系、专业设置上,它能够更广泛的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反应和变化能力;从课程教学上,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服务对象上,它将面向更广泛的人民群众。现阶段建设应用型大学,需要树立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适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和以“应用性教育”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20日,“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师教育”,由北京联合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马来西亚Kebangsaan大学、爱尔兰Lemeric大学、德国杜易斯堡-埃森大学及北京师  相似文献   

19.
郑思亭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100-103
从大学教育的"通才教育"教育理论出发到课程综合化理论的形成,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综合国外大学课程综合化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对课程综合化理论在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应用性的思路和类型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综合化、应用性的课程设计观念,为应用型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应用性本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产物,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在专业结构调整中,设置了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等应用性的本科专业。由于应用性专业办学历史很短,还存在着办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师资队伍不适应人才培养特点的要求,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对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够等问题。为提高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应转变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应用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树立为地方经济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提高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